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电影人 >> 正文
秀兰·邓波儿逝世的消息传来,全世界都在缅怀这位永恒的天使,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童星。秀兰·邓波儿同样是中国的。是的,这里说的不是她的国籍,而是她的中国缘,以及秀兰·邓波儿的中国接受史。
秀兰·邓波儿与中国的直接“接触”,其实只有两件事。第一,她在1936年主演的《偷渡者》里饰演曾流浪上海的迷途孩子,还说了两句中文。这一片段眼下正在中国网络上风传,虽然她在剧中拉二胡的样子就像拉锯,台词“怎么回事,胡先生?”的发音也不标准。第二,1977年4月她访问中国,身份是外交官而非影星。事实上,秀兰·邓波儿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完成于10岁前后,之后她是干练的外交官。
秀兰·邓波儿的中国接受史则比她的中国缘分深厚得多。上海电影博物馆收藏有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的“每周首映美国电影”广告和海报,1934年,秀兰·邓波儿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申报》广告上,至少有两三周时间都是“领衔首映”。要知道,她1928年出生,1934年刚推出成名作就在美国本土和中国上海同步走红。有报道说中国的广大影迷比美国人迟了几十年才认识邓波儿,这么说是不对的,美国观众固然见证了她的童年,中国——至少是上海的影迷也是看着她长大的。
对中国电影史而言,秀兰·邓波儿的意义还不仅于此。她刮起的好莱坞儿童歌舞片旋风席卷中国,直接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中国因此有了自己原创的儿童歌舞电影。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能歌善舞的中国童星胡蓉蓉可谓家喻户晓,她在影片中也跳踢踏舞,也走的甜美一路,其绰号就是“中国的秀兰·邓波儿”。
但是,就像邓波儿的表演生涯随着年龄增长而残酷中断,她在中国也因为历史原因销声匿迹。等到中国人再次认识她,已是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中国购买一大批好莱坞黑白歌舞片的版权加以编译制作,中央电视台选择播放,其中就有秀兰·邓波儿的系列电影,这个可爱天使再度走红中国,当年给她配音的央视主持人刘纯燕还因此获得了“飞天奖”。
现在的中国人,可以在网络上轻松找到秀兰·邓波儿的影视作品和生平介绍。同样,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和图书,同步在中国上映或出版首发,这些都是幸事。秀兰·邓波儿曾在中国缺席近半个世纪,现在我们再也不会错过她,不会错过一切美丽和纯真。开放的中国不仅要与世界接轨,而且要与世界同步。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她的名字(Shirley Temple)最初被翻译成“雪莉·汤普尔”,听着像是一个成熟女性的名字,“秀兰·邓波儿”却透着天然的“萌”,汉语就是这么奇妙。所以说,Shirley Temple是美国的,秀兰·邓波儿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