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非遗”,向左走向右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3日10:24 来源:民族时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一个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在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之后,昆明市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王刚如是说。

  马尾、铜线、丝线混合绣成的马尾绣品,巨大威武的老鹰风筝,小巧精致的面人,细密不透水的竹编箩筐……这些非遗技艺和民间工艺,都让人惊叹不已。这些平时“活”在传说、故事、文字、照片里的东西,亲手接触后,就像从写意画变成了工笔画,展示出更多的细节。在王刚看来,非遗乃至民间工艺的传承,在注重主体的同时,也要加上背景,描画空间,再把传承保护做深做细。

  非遗传承的幕后故事

  世界上似乎总有那么一群人,把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变成现实。在看到他们匠心独运的同时,那些背后的故事却混杂着喜悦、忧伤、骄傲和失落种种情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上,传承人的技艺流畅纯熟,不知非遗传承的道路,是否同样平坦?

  一手握着中空的玻璃球,一手执细软毛笔,在玻璃球里面流畅的描绘出山峦、流水、小船。一群孩子围在周围,睁大眼睛,呼吸都在放慢。

  一把小剪刀,一张普通的红纸,一双巧手花一般的翻转、移动,把手中的图案铺平,帅气的小红马御风踏云而来,正应了马年的景儿。镂空的精美葫芦,典雅华丽的景泰蓝……

  重庆面塑传承人谭先华的展台前聚集了不少人,大家看着展台上光滑闪亮的三国人物塑像,疑惑它们是面塑还是瓷人。谭先华有些得意的拿起它们,那些坚硬的“兵器“在他手上扭曲翻转,在他松开手时又弹回原状:“这些是面塑。我用独特的工艺处理过,这样不容易发霉开裂。”

  人潮离开之后,他一边忙碌的捏着面团,做出面人,孙悟空、猪八戒、篮球小子……一边有些神秘的说:“你知道吗?其实面塑是不赚钱的。”

  “啊?那你平时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谭先华笑了,告诉记者,他带着好几个徒弟,辗转于各种展会之间。平时,他除了做面人之外,主要的工作是在重庆当地为企业代言,靠代言费用生活。最近,有影视剧组找到他,请他扮演面塑艺人的角色,他还在考虑。

  现在孩子们有太多新奇有趣的玩具。上个世纪,孩子们跟着面塑艺人走几条街,为一个面塑玩具欣喜的情境已不复见。然而,谭先华始终执着于面塑,只不过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另一条路谋生。

  腾冲刘家寨永周皮影的技师刘朝侃在空闲时刻着皮影。不善言辞的他告诉记者,他是永周皮影的第六代传承人,表演皮影戏和卖皮影是皮影文化传承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皮影戏传承现状并不让刘朝侃满意,但是大学毕业后他还是义不容辞的接过了皮影戏传承的棒子。他解释说:“从小就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习了皮影表演。不管怎么样,我会努力把它传承下去。”

  非遗工作者的忧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传承背后,似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广南县文化馆馆长李文聪曾告诉记者,由于铜鼓制作技艺的失传,铜鼓舞传承日益困难。会跳铜鼓舞的人多,但是能用于表演的铜鼓越来越少。现在表演铜鼓舞使用的那几对铜鼓,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哈尼族服饰传承人李金梅,在传承哈尼族服饰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注重挖掘哈尼族文化。她走了多个哈尼族寨子,收集哈尼族的葛藤包、牛铃铛、烟斗等物。“牛铃铛制作曾是哈尼族男子人生中的重要功课。牛铃铛制作的漂不漂亮,声音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哈尼族男子优不优秀的重要标准。然而,现在会做的人越来越少,牛铃铛失去一个就少一个了。”

  包括竹编技艺传人李加云,他的竹杯子能用来喝水,竹缸能用来养鱼,一滴水都不漏。据他介绍,国内外有许多人出高价收购他制作的竹编工艺品。他自己也带着好几个徒弟,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徒弟能学到竹编工艺的精髓——还没有人能和他一样削出纸一样薄的竹篾,而这是决定竹编工艺品质量的重要步骤。“如果我削出竹篾让徒弟们制作,很多人都做得很好,和我差不都。但是这么多年,没有徒弟完全掌握削竹篾的技术。”

  传统技艺和工艺,或由于缺乏市场,在打工经济的冲击下,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或需要很高的天分和长时间的努力练习,少有人学艺成功;或制作成本太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无法激发传承热情……

  而在普遍意义上,王刚说:“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遍存在一个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一些地区申报的项目很多,但是后续研究跟不上,导致历史厚度不够。除了本身的传承之外,由于文化宣传不到位,对其认识浅薄,导致欣赏它们,销售它们的受众在萎缩。”

  探寻非遗传承新路数

  作为一个涉及各方面文化的重要内容,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乃至个人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倾注了心血。王刚强调,在非遗保护中应注重保护其生存空间,针对不同种类“非遗”的特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其传承工作也应根植于生存基础来进行。

  早在2011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就已经开始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等各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各个地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则和规定也随之纷纷出台,从政府的角度用制度维护文化安全。

  王刚说:“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起到主导作用,它是公益性的保护。就拿官渡区政府来说,每年用于非遗保护传承宣传的费用,高达数百万元。”

  据他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般分为区、市、省、国家四级。要确定一项名录,首先需要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它在当地的范围、规模和历史厚度,让其进入区级目录。在这一阶段,从发现、掌握到申报,顺利也需要4、5个月的时间。

  到此,工作才刚刚开始。非遗的历史厚度、文化内涵、保存状况决定了非遗的级别。进入非遗名录之后,还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以研究、保护、传承,根据研究和存在情况,继续申报,加入上一级名录。

  在具体的保护中,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同的保护措施。一般而言,非遗保护传承有生产性保护传承、传习馆保护传承、博物馆保护传承、民间自发保护传承等几种方式。

  “生产性保护传承比较适用手工技艺、宗教等。尤其是宗教,只有在特定的地方才有空间、环境,才有存在的基础。生产性保护传承是一种动态、活态传承。传习馆比较适合发展相对成熟的非遗传承。传播内容比较具体。”

  至于适合博物馆保护传承的,是那些生存空间已经不复存在的非遗,诸如一些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服装等。而博物馆通过建立数据库,其中包含音像、文字等,着重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

  民间自发保护传承则不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进入非遗名录的传统民间工艺是民间自发保护传承的主要内容。它们达不到非遗的标准,却又是独特的民间手工艺,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于是由民间自发保护传承下来。如果这种社会需求丧失,也有可能就会失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打造了一个平台,让民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近距离了解这些传统技艺。同时,众多非遗项目汇集一处,为其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空间,也为民众解读非遗提供了方便。“尤其是学生、小孩子,来到这里接触了非遗,他们就会有兴趣,回去会自动自发加以研究。在潜移默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开始传承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