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等风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10日10: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彭流萤
电影《等风来》剧照电影《等风来》剧照

  因缘际遇相聚的人们,在奔赴尼泊尔的旅行中上演着各种悲欢离合。幸福在哪里?作为滕华涛导演和鲍鲸鲸编剧在《失恋33天》后又一重拳出击的力作,《等风来》以其一贯的对现实把脉的精准性,提出了一个直指人心的话题。

  在去往物质贫穷的尼泊尔的人们中,不仅有肩负引领读者奔向幸福主题的专栏作家程羽蒙,有假借忏悔而来寻找人生意义的富家子弟王灿,还有失恋出来散心的大学生李热血等。影片对这个国度体验最深切又最直观的传达必然是那些淳朴的自然风貌和原始宁静的乡野风情,即使是接触异邦最多的导游也仍对自己的信仰满怀敬畏的心灵,还有那些能够勇敢地呼喊着“fight for our dreams” (为梦想奋斗)和“secure our basic living” (拯救我们的生活)宣言的人民,这些都是无时无刻不在轻拂着影片中陷入自身苦恼的主人公们的生命之风啊。人生各种不如意的人们都在等风来,期待风来运转。想要复制《失恋33天》的票房神话,等着这一刻的除了主创团队,还有充满期待的观者等一众人等。

  而在这样一个需要闹剧元素以烘托喜乐气氛的影片当中,对男女主角表演的期待成了重中之重。要把握异域空间的人物情感和戏剧性体验的变化,自然到位的表演对演员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个一开场面对周遭友人除了装还是装的美食专栏作者让人印象深刻,不接受却只能面对现实的程羽蒙,和她把富二代王灿踩在椅子下脱口怒骂的那一刻,渐渐让人觉得生动。还有那个不讨喜的文艺女青年,人们会慢慢理解,即使她在一个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为什么还是会因为怨念太大而找不到幸福。而扮演富二代的男主角相较而言,确实更为真实和纯熟。

  没有梦想只有愿望的程羽蒙经历的是当下大多数在大城市打拼年轻人的艰难。衣食住行各种不如在家被父母荫蔽时的温暖,工作前途各种需要踏实谦虚的积淀,两千块工资要活出两万块的生活姿态,体会不到幸福也要按时交出描述幸福的稿子——这看似是工作的要求,其实更是虚荣冒进浮躁的整体环境所胁迫的。这或许还可以归咎于程羽蒙们过分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不属于自己阶层的东西。试问,还有多少人的生活情感和她一样?他们总觉得错过了最美好的“托斯卡纳” ,总觉得必须悲从中来地哭诉自己的辛苦,于是快乐无法满足,心愿无法顺遂。总觉得因为最初的梦想把自己逼到了生活的悬崖边,却从来无法为自己对梦想的坚持感动过,无法对亲历的现实给予自己人生的磨砺满怀感激过。

  现实已然如此,不可能忽然为某一个个体改变,不好不坏而且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如此奋斗和生活的力量。如果还生活在对家的温馨记忆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估里,如果还在远方一味地找寻,幸福永远都不会来到我们身边,不会在此刻你所为之奉献的青春里。在山坡上等风来展翼滑翔,幸福其实就在女主角沉静心灵、荡涤纤尘的时刻。不等风来,急躁而焦虑地飞出去,后果就摆在眼前。一定要把最浅显的道理和最关键的死生之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顿悟,不能不说是大多数人不能立足当下,把自己推向不幸深渊的开始。而无法解脱的是,为生存所困而陷进虚伪的泥潭,又不能获得一帮如许的朋友和一次如许的经历的劝慰,寻不到心灵真正的归宿,这些才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境况和心态写照。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认真审视和认可现在,放松身心,调整状态,顺风而行,量力为之;那些真的是为了梦想漂泊在大城市,也不得不替家人和自己在乎别人眼中所谓输赢的外乡青年,不知现实中还有多少悬崖的等待。影片对于异乡生活现实艰难的表现给予我们再一次痛彻心扉的感受,不用谈情说爱,耐人寻味也仍然不失精彩。

  倾心尽力,追求完美,只是这部小情调的影片因为借助非典型白领形象试图传递太多的正能量而负荷过重。但我们必须要感谢影片制作团队为现实中的人们切诊和探寻良方的努力,只言“不是心灵鸡汤,没有标准答案”,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