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蒙古族顶碗舞的来龙去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21日10:42 来源:内蒙古日报

  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织了一场送文化进警营活动,其中由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一名演员表演的蒙古族顶碗舞,掀起了整场活动的高潮。蒙古族顶碗舞,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种演出活动中最常见的节目,也是全区各地乌兰牧骑的经典保留节目,这一节目因此也被誉为蒙古族舞蹈领域的一朵奇葩。

  内蒙古素有“舞的故乡”的美誉。而顶碗舞作为民族舞蹈形式的一个分支,充分体现着蒙古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生产、生活方式,即便在蒙古包里,人们兴之所致,也可以翩翩起舞,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但是,关于这支舞蹈的原创者是谁,还存有争议。有的说源于鄂尔多斯的《盅碗舞》,也有人说源于新疆,还有人说改编自朝鲜族的同类舞蹈。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更准确?记者想要一探究竟。

  访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太清楚蒙古族顶碗舞的渊源。正在采访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忽然想到了内蒙古乌兰牧骑学会会长达·阿拉坦巴干。他是自治区文化厅原厅长,一直主抓乌兰牧骑工作,几乎和这支“草原轻骑、文艺尖兵”同行了一生。

  他说:“要了解这件事,你应该先去找宋正玉。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时候,就是她跳的蒙古族顶碗舞。见过她,你们回来我再详细给你们说说这件事儿。”达·阿拉坦巴干卖了个关子。

  宋正玉的回忆:触景生情,顶碗舞诞生

  通过翁牛特旗宣传部的同志,记者在赤峰市找到了宋正玉的家。宋正玉和丈夫朱嘉庚都在家。她是一个已经71岁的老人,但是从面相上看,说她50岁也有人相信。

  说起顶碗舞,宋正玉陷入了回忆——

  1959年的一天,翁牛特旗巴音塔拉公社朝兴大队,15岁的宋正玉正在和伙伴们玩耍,一个男人走到她面前,语气和蔼地问:“你叫什么名字?”玩得正开心的宋正玉有些不耐烦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她说的是朝鲜语,也不知那人听没听懂。后来宋正玉才知道,那个男人是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队长包文儒。

  玩够了回到家里,父母告诉她,旗里的乌兰牧骑来村里招人,看中你了。宋正玉年纪虽小,但知道乌兰牧骑演员很了不起,心情十分激动。她还知道,翁牛特旗旗府所在地乌丹是县城。“能到城里工作生活了?”宋正玉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一边“练功”,一边悄声议论:“听说我们又招了两名队员,这回咱们乌兰牧骑成了有蒙、汉、回、满、朝鲜5个民族的队伍了。”“这两天也该到了吧?”大家正议论着,院里来了两个人,要找队长包文儒,大家便一起迎了出去。来人正是宋正玉和郑永顺。

  宋正玉不懂汉语,只能简单地说“行了”的小姑娘,在1959年冬天成为了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伍的正式一员,专攻舞蹈。虽然没有舞蹈基础,但她进步很快,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便成熟了起来,学会了蒙古族、朝鲜族、彝族等好几个民族的舞蹈,还学会了蒙语和汉语。

  1963年,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指导员吴甫汕对宋正玉说:“小宋,我们国家战胜了3年自然灾害,农牧民丰收了。现在,交给你个任务,创作一个表达农牧民喜获丰收、心情喜悦的舞蹈。”宋正玉在此后的下乡演出中便留了心。

  1965年8月8日的《文汇报》4版有这样一篇文章——《顶碗舞的诞生》:“有一天,小宋和一个正在挤牛奶的阿妈攀谈起来,从去年的大丰收,谈到了旧社会悲惨的生活……老阿妈望着冒白沫的新鲜牛奶,激动地说:‘咱如今能喝上香甜的牛奶和奶酒全靠党和毛主席啊!能把这奶酒献给毛主席有多好!’顷间,宋正玉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创作念头:‘庆丰收,把第一杯奶酒献给毛主席……’宋正玉的第一次创作《丰收乐》——现在的《顶碗舞》诞生了。”

