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叶延滨;有趣的“走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9日15:04 来源:羊城晚报 叶延滨

  联想常常是有趣的事情。以前因为种种正统的教育,把阅读中的联系,描绘成心不在焉,丢魂走神。现在不一样了,阅读会引出联想,而引出的联想让我感到有趣有意思,于是反过来喜欢上了读更多的书。

  又读到一篇谈论王小波的文字,尽管王小波热好像过去了,但读到这样的文了,依然感到王小波的影响力:“这几年我知道许多爱王小波的人一并接受了王小波喜欢的人罗素、福柯、杜拉斯、马克·吐温、杜论马特、卡尔维诺、王道乾、伍迪·艾伦、图尼埃,这些人比王小波更了不起,更具诱惑力,任何一个都有足够的爆炸力,给坚固的无趣一个震撼,至少能给一个嘲笑。王小波只是最轻的一块多诺骨牌,但它是第一块推倒的,引起了连串的倒塌,传递和放大了力。”据此作者认为王小波死得值得云云。

  王小波在世纪之交成为文坛的偶像,至少热度不少于今天的某些偶像。一读到这些文字,我就会联想到与王小波唯一的一次见面。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举家刚进北京,我在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北广任教。王小波夫妇专门到学院来拜访。原因简单,我的妻子进京前在《四川文学》当小说组长,在大家还不太知道王小波的时候,较早地编发了王小波的小说。他们夫妇穿着简朴,像大学里的老师,王小波话少,多是他的妻子李银河在应酬。因为是妻子的客人,我几乎没有说话,那时我刚进北京,客人不多,所以有印象。不久后,王小波英年早逝,随后一阵又一阵的王小波热,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王小波有些木讷朴实的模样。我总在想,他的死真的如许多人所说的“是值得的”吗?如果他依旧活着,也许没这么大的名声,但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吧?此刻我想,也许人们谈论的不是我见过的王小波,也许我见过的不是王小波?

  读到一个曾经的熟人写的文字,提及二十年前我批评他的一篇谈诗短文,稍带影射的手法称,那年叶某得过的一个文学奖有“猫腻”。身边的朋友劝我澄清和回击,要爱惜名声啊!如果退回去二十年,我也许会拍案而起。然而,如果我今天这样,那我对不起这二十年生活给我打开的这么多扇窗户,那么宽的天地。生活的有趣就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无趣之一,就是有人对你说“与人斗,乐无穷”,其实,无论是面对“秋菊”式还是“混刀肉”式的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得远远的!一只蚊子咬你一口飞走了,你不能满世界去找这只蚊子吧?一条狗冲你叫了几声,你不能对狗讲理求个说法吧?遇到这样的情形,正常的人都会转身离去。然而,咬你一口的,冲你叫的,是一个人,而且还可能是个人物,想转身离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比方说,前两年我退休离开那个坐了多年的位子,我立即对自己说:“记住,从今天起,你不想干的事,可以不干了!不想见的人,可以不见了!偷着乐吧!”是的,也许那个位子带来的东西会消失了,消失了,正说明不是自己的吗?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就是有时非得去面对“不想干的事和不想见的人”吗?能转身时,及时转身离去。能丢在脑后的事,不要再揣在怀里。做到这两点,生活会更多一点快乐多几分情趣,不信,你试试!

  阅读常走神,也许是岁数大了人的毛病,治这毛病的办法就是把走神走到哪儿,用笔记下来,这样的文字叫随笔,把魂儿找回来。给自己招魂这件事,细想起来真的有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