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评论 >> 正文

小说的建筑样式——读墨白长篇小说《欲望》(赵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17日09:57 来源:中国作家网 赵 瑜

  在《小说的艺术》一书里,米兰·昆德拉得意于自己对小说结构的理解,他高调地宣布,他某部小说的结构和一个著名乐曲的节奏相同,甚至手绘了那段音乐的音符段落。乔伊斯在《尤利西斯》里更是尝尽了各种方式,使之最终成为一个建筑风格复杂的长篇怪胎。因为没有办法用常规词语来形容,评论家们只好起了一个安全又形象的名字——“百科全书式写作”。

  的确,相比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所涉及的外形特征一度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而相比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以及以评书为蓝本的旧长篇,我更喜欢欧美文学的叙事风格。叙事风格的不同,会让一个曲折的故事呈现更多的风貌。墨白的长篇小说《欲望》便给我们呈现了长篇小说的建筑感。在第三节《别人的房间》中,墨白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信件、调查报告、有着修改痕迹的诗歌,甚至还有在报纸上发表的评论。

  长篇小说负责为读者提供更为曲折的故事情节,这是通常的小说样式。然而,墨白的小说则用拼图的方式为读者勾勒故事,阅读他的小说,读者需要打开自己的感官,和作者一起贴近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用力,让故事的画面一点点立体呈现,复活在眼前。我喜欢这样有叙事难度的作品,在《别人的房间》一节中,米慧给死者黄秋雨的信件,一封一封,用慢镜头的方式推进着故事的行进。这些虚构的信件带着写作者自己的体温,极考验叙述耐心,若是不小心写得急了,这些信件里的内容就跳出来了,那么,对于正在行进的故事而言,无疑是一场叙述的失败。

  墨白写作的美好之处在于,他不仅负责虚构这些信件,而且还虚构了自己来读这些信件,甚至还在这些信件里做一些批示和提醒。这种复调写作让读者产生双重感受,一是读者和写信人之间的感情碰撞,二是读者对“作为阅读者的写作者”的一种打量。小说在这样的叙事框架下,对阅读者造成了智力挤压,同时也制造了双重诱惑,如果信件的内容缺少了信息量,那么,读者可以从正在“阅读”这些信件的小说中的阅读者的视线中看出其他感受来。

  诗歌是小说的另外一种叙述情绪。在《欲望》里,诗歌一直是男人和女人爱意与情绪的流露。米慧的诗多是疼痛,比如那首《疯长的相思》,开头便是:哥哥/在我所有的疼痛里/你最深/夜夜相思疯长/我疼/红豆灿灿。这样疼,这样直白和热烈,自然是身体的相思了。墨白不仅要替一个陷入不伦之恋的女孩写诗,还要再换一副笔墨,替恋爱中的老男人黄秋雨写诗。如果这算是叙事难度的话,那么,依照小说里的人物身份来订制一组诗歌,应该是最大的难度。这里的诗句不仅要符合小说情绪,更要贴着小说人物的眼睛和呼吸。

  黄秋雨的诗歌评论发表在当地的日报上,这又是一种话语方式,一个地方小报的副刊,它所发表文章的篇幅以及腔调均是有定式的。更有趣味的是,《关于黄秋雨社会活动的资料》这一类似新闻剪报体的个人活动新闻报道,将一个人悬挂在更多的人面前,尽管这些新闻都刊登在报纸上,但真正注意的人并不多,不过是熟悉的人看到报道之后对黄秋雨最近的动向多了些了解,相当于一个群发的短信息。

  《欲望》的叙述复调像极了建筑上的走廊,既可在下面避雨乘凉,也可以在走廊下面赏月论诗。走廊让房子有了延伸,除了小说人物本身的视角之外,在《欲望》里,墨白虚构出一个作家“谭渔”的形象,并以他的视角对全篇小说进行了统一设计,这种多视角下的小说结构,使得原来需要以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故事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自由丰富。

  新世纪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年产量丰富之至,然而,在形式上的探索却越来越少,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热,当下的文学更多地停在了故事层面。事实上,长篇小说的建筑结构有时会救赎一个并不曲折的故事,因为建筑结构的复杂,小说的故事有了不同走向的可能,给读者增加了猜测空间,留了可以会意的白。《欲望》就具备这样的质地,让人欣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