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刘醒龙:心随黄冈一起律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4日16:09 来源:黄冈新视窗网-黄冈电视台
截图

  作为黄冈土生土长知名作家、文化名人,他的家乡情怀、创作动态、思想脉络,都是很多观众朋友的新闻点,带着这些新闻点,我们新播报专访了刘醒龙。

  黄冈新视窗网消息(黄冈电视台记者段雄 钟贞)百度搜索一下刘醒龙,就会发现有专门的百度词条,中国文坛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小说《凤凰琴》的作者,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作为黄冈土生土长知名作家、文化名人,他的家乡情怀、创作动态、思想脉络,都是很多观众朋友的新闻点,带着这些新闻点,我们新播报专访了刘醒龙。

  谁到黄冈来都要夸几句,特别是黄冈的文化底蕴,这是没得说的,无论是在湖北、在中原、在中国,甚至是世界,这个黄冈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对全国来说,很少能找到这么一个小地方有如此博大的文化痕迹。

  刘醒龙:我算是沾了东坡的一点文墨文气,出生的时候就离赤壁,恐怕不到一里地,我出生当时是黄冈的行署招待所,就是过去的黄冈县公安局,现在好象是黄冈区公安局的宿舍,就是那个位置,八卦井上面。一岁多离开,到30几岁又回到那一带,就是在地区群艺馆工作。我当时那个办公室窗户就正对着赤壁。这种赤壁文化在直观上气氛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我特别喜欢那个地方。就算现在回黄冈,只要有机会,我都要进去转转,去看看。

  黄州与赤壁相映生辉,辉映的自然是文化的魅力,对于这样的文化元素,对于黄冈的双强双兴的兴文重头戏,刘醒龙这样说:

  刘醒龙:这两年确实让人感到很高兴,也很振奋,它这个不仅仅是政府,或是一群人,对文化宗旨,对赤壁重新的这种认识和认知,在黄州来说它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共识,当然这共识也许早就形成了,只是先前迫于形势,它被压抑被掩盖了,但这几年做得非常好。有一个话叫做“不要急于做好事”,我觉得这个话对文化来讲特别有道理,现在提文化,作为我来说,还是有点晚,但也不算太晚。作为文化,任何时候都不为晚,只要动手做,但是我们确实要考虑到怎么做。文化建设它是不可以急功近利的

  记者:文学应该如何发挥正能量,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呢?

  刘醒龙:黄冈有很好的文学传统,所以我在那个碑廊的序里面我说到一句话“鄂东之地最宝贵的物产就是这个地方人的风骨”。我觉得黄冈人应该首先要珍惜这点血脉,传承。就像我刚说到的这个文化建设一样,文学也是一样。回想我自己走过的路,有一点我对自己特别满意,哪怕是现在,我的写作没有功利性,只有你不带任何功利进入到写作中,你的作品才有可能记入到历史当中,记入到历史的良性循环中,这就是我们说的你才具有正能量。

  年近58岁的刘醒龙,成名已久,对于创作会不会有影响?近期创作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新的力作问世?对于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他不仅一一作答,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令人欣喜的信息:黄州堵城会出现在他的新作中的1-2个篇章。

  记者:那平时刘老师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写作。那除了写作外呢?还是写作。

  刘醒龙:2013年闭关11个月,每周关六天半手机,那是彻头彻尾的,从周一的上午开始,一直关机,中间都不开,一直到周末开个半日,整个时间几乎都在闭关写作。我可以对黄冈的父老乡亲,先生朋友们事先透漏一点,这个小说写到黄州,写到堵城,其中有一两个章节

  记者:这部小说大概在什么时候出版?

  刘醒龙:今年的第四期人民文学杂志要发20万字,全书30万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六月份首映10万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