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评 >> 正文
30后作家林希是有资格写旧社会的,尽管他的这本新书《你不知道的旧社会》,更多是写他对旧社会的童年记忆、民间传说和逸闻,但这本以个人视角写出来的书,还是可以帮年轻读者打开一扇观看旧社会的窗子。
作者是以批判的口吻来写这本书的,绝无借古讽今之意,本书的价值观与作者的年龄也相对吻合。林希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在给年轻人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讲述几千年来的市井雅俗、世俗礼仪、民间文化,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年轻人反思,祖辈们生存的土壤,这片家园曾经的荣华与腐败。
这本书里的旧社会,充满着警匪勾结、遍地盗贼,作者在贬损这些丑恶现象时用笔直白,比如“水上警察名声最坏、最黑、最不是东西……”水上警察指的是旧时代天津港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坏在于,平时是熟悉的人,一旦落入水上警察的手里马上六亲不认,抓进局子一顿毒打,被抓者交上钱后,“哈哈一笑,拍拍肩膀,河上见面还是朋友”。
旧社会权势是一切潜规则的核心,黑社会的青帮也好、洪帮也好,是不会招惹权势的,与权势有关的家族,也基本不会遭遇盗贼宵小的骚扰,在旧社会得罪权势,意味着灭顶之灾。但除了权势之外,维持旧社会运转的,还有天地良心、因果报应、善恶循环等道德层面的规则。比如作者讲到,他们家门口悬挂着一道善人牌坊,这道善人牌坊是因为他们家开设粥厂向饥民施粥,邻人们给挂上的,绑匪盗贼见了善人牌坊要绕道走,一旦洗劫了善人家庭,村邻们不会答应,会动用集体力量将洗劫者剿灭。
书里还有个小故事比较有意思,一赌徒输尽家产准备跳河自杀,被一老者劝救下来,在老者帮助下,赌徒从赌场赢回了所输的钱,从此改邪归正。而老者曾是开赌场的,害无数人家破人亡,唯有救7人,才能赎罪,因此才每天凌晨到河边搭救轻生者。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也算封建迷信,但无论是善人牌坊可保护善人,还是赌场老板救人赎罪,都说明在旧社会,道德约束还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法律所不能及的角落惩恶扬善。
旧社会有好也有坏,它好的一面,大约就是伦理纲常中那些光明、善意、温暖的一面了。在看多了老太太倒地无人敢扶、小孩子被车撞无人敢救的新闻后,许多人发出“连旧社会都不如”的感慨。现在回顾旧社会,不是惦念旧社会里的那点好,而是想去寻找当下缺失的东西。丢失的文化传统从哪里找?只有从历史中去找,找出来,擦亮了,洗干净,再为当下所用。认为旧社会一无是处、全部都要打翻的观点是偏激的。
绑匪不得绑架女人、不得撕票,乞丐给脸得要不能无所顾忌,这些旧社会里的“规矩”本来不值得津津乐道,但“规矩”所体现的“底线”意识,还是值得思考。“底线”是近年来媒体频频提到的一个词,“守住底线”其实就是不要让我们为自己生活的环境而感到无地自容。“颜面”有时候不过是一纸遮羞布,但不能连这块遮羞布都不讲究了。
近年多有描写旧社会的著作出版,虽没有出现畅销书,但知识分子对过去时代的认识,走出了狭隘的“万恶的旧社会”观念,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看事物要从两面看,才能发现与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