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中国好相声”让创演告别“两重皮”(关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2日10: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戈

  “中国好相声”让创演告别“两重皮”

  ——从《满腹经纶》在北京卫视春晚播出后一夜爆红说起

  一个样式传统却新意迭出、笑料不断的相声《满腹经纶》在北京卫视春晚播出后一夜爆红,更让相声演员苗阜和王声这两位陕西小伙子成为今年春节最火的明星之一。从赞叹该作为“业界良心”到戏言若把这段“中国好相声”放到央视春晚“能够拯救冯小刚” ,似乎非挥霍掉所有的好词儿都不能表达人们收到这个“相声大红包”的意外惊喜。相对于近些年相声界“没有好作品” 、“人才青黄不接”的感叹,这把“火”烧得包袱沉甸甸的,也许更大的惊喜就在后头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抖开。毫无疑问,这是更值得期待的收获。

  苗阜和王声在陕西早已小有名气,两人组建西安青曲社,长期搭档表演以陕西方言逗趣的段子《我爱陕西话》 ,后来原作被分割为《书文戏理》 《歪批山海经》 《诗书雅韵》 《旧曲新歌》等相对短小和独立的节目。此次两人表演的相声《满腹经纶》 ,即改编自《歪批山海经》 ,通过一逗一捧,将《山海经》 、“四大名著” 、“愚公移山”等悉数调侃一番。此前这个段子在参加北京喜剧幽默大赛时就得到了巩汉林等曲艺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坚守了传统相声的路子,演出了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的风范,十分难能可贵。网友们也吐槽,他们的相声没有一句网络段子,却让观众笑弯了腰,实在称得上今年的“中国好相声” 。

  好相声的标准是什么?2月10日《中国艺术报》刊发了一篇曲艺理论家吴文科的文章《透过春晚看相声》 ,其中点到当今相声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本体意识,二是缺乏文学意识。这个看法是中肯的。“由于没有塑造出相应丰满的典型艺术形象,流于缺乏思想逻辑的串烧式拼凑” ,可能正是相声作品普遍存在的此类问题,让人们对《满腹经纶》“没有一句网络段子”的传统范儿“爱死了它的小样儿” 。去年底,我在苏州就看过苗阜和王声表演的《歪批山海经》 ,除了感触他们不游离于传统之外的表演方式,其实更注意到作品中人物的入神入味。苗阜扮演的是一个迷糊脑瓜爱胡吹的木讷家伙,王声则不断地把他往回拽,而两人的形象正好一个朴拙,一个文气,许多相声中作品与演员强行拥抱的“两重皮”现象在此当即变得水乳交融,作品和人物皆大欢喜地出彩。这可能跟作品长期由他们“把活儿”有关系,但若把理论上的本体意识、文本上的文学意识具体地落实到舞台上,我想应该是因为他们又回到了塑造人物的传统。这几乎也是深受喜爱的众多相声经典的共同特点。

  现在人们想起一些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常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他们塑造的人物。侯宝林《夜行记》中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男青年” 、刘宝瑞《君臣斗》中的“刘墉” 、马三立《买猴》中的“马大哈” 、姜昆《虎口遐想》中失足掉进老虎洞的“青年”等等,这些可以说是相声塑造人物的典范。而像马季的“宇宙”牌香烟,冯巩的“想死你们了” ,这些招牌式的道具或台词,也无不为塑造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化形入神的作用。近年来相声不景气,原因多多,而且如今的相声文本创作的确难以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环境下的文学支持相比,但从根本上讲,偏离塑造人物的传统是重要原因。拼凑段子,把脱口秀或耍才艺“秀”成相声,看似热闹,实际却既没包袱,也不耐琢磨,其行不远也是可以想象的。为什么?因为夹生,让人感觉段子是硬说出来的,不是人物的自然反应;很多夹生的段子凑到一起,人物就变成了一个大花瓜,看不出面目。相声是语言的艺术,闻声而不知人性人趣,简直味同嚼蜡。

  相声《满腹经纶》的走红,再次印证了民族的和传统的生命力之强大。它既坚守传统、弘扬国学,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融入现代美感,加入《名侦探柯南》 《海贼王》《七龙珠》等时尚动漫元素显得自然亲切,跟多数年轻观众能产生共鸣。它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为相声的创演发展提供了启示:回到本体,回到文学,回到人物,为演员或演员自己“把活儿”量身定做作品以让创和演不再“两重皮” ,相声才能有积淀、有神采,包袱笑料沉实又耐人寻味,作品才能经典并被大众喜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