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梁冬用中国文化指引人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10日11:19 来源:天津日报 郑长宁

  1974年出生,1998年进入凤凰卫视,因《娱乐串串秀》节目成为著名主持人;2005年受李彦宏之邀出任百度副总裁,成功地让百度品牌众所周知;2007年告别百度,沉醉痴迷在中医、国学和宗教哲学领域,创办太安健康集团,行医济世,推广传统文化。2008年与《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共同主持《冬吴相对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至今颇受关注。2013年联手爱奇艺网站推出知识性脱口秀《某某人知道》。

  不抱怨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记者:这些年你一直在研究国学、国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梁冬:要学会尊重自己,这是人生幸福、快乐的基础。一个人的快乐来源于什么?就是老的时候在想——这一生尊重自己,这是一切人生幸福的基础。还有,要学会从后往前看问题,以终为始,从事情的结果去往前推断事情的过程,就像打高尔夫球推果岭的时候,要走到洞口来看这个球,这时候你就知道该怎么推了。所以,我觉得中国文化解决了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解决了人生幸福的问题,这个很重要。

  记者:这种看待人生的方法让你收获了幸福吗?

  梁冬:人生一定要求真,真实不欺骗的状态才是最幸福的。比如说我开诊所,每天都接触各种所谓的达官贵人,我的第一家诊所开在故宫边上,第二间诊所在中关村附近,很多所谓的VVIP客户都喜欢到我这来,我们一起聊聊天,喝个茶。可是我发现,平常再牛的人一有病之后立刻不是那样了,所有的东西都能放下。所以我说开诊所最好的事情就是让我提前看到了很多很牛的人,到60岁以后也就是为“三高”而奋斗。35岁以前是人生的上半场,35岁以后是人生的下半场,人生的上半场求的是存,活下来;人生的下半场是求真。这个真是对自己的真,真实才是人生最基本的状态。

  记者: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真实起来呢?

  梁冬:最真实的人生就要做到“无怨无悔”,这是很多人希望的事情。可以看出,人生其实是由“怨”和“悔”两个字组成。怨就是希望别人达到自己要求的状态。比方说,我希望你做什么,结果你没做,就有怨。抱怨就是对别人要求太多。悔大多是自己没有做好,每个人都为自己后悔,不会为别人后悔。一个人尽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去苛求别人,就是真实的人生。我如果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我要求你也要认真,我很聪明所以我也要求你很聪明。这样就会有抱怨,再有,很多时候我们有抱怨情绪,是因为我们智慧不足,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就是说别人不了解你,但是你没有抱怨,所以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记者:提到孔子,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论语》,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梁冬:孔子这个人,他在本质上是追求人生快乐的人,而孔子的学说大部分都在讲如何获得人生快乐,如何获得人生幸福。他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快乐的方法。很多人对孔子的概念是模糊的,认为他讲的就是孝道、君臣等,其实不然,比如《论语》开篇所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两句都是关于快乐的,后面一句是关于如何避免不快乐的,所以说《论语》就是一堂人生幸福的公开课。我们现实生活中来自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论语》能让我们轻松下来,享受人生。不过,学习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学的东西转化为实践,“学以致用”这也是孔子提倡的。复杂的事情不要做,简单的事情反复做,这是获得快乐的第一个方法。

  孔子还讲了一种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孔子为什么这么讲呢?汉史学家唐汉先生说“朋”和“友”概念不同,“朋”在甲骨文里指的是两串钱,“友”在甲骨文里是两只手,“朋”是一起花钱的人,“友”是一起赚钱的人。

  孔子认为快乐的事不是两个人一起谈生意去挣钱,而是各拿一文钱买一壶酒喝酒聊天,这很快乐。现今社会喝酒的人都知道有两种喝酒的场合,一是跟客户、甲方去应酬,那个酒喝得很苦,既要随时保持清醒又要假嗨,那个状态很累;还有一种酒是两个很久没有见的好朋友,惺惺相惜,小酌一杯,就很愉快,这种状态就叫做“朋”的状态,也是一种快乐。

  认真做事人生才会有味道

  记者:如果只是追求简单的人生快乐,那会不会使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呢?

  梁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还保留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道”。如今在日本文化里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道”。比如做日本料理的人,他可能一辈子都在做料理,但是他很尊重自己做饭的事情,哪怕是一粒米都很认真地对待它。如果所有行业的人都对他从事的事情非常尊重,就是“道”。这就很了不起了。

  有一年,中、日两国的太极拳高手要做一次交流,中国拳师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喝茶、聊天,日本拳师吃完饭就早早回去更衣、沐浴、打坐,足足坐了两个小时才出来互相交流。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和古人的差别在哪里了。日本人学的是中国的古人,中国的古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屏气凝神,精神集中,因为他知道他要做一件很值得他尊重的事情,这就叫“道”。因为你有了这个精神,你才会尊重自己,不会对自己放松要求。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这种精神,我们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我们才会尊重要做的事情,这就是自己的“道”,认真做事最后都会入“道”,所以人生才会有了味道。

