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彭斯远:叶圣陶笔下的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10日15: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彭斯远

  在现代作家中,叶圣陶是一位善于写“酒”的作家。

  譬如,《多收了三五斗》中,那些满怀希望摇船而来卖米的戴旧毡帽的朋友被老奸巨猾的米行老板拼命压价,狠狠敲了一竹杠之后,街边那些买洋布和玩具的商贩们又百般蛊惑贩米者的老婆和孩子,如此计谋等于让他们又白白被宰了一刀!旧毡帽朋友的腰包很快瘪了下去……他们只好纷纷划船来到河埠头借酒浇愁:愤愤不平地说些平时极害怕官府听见而此刻又不能不发泄的牢骚话。小说沿着这酒话叙写的笔墨,交代万般无奈的农民开船回家,然而处于鱼米之乡的那些因“多收了三五斗”而仍然受穷的农民,天天都在这儿上演着同一出卖新米、买洋货和发牢骚的悲剧!

  叶圣陶小说不仅细腻描摹受苦受难的农民无路可走而借酒浇愁,同时,他也用喝酒的描写,讽刺和暴露存在于校园一角的腐朽和糜烂。作者在43岁那年出版的《四三集》里有篇叫《席间》的作品,描写一位因纵欲毫无节制而过早秃顶的中年教授应聘到某大学执教,临行前,他邀约了几位同行一起猜拳行令。可是他们在席间的言谈举止却实在令人作呕。众人除了油腔滑调地大谈麻将技巧以及由此带来的输赢刺激之外,还尽情交流妙对学校扣薪所耍的种种手腕,除了在金钱上精于谋划,酒客们更感兴趣的似乎便是女人。

  小说写到,当大家的谈锋“一触着男女问题”时,席间立马便“填充了无限的欢快空气”。此外,当说到被称为“剿匪”的某人的婚外恋时,众人“笑声的浪花比先前更高更汹涌了”。再后来,酒喝到更加酣畅的时候,一位为人特别精明的酒客便诡秘地提出应到往日去过的“老地方”(即妓院)行“余兴”。心领神会的众人不等这话说完,就一窝蜂冲出席间,“各人心头痒痒地盼望着另外一个快乐场面开幕”。

  叶圣陶不仅利用酒席描写针砭社会,同时用饮酒场面解剖自己的内心世界。这表现在被他的挚友茅盾誉为“扛鼎”之作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的创作中。该小说主人公倪焕之是一个在许多场景甚至细节中都闪现了作者影子的人物形象。关于他的饮酒,小说前后就运用了四次笔墨。

  第一次饮酒,基于生活矛盾造成的厌教心理,倪焕之独自到酒馆喝闷酒,而后带着醉意回家,夜间躺在床上一面偷偷流泪,一面迷惘地诅咒教师生活的无趣,心想自己就像贞洁的少女违心地嫁给了轻薄浪荡子一般的痛苦。

  第二次饮酒,倪焕之刚到水乡小镇的当晚,校长蒋冰如为他接风,二人志气相投,便开怀畅饮了个痛快淋漓。

  第三次饮酒,是在1927年大革命前夕,倪焕之和蒋冰如相会在上海的一家酒店。这时蒋校长对时局感到恐惧,而倪焕之则对未来充满信心。如此对比描写显示了倪焕之对革命高潮到来时的高度亢奋。

  第四次饮酒,则在“四·一二”大屠杀之后,倪焕之独个儿在酒店借酒浇愁,却被人误认为是遭“姘头”抛弃之后只好来这儿喝酒解愁,如此让他更感到生活的悲哀和绝望。

  倪焕之的前后四次喝酒,映照出小说主人公一生的内心世界和奋进历程。叶圣陶之所以用如此反复的描写来出色刻画人物形象,这不仅和他对我国那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丰富酒文化的深刻理解有关,同时也与他少年时代就在账房先生的父亲影响下学会豪饮的生活经历有关。叶圣陶在早年所写《未厌居习作》中收有一篇名为《三种船》的短文,内中就记载他儿时从书塾中放学归来,便常陪父亲到玄妙观前街的老万全酒店去喝酒。照例父亲喝12两,儿子喝4两,合起来就是旧时老秤的一斤。叶圣陶的饮酒习惯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后来进中学时学校成立名为“放社”的文学社团,大家在玩限时作诗、失败罚酒的“诗钟”游戏时,叶圣陶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得到众多同学称许,他自己也非常高兴,所以便在该诗题之下写了“醉泥”二字作为署名。这便成为他的作品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最近翻阅文史资料,偶然发现同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的郑振铎早年所写散文《宴之趣》,恰好详细抒写了他与叶圣陶等文坛朋友昔日赴宴饮酒的雅趣。该文说,“宴之趣,是我们近几年来所常常领略到的,那就是集合几个无所不谈的朋友,全座没有一个生面孔,在随意地喝着酒,吃着菜,上天下地地谈着……虽然这些闲谈都是所屑之至的……我们是时时可以发现许多珠宝的,大家都互相的受着影响,大家都更进一步了解他的同伴,大家都可以从那里得到教训与利益。”这段话,或许从一个侧面有力旁证了叶圣陶小说的饮酒描写之所以出色的又一内在缘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