  对于这段记录,宋正玉解释说,文中说的《丰收乐》应该为《庆丰收》。这个舞蹈初创于1963年,创作背景正如文章中所说,表现了农牧民喜获丰收时,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恩之情。舞蹈可以由8个人演,也可以由12个人演。后来,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老师给这个舞蹈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使这个舞蹈的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更适合半农半牧地区观众的审美需求。到了1964年,这个舞蹈又进行了更加蒙古族风格式的改造。1965年,这支舞蹈改成了《奶酒献给毛主席》。

  那么,《庆丰收》为什么会改成蒙古族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呢?宋正玉说:“我们还是和当年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队长乌国政聊聊吧,他能把这其中的缘由说得更清楚。”

  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乌国政家。

  乌国政的讲述:抓住契机,打造经典

  乌国政家客厅右侧墙壁上,挂着一张毛主席接见乌兰牧骑全体演员的大幅黑白照片。我们在照片上寻找宋正玉的影子,乌国政笑着说:“毛主席鼓掌时,扬起的胳膊把她的脸挡住了。”说这话的时候,他满眼慈爱的看着宋正玉,好像自己仍然是她的队长。宋正玉则连连说“太遗憾了”。

  宋正玉、朱嘉庚和乌国政3个人坐在一起,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的谈论,一下子令舞蹈的创作过程有了立体感。

  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会演时,顶碗舞《庆丰收》被评为优秀节目,大大地露了一次脸。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对这个舞蹈给了一些指导。此后,在下乡演出时,《庆丰收》成为了最受广大农牧民欢迎的节目。宋正玉在演出中不断完善舞蹈,直到练得头顶形成一个碗底形状的“碗托儿”,舞蹈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这时候,宋正玉没有想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正在等着她。

  1964年春,内蒙古文化局(自治区文化厅的前身)根据文化部的要求,组织全区乌兰牧骑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可不是小事,到全国去演出,是长期为基层农牧民演出的乌兰牧骑想不到的,我们就想着绝对不能丢了内蒙古人的脸面。”乌国政说。

  节目的选择和审查十分严格。尽管如此,《庆丰收》还是顺利地被确定为赴京会演的重点节目之一。在审查节目时,时任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的布赫说,我们是蒙古族代表队,这个节目应该有更鲜明的蒙古族舞蹈特色。

  “既然要面对全国人民的检验,这个舞蹈就不能做简单的改编了,一切都必须从头再来。”乌国政说。好在蒙古族舞蹈教练祁·达林太热情地参与了舞蹈的创作,他不但有丰富的蒙古族舞蹈表演经验,还给新创的舞蹈《庆丰收》编了曲。音乐变得欢快悦耳,舞蹈中加入了“转身”、“抖肩”、“顶碗跪转”、“顶碗碎步抖肩加碎步”、“歪顶碗转”、“四十五度顶碗旋转”等蒙古族舞蹈特有的动作。

  时间紧迫,宋正玉一边抓紧时间进一步学习蒙古族经典舞段,一边深入研究蒙古族队员的表演气质和表演技巧。在练习期间,擅长《盅碗舞》的著名蒙古族舞蹈家斯琴塔日哈老师在舞蹈创意、编排、民族风格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指导。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当年排练舞蹈的情形。

  练习舞蹈的地方是当时的乌兰恰特,条件不好,冬天冷,夏天热。宋正玉经历了酷暑也领略了严寒,用了近7个月的时间,蒙古族顶碗舞《庆丰收》终于能够上台演出了。那时,宋正玉几乎“掉了一层皮”,身体也变得极度虚弱。但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她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内蒙古的文艺发展水平。

  此时,大家开始对舞蹈的名字不满意了。经过一番商议,最后确定为蒙古族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那时候,小宋把这个舞蹈练到最佳水平了,舞蹈中有个旋转的动作,她能做到每分钟旋转63圈。还有一个‘打碗’的动作,很多人都做不好,小宋却没问题。”乌国政说。