  记者: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除了对自己保持尊重,也要对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保持应有的尊重,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梁冬:可以这样讲。中国有个国学大家叫王阳明,他创造了“心学”学派,后来“心学”传到了日本,被很多企业借鉴,像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等等,他们都是“心学”传人。比如稻盛和夫,他创办了两家公司在全球名列前茅,后来出家去做和尚。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大日本航空公司破产了,日本政府请他做CEO,他用了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扭亏为盈,现在大日本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最赚钱的航空公司。稻盛和夫的核心心法就是:敬天爱人,这也是整个“心学”的核心。敬天,就是对所做的事情保持尊重;爱人,就是对自己保持尊重,这样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如果你没有尊重感,你就不会产生伟大感,没有伟大感就不会尊重自己的职业。现在社会有个问题,做医生的不愿自己的孩子做医生,做商人的不愿自己的孩子做商人。这是为什么?我常碰见有大夫说,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做大夫了,因为做大夫有可能会开方子骗人,会让人家去做很不值得的检查等。衡量一个职业是不是贵族,不是钱的问题,是你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做你现在做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内心就是在鄙视你自己,老的时候就会后悔。

  记者:从凤凰卫视当家主持到百度副总裁,再到辞职创业,办国学,开诊所,你的人生经历很丰富,关键是你每做一件事都很成功,这里面有着怎样值得借鉴的经验?

  梁冬:无论做哪件事情,一定要专注、认真,要讲究做事情的品质,就会有很好的结果,这是我的体会。我曾经采访过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国医大师张灿玾先生,老先生都快90岁了,我问他:“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他说:“我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很投入,看石头的时候认真看;看医书的时候认真看;把脉的时候认真把。每时每刻都心无旁骛。”就像开汽车,如果总是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你就会很痛苦,而且对车的损耗也很大,而在高速上开到120迈也不会对车有损伤,这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不管做什么工作,要保持专注的态度,就能把工作做好。

  做人也是一样。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疾病的隐忧》,书里面说很多人会得肺病,比如说林黛玉,经过研究发现,肺上有病的人会很容易不喜欢别人。你不喜欢我,但我们又必须在一个空间里生活,我呼出去的空气,你还得吸进去,这个时候肺就要收到两个信息:一方面我不喜欢的要抗拒他,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接受他,会形成一种哮喘、肺结核疾病。大部分肺不好的人或有哮喘的人,都会有一种很深的怨毒在身体里面,这就是你的情绪和你的矛盾人格造成的。事实上,很多疾病都是我们身体冲突或是心智模式冲突的一种反应,要不然我很愉快地去做一件事情,认真地去做,要不我就不做。我绝对不会苟且,不然我一定会很难受,而且我难受的情绪一定会传给我的同事,变成恶性循环了。

  人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

  记者:你认为每天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你达到你想要的状态了吗?

  梁冬:我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他每天的生活状态也不会一样。有些人你让他闲着,他会很空虚、寂寞;有些人忙起来,就会觉得很躁动、很乱。什么是每天理想的生活状态?我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你了解自己,什么样的频率适合你自己,找准了自己最适合的状态很重要。我认为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观察一下自己,比如你每天记录一下自己打出去和接入的电话,看看哪些人是你喜欢的,哪些人是你不喜欢的,如果你不喜欢的人超过了三分之一,那说明你活得很辛苦。马克思对人的定义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的社会关系是不是会让自己感觉愉快,这是一种生活状态。其次,看你的工作是不是你所能胜任的。我建议大家去做比自己的能力稍微高一点的工作,让自己能够有一个成长空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能量不是很强,就做一份比自己能力低半格的工作,做着不费力,也会很愉快。

  不要以为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不值得去做,没有挑战的事情坚持做一百遍就会突然升华。比如一个切菜的师傅,能够拿一把刀把豆腐切成很细很细的丝,这是他切了一辈子的成就,虽然我也可以用机器把豆腐打成那样子,但是机器打出来的跟用手切出来的那种愉悦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状态很重要。比如我每天早上起来写字,然后抱着儿子一起读经,我们一起去理解每个汉字里面的能量,这就让我感觉很愉快,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记者:现在很多人每天工作繁忙,感到很累,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享受乐趣?

  梁冬:人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不能让自己背负的东西太多。背负东西太多,就会感到每天都活在苦境中。如果不会给自己做减法,就会活得很累。有时我在想广告业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广告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你你很可怜,你现在活在人生的苦境当中,有了我这个产品,立刻改变,一切广告的逻辑都是这样。

  对于我们今天绝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已经获得了超过我们所需要的幸福,你到医院去看一下,没有因为吃不上什么而躺在那里,都是因为多吃了什么而躺在那。中国人都有个习惯,一有病就问大夫需要补什么?其实,你不需要补,你应该少吃一点。道理都是一样,不要让这么多垃圾堆进你的生活,让自己在精神上、身体上、财务上都轻装上阵。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跟着一位老道长在终南山爬山,老道长100多岁了,走了5个小时没歇,一点不累,几个朋友却累得不行了。我们问老道长,您为什么不累?老道长说,你们背的太多了。这是一句双关语,老人家没什么东西,就一件衣服,连手机都没有,所以他就不累,他身体不累,心也不累。老道长跟我们说,“我真同情你们,白天要做事,晚上还要做梦,我晚上连梦都不做,所以不累。”

  记者:其实,这些年来你一直没有丢掉媒体人的标签,你和《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推出商业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5年的时间已经将近400期了,这个节目一直要做下去吗?

  梁冬: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两个老男人在不停吐槽,涉及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大家喜欢,我们就一直做下去,直到有一天大家听烦了,做不下去为止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