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杨六金:一本书与一个族群的命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27日10:48 来源:光明日报

  他们,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群体。刻木记事、岩洞为宅、餐食野果、衣穿树皮……他们跨境而居,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在极度贫困中延续族群的血脉;他们长期居住在高山林地,每年有三四个月没有粮吃。他们保留了最本位的美德:他人无粮吃,不管自家明日有无口粮,定毫不犹豫地共食;没发生过偷盗,捡拾到东西悬挂高处以便失主寻找;从未有过离婚,发现第三者只能沟通和解;教育孩子吃苦耐劳、为人行善……

  他们,就是神秘的莽人,而他们命运的改变,与一个人,一本书有关。

  这个人叫杨六金,他写的书《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莽人的过去与现在》让他一夜成名,也让莽人这一族群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0年4月27日,云南省扶持莽人克木人发展现场会在金平召开,这标志着莽人扶贫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牛场坪村的莽人老党员罗开文用手指着整齐的新房、崭新的农田、纵横的沟渠,还有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开心地笑了,这些全新的设施就如变魔术一般,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杨六金其人

  如今的杨六金可谓是著作等身的人,可是,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者,竟只读到小学二年级。

  1956年冬,在云南红河县宝华乡座落村,一个男孩出生了。因为出生时只有六斤重,便起名为杨六斤,后改为杨六金。杨六金尚不记事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成了唯一的依靠。由于家贫,他在念完小学二年级后,便放下了书包。稍大些,他又学编织、泥工等。杨六金心灵手巧,待人和善。1976年,他被乡领导看中,成了一名年轻的农科员。

  杨六金的父亲是彝族,母亲是哈尼族。杨六金从小喜欢听民族民间故事,爱唱民歌民谣。20世纪70年代,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兴起,他尝试着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民歌等,并向外投稿。虽然作品稚嫩,但频频见报,对他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乡亲们称他是“山旮旯的读书人”。

  1983年,命运之神垂青了这个有准备的年轻人,他到云南民族学院语文培训班学习结束后,被借调到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工作。1985年12月,29岁的杨六金调入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开始了人生征程的又一次起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