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李治邦:天津卫老玩意儿又来闹春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4日10: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李治邦

  天津是个民俗感觉强烈的城市,进入了腊月,距离马年还有几天呢,古文化街上早就开始热闹了,成了全国北方吊钱和窗花的最大批发集散地。我在过小年的那天去逛,就已经人挨着人了。那里最热销的有这么几种,一个是吊钱,各式各样的吊钱琳琅满目,一片红色,用海洋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最大的有三层楼这么高,后来我在劝业场看到更大更高的,足有七层楼那么高,你看它得仰视。在吊钱中,福字最多,笔画不一的福字蕴含着天津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除了吊钱,还有剪纸、象征着马年的玩具,我买了一个马奔腾造型的玩具,前边挂着一个钱包,活泼可爱的样子。卖主告诉我,骏马跟前挂钱包,就等着马年数钱吧。再有就是灯笼,五花八门,这几年买灯笼挂在家里的越来越盛行,最大的灯笼一个人抱不过来。我琢磨这么大的灯笼怎么挂在家里,起码家的地方不小。天津人买年货就是为了装饰,红红火火,图个大吉大利。

  天津一过春节,那些老玩意儿就出来了。于是人们就爱出来走走,买买春联,挑挑杨柳青的年画。杨柳青年画,年年画,年年火。忙碌一年了,把年画贴在墙上,美在心头。杨柳青年画就是吉祥如意,这个吉祥能让中华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因为谁也无法抵抗这个吉祥如意。老百姓喜欢的就能长久,谁也抹掉不去。有不少人什么也不买,就爱在人堆里扎着走,其实也是过节的一种气氛。

  天津春节最热闹的还是戏园子,比如说京剧,虽然说京剧姓京,但天津是京剧的大码头。在解放天津的初期,我父亲曾经率人接收过中国大戏院。他跟我说过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个春节,他连续组织演出了多少场,所有京剧名家都到场了,天天爆满。我也看见过有的名家在天津栽了跟头,回去后多少年不好意思再来。也见过京剧名家在起步阶段在天津一炮打响,而走红全国。过节气氛浓的还有天津的茶馆,天津的曲艺当属舞台亮点。相声应该说是功成名就,圈内人评出的四位相声大师——张寿辰、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都在天津孕育出自己的风格和流派,据说都是在过节的时候集体亮相,为的是给大家讨个彩。至今天津的相声茶座依旧在全国领先,茶馆相声风靡津门街头,使得天津的老玩意有了新的诠释。京韵大鼓也姓京,可开花结果都在天津,骆玉笙可以说把京韵大鼓在天津发挥到极致了。京韵大鼓的三大流派——刘派、白派、骆派,在天津都有继承人,都有代表作,都有丰富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天津十几个茶社里都有大量的非职业演员在演唱,曲目丰富多彩。再有就是天津时调,这次领衔人物王毓宝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久前,我与北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聊天,说起北京琴书,因为关学增老爷子去世,他的后继有人成了问题,有会唱的,但没有能挑起来的代表人物。而天津时调在王毓宝的精心培育下,如今高徒不少。还有西河大鼓,我母亲因为在电匣子里听艳桂蓉的《杨门女将》而把饼烙糊,晚上我们全家吃的黑饼。我就在那时跟随母亲喜欢西河大鼓,后来我见到艳桂蓉,讲起我母亲因为听她的《杨门女将》而烙糊了饼,她哈哈大笑。天津在西河大鼓演唱上的名家太多了,还有郝艳霞等,如今中青年演员也风华正茂,如郝艳霞的女儿郝秀洁等。天津老玩意的传承在不知不觉中总是能繁衍下来,说明天津这块文化土壤的肥沃。

  现在春节期间的戏园子节目基本定满了,这是天津人过节的好去处。走进去听着叮当作响的鼓曲,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味,那叫作一个美。在外地不管是听什么,都是以鼓掌和喝彩表示对演员的尊重。在天津曲艺园子里观众是跟随着台上的演员哼唱,手里给演员打着拍子。想想,这么多人能把一大段传统曲目完整地哼唱下来,足以说明天津人玩的兴致有多高。

  其实天津的老玩意儿还有很多,那就是庙会,有塘沽的潮音寺庙会、津南的葛庙会、蓟县的独乐寺庙会,当然最火爆的还是天后宫的皇会。在这里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法鼓、河西区挂甲寺的庆音法鼓、杨家庄的永音法鼓、北辰区的刘园祥音法鼓等等,那都是绝活。过节时都要出来表演,沾沾喜气。现在知道法鼓的在天津不是很多,大多是在作法上的表演,也有糅合了其他艺术手段搬上舞台供观众欣赏的。天津法鼓表演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在某个场地,一种是边走边演奏。说起法鼓,就是一面大鼓和若干大钹、大铙、镲铬、铛铛所组成。我在河北区看见过一场演出,鼓乐齐奏,雄浑嘹亮,节奏变化也很丰富,起承转合,阴阳顿挫,委婉时清醇悦耳,高潮时激奋昂扬。演奏时,表演者还加上耍钹和飞铙等舞蹈动作,很是好看,其中不乏武术的动作,场面十分壮观。研究法鼓的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靳学东评价,天津法鼓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它综合了音乐、舞蹈、武术、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独具特色。天津人创造了天津法鼓,天津法鼓也塑造着天津人。在天津法鼓那雍容威严的形式和铿锵炽烈的节奏里,天津人读到的是自己粗犷豪迈、爽朗乐天的性格。说起来,天津汉沽区的飞镲也有这方面的表现,我在广场上领略过其独特的表演风格,粗犷的特性、鲜明的节奏引起了周边不断的喝彩声。

  天津的河北梆子、天津的评剧,都是天津过节中不可缺少的老玩意儿,都是天津传统文化的经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清晰的传承脉络。过节了,老百姓喝着茶,听着戏,赏着法鼓,品着大鼓,笑着相声,那就是一种独特文化的享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