  12月份,这个舞蹈在乌兰恰特公演了几次,经过了舞台的检验。紧接着他们要面对的,将是北京人民的检阅。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敢想的是,他们不但取得令人满意的演出效果,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达·阿拉坦巴干的见闻:红遍北京,火遍全国

  听说吴甫汕病重,我们去探望了这位当年陪着宋正玉在沙窝子里练习顶碗舞的人。离开吴甫汕家的第二天,我们便返回了呼和浩特市,找到了达·阿拉坦巴干,准备听他“详细说说”。在他家里,我们看到了更多更丰富的关于全区乌兰牧骑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达·阿拉坦巴干说,顶碗舞能有今天的影响力,和翁牛特旗乌兰牧骑这支队伍有直接的关系,这支队伍根植在那片沃土,顶碗舞在那里开花,在全国绽放。随后,他讲述了乌兰牧骑代表队在京演出和赴全国巡演的经过。

  他是当时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队的领队之一。他说,1964年那次北京会演,红了乌兰牧骑,火了宋正玉。而全国巡演,让蒙古族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火遍了全国。

  进京参加会演的第三天,乌兰牧骑代表队就接到通知,要他们做示范演出,演出地点在民族文化宫。演员们当时都处在首次进京的兴奋状态中,对演出的具体安排并不是很清楚,所有的行动全部听从领队安排。在领队的带领下,他们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了。当时剧场的观众满满的,来的基本上是北京文艺界的人士,他们要看看这支由农牧民的孩子组成的演出队伍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这场演出非常成功,尤其是顶碗舞,一炮就打响了。”达·阿拉坦巴干回忆道。

  紧接着又演出了3场。不但北京文艺界震惊了,整个北京都知道——来了个内蒙古乌兰牧骑,每个演员随身的行头只有一箱子,他们表演的节目中有个顶碗舞……《人民日报》连续发表7篇短评评论乌兰牧骑的演出。原以为和国内其他代表团一样,演出几场也就结束了,没想到因为太受欢迎,他们又连续演了21天。达·阿拉坦巴干说,“这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乌兰牧骑代表队,周总理还自掏腰包请队员们吃饭。”

  时隔多年,那些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的乌兰牧骑的老艺人们,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泪光盈盈。

  1965年春节刚过,宋正玉随翁牛特旗乌兰牧骑为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乌兰牧骑培训班做培训,当时共有37支乌兰牧骑参加培训,几乎所有的乌兰牧骑队员都开始学习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顶碗舞成了各地乌兰牧骑的经典保留节目。”

  1965年5月份,为了推广乌兰牧骑的经验,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文化部决定选调内蒙古乌兰牧骑的3支代表队到全国巡演。很快,以乌兰牧骑首次进京代表队成员为骨干的巡回演出队出发了,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是3支代表队每场必演的节目。

  达·阿拉坦巴干清楚地记得,他任第一队的指导员,领队是席宣政,秘书是朱嘉庚,业务辅导员是祁·达林太,队员是宋正玉、郑永顺等人。他们一行21人在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进行了多场巡演。同时,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也在全国各地的文艺团体传播开来,宋正玉的名字也全国闻名。

  遗憾的是,一场文化大革命,让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中断了演出,直到1976年才恢复,名字改成了《蒙古族顶碗舞》,沿用至今。可是,原来舞蹈中的“打碗”动作,因为难度太大,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表演了。

  不久前,达·阿拉坦巴干带着记者拜访了在京居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蒙古族顶碗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支持才具备了走向全国的条件。1964年,布赫同志曾陪同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乌兰牧骑代表队的演出,说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他说对宋正玉及蒙古族顶碗舞印象深刻。他说,整个舞蹈以清新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表现了农牧民在丰收时喜悦的心情和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他表示,蒙古族顶碗舞这种技术性、艺术性、民族性突出的艺术形式,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