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用影像留住民族记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20日10:12 来源:广西日报

  近期,2013广西纪录影像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上映,一群来自生态博物馆社区所在地村民、在校大学生和民族文化爱好者拍摄的70多部涵盖汉、壮、瑶、苗、侗等民族,涉及手工艺、戏曲、婚俗、节庆等题材的纪录片连续播放。一个个简朴的镜头,一个个自然而真实的场景,让公众看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感受到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和珍视,外乡人对广西民俗的喜爱和感动,唤起人们对日益远逝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

  1

  村民采撷的生活场景

  莽莽山中,生长着一种叫“马尾菌”的野生菌。一阵秋雨过后,居住山区的白裤瑶族妇女们便深入山中寻找这种价格不菲、味道鲜美的菌子。镜头跟随她们的脚步,穿进林野山中,搜寻着雨水滋润而生的马尾菌……

  这是纪录片《找菌子》的片段。片子的作者,是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的村民陆朝明。题材来自当地村民的一个生活场景。今年而立之年的陆朝明曾到广东打工,回乡后发现村子被列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但一些民族元素仍缺乏挖掘。成家以后,他便留在村里表演铜鼓舞,只要博物馆来游客,就会有演出的机会。2009年,他跟随博物馆人员去云南观看了农民拍摄的民俗纪录片展,受到很大启发,回来后就跟着博物馆人员到柳州参加培训,掌握了一些拍摄技术。

  学成之后的陆朝明一时找不到要拍摄的题材,正巧在山路上偶遇村里一位大伯在“刻树”。走近询问,方知大伯是为了“取粘膏”。这种从树脂渗透出来的粘膏,可以制成白裤瑶服饰的一种染料。陆朝明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极少穿传统服饰,更不用说传统的制作技法了。想到这,他匆忙赶去博物馆借了设备,跟着大伯拍摄起来……

  当他的纪录片《取粘膏》在村里播放时,不少村民都好奇围观。他们没有想到,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看别人,现在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自己人。当看到大伯取粘膏的囧样,人群里发出笑声。那位大伯憋不住对陆朝明说:“早知道该穿件像样的衣服,里头穿得太邋遢,怪丢人的。”遗憾之余又满心欢喜地说道:“哪天我不在了,村里头还能看到我,挺好的。”有几位大爷看后,专门找到了陆朝明,想叫他拍以前村里的故事,叮嘱他:“等我们准备好了,你就来拍哦!”这给陆朝明带来很大鼓励。他突然发觉自己的兴趣上升到了民族情怀,不禁感慨:“很多东西可能以后就看不到了,特别是像取粘膏和找菌子这样的生活场景。我们不能让外边人歪曲本民族的文化,自己能做的,就是用镜头记录原原本本的白裤瑶人生活状态。”

  2

  学生制作的“老友”味道

  清晨的邕城街巷,响起清脆的“叮当”声,那是刀口打击砧板的声音。镜头移到一家简朴的老友粉店里,炉火正旺,锅里油响,洒上酸笋、豆豉、蒜蓉、碎肉爆炒,放醋放水加料,最后倒入米粉一和,起锅入碗,一碗色美味鲜的老友粉便端到客人面前……

  这是纪录片《老友纪》片段,拍摄者是广西师范学院十几名没有接触过纪录片拍摄的学生。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花了近4个月时间“熬”出这部片子。

  该片总编导高超,两年前毕业留校,曾有拍摄微电影的经历。他和两名老师一直想做有关南宁特色的片子为教学所用。想来想去,他们想到老友粉,便与学生策划了几个方案:传统老店的历史,连锁粉店的创新模式,普通个体户的故事……

  拿到相关证件联系上十几家粉店后,《老友纪》便在去年秋天开拍了。学生们经常骑着电动车,带着简陋的拍摄器材找到各具代表性的粉店拍摄。拍摄过程并不顺利。有一次,他们想拍摄一些老街外景,突然下起大雨,几个人就在路旁的公交车站躲雨,被秋雨冻得直发抖。有人回来都感冒了。

  为了避免拍成宣传片,他们尽量引导店主讲述创业故事,以及谈创新模式的经验做法,想通过老友粉这一载体,反映南宁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由于专业设备的缺乏,加上采访不到传承人,难以深挖老友粉现状出路,他们带着遗憾拍完了片子。尽管如此,这部片子仍斩获了此次展览的“最佳影片奖”。片子传到网上后,被点播近10万次。有网友反映:从一碗粉,看出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从一间间小小的米粉店,看出一座城市的包容精神。那种熟悉的味道,那份质朴的情怀,就像“老友”一样浓烈。

  3

  他乡人眼里的八桂文化

  在这些纪录片中,有一些外乡人拍摄广西民俗的片子。他们在广西学习工作之余,用自己的视角发现有趣的广西民俗。两年前从山东到广西就读影视专业的卞祥彬便是其中之一。

  他此次的参展纪录片《戏在茶乡》,记录的便是容县的采茶戏。拍摄这个题材是受到同学的启发。听说同学家乡容县有采茶戏,卞祥彬带着好奇,于2012年寒假赶到容县拍摄。由于语言不通,他只能凭着视觉与音乐节奏,半听半猜地拍起各个场景。跟拍剧团一个多星期后,终于拍到了六七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片配字幕时,才发现更大的难题还是“语言不通”,他便拉上同学“翻译”配文。

  罗金文是云南普洱人,到百色市西林县广电局挂职。身为哈尼族的他,对民族文化颇有兴趣。《春牛祭》便是他挂职期间拍摄的首部民族题材纪录片。去年夏天,他听说西林有个地方有一种“龙崖外”民俗,就是“舞动牛头的舞蹈”。参加活动之余,他操起摄像机拍摄起来。拍着拍着,他打听到这个民俗也叫“春牛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在桂、滇、黔古句町国地域壮族村寨流传,后只留存于西林县的这个村寨,是古句町国的文化遗存,被专家称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于是,他将拍摄到的素材剪辑成了纪录片《春牛祭》。“下一部片子,我和朋友还想拍瑶族的‘度戒’,”罗金文说道。度戒是瑶族一种成人礼,在他乡人眼里,这些都是广西少数民族值得留住的民俗记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