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作品 >> 艺苑 >> 正文

蕴深植厚 意趣天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13日10:47 来源:中国民族报
千岩竞秀千岩竞秀
骊山宫阙图骊山宫阙图
几曲清溪到沧江几曲清溪到沧江
泼彩山水泼彩山水

  从早年创作连环画,到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大型人物画创作,再到对笔墨表现的深究,刘怀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他不仅在人物画上达到很高的水准,也在山水画、花鸟画上有深厚造诣。在中国画绘画本体上行走得如此宽博,并能彰显出传统笔墨功力与韵致,可谓难矣。可以想见,若不是天赋异禀,或几十年的潜沉磨炼,是难有今天在绘画上的全面修为的。

  上世纪60年代,刘怀山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他接受了学院派科学造型的严格训练。这种科学观察物象的方法,使他在毕业后的连环画和主题性绘画创作中,在状物造型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上世纪70年代,刘怀山的作品,因具有北国边塞的浓郁地方特色而频频被出版发表。当然,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如从绘画本体来考量,也多属内容决定形式、造型胜于笔墨之类。但对于人物、鞍马、山川、树木的精准刻画,他是同代人中的佼佼者。

  对刘怀山来讲,真正使他贴近中国绘画精神,走进中国画文脉正途的是他而立之年的一次际遇。由于创作成绩突出,1978年,他被推荐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参与创作。作为创作组中最年轻的一位,这并非一般的机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文革”十年意识形态对中国画创作的干扰,中国画之传统文脉几乎被彻底切断。院校出身,而且已有多年创作经历的刘怀山,虽崇尚中国画,但似乎尚未窥其奥妙。而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汇集了当时尚在的一流中国画家,如黄胄、李苦禅、陆俨少、何海霞等。可以说,中国画的精要,就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笔下。        

  刘怀山此时大开眼界,对于一个有高远追求的青年画家来讲,朝夕与这些大师相处是难得的机会。他不敢懈怠,恭敬地向诸老讨教,常有观其一笔、闻其一言,胜读十年书之感。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刘怀山对中国画之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也渐渐明白了真正的中国画艺术是什么。显然,状物写实并非中国画之高境,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画应是一个素养高深的文化人,在长期笔墨修为下的一种情感表达。随着认识的转变,刘怀山由此也开始了他在中国文化精神导向下的探索之路。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画界也迎来了创作最繁荣与活跃的新时期。刘怀山则徜徉于传统绘画的探究与学习中,为了扭转自己形胜于笔、笔胜于墨的积习,他悉心揣摩梁楷、石恪之笔墨意蕴,体会古人作画之心境以及放笔抒写之疾缓。他还于黄慎、任伯年的画中,体会他们用笔写意之情态神趣,逐渐使自己的人物画走出了以素描造型为要的绘画状态。在山水画、花鸟画的探索上,刘怀山更多地吸收了八大山人、石涛的笔意形质,从笔墨本体提高内敛的功夫。他也结合李可染所讲之“慢”的道理,体味中国画笔墨的内涵,体味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语言形式,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它的独立审美价值,以及内敛与外放、沉实与张狂的种种审美意趣。

  当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风东渐,中国画坛纷扰繁杂、标新猎奇,以赶风潮为时尚的时候,刘怀山却潜心传统画学,以继承传统文化精神为画学之要。所以,他在创作上有了一种坚守,而没有去追风求异。数十年后,当风潮吹过,画坛重提“贴近文脉”时,刘怀山这样的画家则由于作品纯正的东方气息脱颖而出。

  刘怀山的画不仅得传统画学精神之正脉,生活积累也是极为扎实的。早在他刚走出院校的青年时期,曾在呼伦贝尔的文化馆有过一段工作经历。那时他常下去采风写生,曾纵马广阔的草原,也曾与粗犷的蒙古汉子豪饮,还曾醉卧于蒙包毡席。面对着无限生机的大漠风光,他将身边的一切都收于笔下。苍茫壮阔的边塞草原,朴实豪爽的蒙古同胞,奔驰的骏马,云朵般的羊群,苍鹰与猎犬,都是他表现的对象。由于造型的精准,他画起来驾轻就熟,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一挥而就。待笔墨修习二三十年后,他放笔写来,更是随心而动,形意兼得,笔墨着处,神趣自生。

  在刘怀山众多的作品中,山水、人物、花鸟可说是异彩纷呈。这类作品大多以边塞的蒙古族风情为主要表现对象,既具有传统审美意趣,又有新的时代精神。

  近年来,刘怀山还常作古风高士之图及先贤名家故事,他们或林泉舒啸,或竹舍雅集,或独杖吟咏,或田园抚琴。吾揣其意在写天人自然之和谐,文化精神之承继。如其所作诗曰:“追攀愈赏前贤高,转移多师赖冶陶,古道照人昭日月,吾谁归欤接风骚。”

  由精微至疏放,由写形至写意,由物象至笔墨,刘怀山在继承传统,扩展学养的过程中梳理着自己的绘画,继续探求着中国画的精奥。可以说,青少年的“取资已富,别择已精”,已奠定了他高标达远的基础。刘怀山目前正值壮年,其未来的发展自是不可限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