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董其中:春联趣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0日09:29 来源:人民日报 董其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我们山西省文联赵树理、力群、马烽等老作家、老艺术家,每到春节都有自撰自书春联贴在自家大门的传统。

  1965年我调入山西省文联,领导安排我在东楼一层一间小房画画和午休,赵树理每天经过我门前去二层办公室。1966年春节将到,看到赵树理撰书了许多大红春联,让我们贴在院子里的大小门上,喜气洋洋,备感亲切和温暖。当时没有人把赵老撰书的这些春联抄录下来或拍照,我们更不懂节后把那些春联揭下来加以珍藏。

  在赵树理等老一辈文艺家这种身教影响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也自撰自书春联贴在自家大门上,以抒发情怀,吐露心声,同时也是练习书法的好机会。

  我退休后,更自主地支配时间搞创作。除老本行木刻创作外,我还写书法,写散文和美术评论,随心所欲,感到非常舒畅。1995年我便在自家大门上贴出春联:“自由自在自主自强,亦刻亦画亦书亦文”,横批:“乐在其中”。

  1998年,中国美协、山西省文联等在中国美术馆主办我的版画展,这是对我创作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几十年来我刀笔跟着时代走,甘苦伴随汗水流。当年的春联是:“执刀向木徜徉黑白灰,秉笔面纸驰骋真善美”,横批是:“苦乐年华”。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健康成了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从《文摘报》上读到一篇短文,有人问医学大家吴阶平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吴老回答四个字:“脑体并动”。生命在于运动,它包括体力运动和脑力运动两方面。本来木刻版画的创作就是脑体运动的结合。2008年的春联是:“脑体并动益长寿,文墨齐舞乐无穷”,横批是:“和谐为美”。

  2010年,我家添了两个小孙子,一个比另一个只大两个月。儿子儿媳要爷爷为孙子取名,我为他们分别取名为“家棠”和“家棣”。名字中的“家”字是老家既定的排行。棠棣是一种落叶乔木,开花并蒂一树双花最适合为兄弟之名,当年的春联是:“今日育棠棣,明日成栋梁”。

  党的十八大召开,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启航。中央发布八项规定,倡导节俭、反对奢靡之风,呈新气象。2012年的春联是:“笔墨耕耘是福,俭朴生活为美”,横批是“晋善晋美”。说说上联,在喜迎佳节之时,我情不自禁地思念起逝去多年的父母,我小时候爱动刀动锯,做出了一把很像样的二胡,父母曾想让我去学做木匠篾匠,但最终还是送我去读了书,由于父亲喜爱美术,支持我报考美术专业,圆了我的画家梦。父亲一辈子教书,母亲一辈子务农和操持家务,劳动为本,勤俭持家,是代代相传的家风。上联感恩父母,下联彰显传统美德。

  现在我们老两口住在103平方米的房子里,这和过去相比有天壤之别。但客人一进家就说:“你们房子太小”,我对客人说你也可换个说法:“你们东西太多”。确实美术创作物资属性较大,只要我在刻木刻,便会有十多种物件向我围拢过来。现在文艺繁荣,出版业发达,收到的画集和书籍越来越大越重越多,家里堆得满满的,使地面越来越小,连墙面也利用起来了,虽显逼仄,但吃、睡、画于一室最方便,想画就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我感到满足。几年前我写下这样一副春联:“丰收满墙画,财富一屋书”,家人和友人称赞之后劝我不要贴出去。我说写个“此地无银”的横批怎么样,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如今,这副春联张挂在我的创作室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