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漫谈湖北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7日16:42 来源:湖北日报

  新世纪湖北作家的版图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批1950年代出生的作家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的同时,一些年轻的作家的创作也日益引起关注。姚鄂梅、李榕、郭海燕、王芸、王君、苏瓷瓷、宋小词、喻进等小说创作更是湖北文学的重要收获。这些年轻的作家已经不局限于继承前辈的文学传统,他们敢于突破、尝试,在小说的主题、题材以及小说的艺术性上,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姚鄂梅的小说在人性探索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她的小说《一面是金 一面是铜》充分地写出了人性的深度与复杂性。马三翔和他的恩人廖明远之间,既有温情的私人情谊,也有见不得阳光的个人私欲。在他们之间,不乏感人的情感,然而也存在着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甚至你死我活的杀机。高尚的道德、脉脉温情、自私、贪婪、狭隘、阴暗、不择手段等,相伴而生,构成了人性的复杂性。姚鄂梅的《罪与囚》也深刻地表现了善恶相随甚至相互转化的人性复杂性。男孩因为幼年的过失,让弟弟成了残障,又因为害怕责罚,隐瞒了事情发生的经过。此后漫长的日子里,他从一名悔罪者,成长为一名自律者和有心灵洁癖的人。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他成了大家眼中最爱弟弟的人,成了著名的好学生,收获着无数的赞誉。最后却因为杀死对弟弟出言不恭的同学而领刑赴死。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善与恶交错共生。姚鄂梅的写作彻底颠覆了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鲜明的评判标准,彰显了人性的复杂性。

  李榕的小说创作,观照人性的“交叉地带”。她的小说《深白》《爱上爱》《水晶时间》《马齿苋》等,即是书写人性“交叉地带“的优秀作品。小说《深白》围绕高飞和前夫欧阳锦程、丈夫黄成之间的感情纠葛展开。《深白》使用限制叙事视角,使读者很快陷入到高飞的情感立场与价值判断之中:欧阳锦程与黄成被打上了虚伪、不忠的道德与情感标签。但是,《深白》的成功在于,随着叙述的进一步推进,这种标签式的符号渐渐退出,露出了人物的另外一面。欧阳锦程不愿意给高飞透露一晚未归的原因,是因为那晚他和高飞的闺蜜沈心在一起。沈心暗恋欧阳锦程,为此还割腕。但是,为了高飞,欧阳锦程拒绝了沈心,也正是因为沈心和高飞是闺蜜,也是为了不影响高飞的生活,他才拒绝吐露那晚的实情。而黄成虽然在个性与修养上和高飞有差异,也有些小小的恶习。但是,黄成还是深爱着高飞的。为了保护高飞,黄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已经难以用人性的善与恶泾渭分明地定义欧阳锦程、黄成。显然,在他们身上,人性的善与恶纠葛在一起。不仅是欧阳锦程、黄成是如此,沈心、黄成的母亲、高飞的父亲,哪一位不是如此呢。这些凡夫俗子,为了生活、个人利益,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是,他们在特殊情境下又都表现出人性的善与美。李榕的《马齿苋》延续着《深白》的主题,继续在人性的“交叉地带”深入探索。《马齿苋》中的韩老师不是一个十足的市侩,她身上有很多善与美的追求。中学生苏林也不是混迹于学校的顽劣学生,他身上有着在艰难中自强的坚韧人性力量。疤子早就改邪归正,重视亲情。韩老师、苏林、疤子这些人物,无法用单一、类型化的性格来概括。李榕的小说在表现领域上侧重“人性交叉”地带,是对传统小说人性善与恶分明的一种挑战。

  苏瓷瓷小说在非理性生存状态的表现上也很有成就。苏瓷瓷的《杀死柏拉图》《蝴蝶的圆舞曲》等小说,深入书写人性中的非理性层面,她把被人们所忽视的疾病等非常态生活作为小说的主要表现对象,从而超越了既有的文学创作陈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也有像郁达夫这样的作家,关注疾病,注意从疾病中去开掘社会问题。但是,苏瓷瓷的小说摒弃了从疾病着眼去探究社会与文化问题的写作规范,而是用她那细腻的笔触去发现人性。苏瓷瓷通过一系列精神病患者的书写,窥探了人性的善与恶。这种艺术探索,显然很有价值。

  在小说艺术的探索上,湖北青年作家亦有上佳表现。郭海燕的小说对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规范的反叛,显然具有标志性意义。郭海燕小说常关注的是幻觉与梦境。《指尖蝴蝶》所叙述的表姐的生活,缺乏鲜明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表姐和表姐夫的生活是幸福还是不幸福?表姐和表姐夫离婚与否?表姐和安然之间是否有过爱情?“我”所观察到的表姐的生活与表姐所叙述的生活,到底哪种生活是真实的?哪种生活是虚幻的?在叙述者“我”的叙述之中,真实与幻觉参差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真实还是虚幻、抑或梦境,都是郭海燕小说中人物语言叙述的产物。郭海燕的小说告诉我们:制造幻觉或真实的决定性力量是语言。《秋分》的主体是柳卡听公公与他人吵架,根据吵架的语言,柳卡“还原”了丈夫方杰不道德的生活。郭海燕的小说借助“语言”,编织“事实”。而这“事实”是否是真实?这是郭海燕给读者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在郭海燕的小说中,你无法看到首尾完整的故事情节。那种整一的叙述被梦境、幻觉冲击得七零八落,你无法找到那种生活逻辑与叙述逻辑完美的编织在一起的状况。

  80后作家宋小词的小说在叙述上别具一格。例如,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不再追求故事叙述的完整性,也没有所谓的中心情节,整部小说以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的小细节作为小说的支撑。琐碎的细节叙事取代了故事情节,因而,弥漫的细节、琐碎的叙事溪流,严丝合缝地编织在一起,织就了宋小词小说的艺术锦绣。这种艺术探索显然走在中国当下小说艺术革新的前阵。

  曾有学者认为,现实主义是湖北的文学传统,经验现实主义是湖北作家的创作资源。这种概括也获得了学术界、评论界的共识。但是,湖北青年作家的创作,有力地改变了湖北文学传统。我认为,这些青年作家的创作是湖北文学的生机和未来的希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