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亚力克斯·米勒,传递大地声音的歌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8日16:06 来源: 李 尧

  亚历克斯·米勒是澳大利亚当代重要作家之一。他1936年出生于英格兰南伦敦的工人家庭,学校和家都在市区,周围的环境让他失望。他说:“我想 到乡下,想体验农村生活。”于是15岁就辍学,在萨默塞特一个农场干了两年。在这段时间,他碰到一个澳大利亚人,那人给他讲了许多“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的故事。“我对他说,我想到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他说:‘好呀,那你就到澳大利亚。’”就这样,17岁的亚力克斯·米勒告别父母,背井离乡,远涉重洋,来 到澳大利亚。他先在昆士兰州中部高原牧场当牧工,后来到更为荒凉的卡彭塔利亚湾地区和原住民牧马人一起干活儿。他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和他们中 的不少人成为相互信任的好朋友。此后,他又从事过多种工作,澳大利亚广袤的草原、风情独特的生活和那里发生的许多传奇故事,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 营养。后来,他到墨尔本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 1972年开始写作,并且在墨尔本大学教授写作。

  亚历克斯·米勒家人的坎坷经历为他的创作推开大门。谈到他获得“克里斯蒂娜·斯蒂德奖”的长篇小说《信仰的条件》(Conditions of Faith)时,米勒说,这部小说是因为读了母亲在他出生前所写的日记而触发灵感,才得以完成的。“那时候,她在巴黎,还很年轻,前程似锦。然而我从她的 生活中发现了她即将面临的问题——她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盘桓,形成我称之为‘信仰的条件’这样一个命题。那就是,当你赖以生存的 ‘信仰的条件’不复存在时,你该怎么办?”

  亚历克斯·米勒的创作又绝不囿于家庭与个人的经历,1992年出版的《浪子》(The Ancestor Game)就是他“拓展视野”的结果——他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投向中国。他喜欢中国文化,家里珍藏着来自中国的瓷器、字帖,黄庭坚的诗歌、王羲之的书 法都让他着迷。他还喜欢探究中国悠久的历史,有不少中国朋友。他曾经多次来中国“体验生活”。杭州西湖的美丽风光、安徽黄山的奇松怪石,以及他在澳大利亚 的华人朋友的传奇经历同样激发了他的灵感,经过精心构思,耗时7年,他写出思想犀利、内涵丰富的《浪子》。书中,米勒深刻地揭示了作为生命的个体,人永远 无法挣脱“祖宗情结”这一令所有浪迹天涯的游子困惑、深思的主题。而他的创作才华、丰富的想象力也因全新的背景和情节得以充分发挥。《浪子》出版后引起强 烈反响,获得1993年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随后又获“英联邦作家奖”。

  亚历克斯·米勒的创作空间不仅向四周延伸,还向纵深发展。最近几年,他特别关注澳大利亚历史遗留问题——澳大利亚原住民与殖民者之间由来已久的 矛盾和斗争。他于2002年出版的《石乡行》(Journey to the Stone Country)站在历史的高度,展示了澳大利亚原住民随着历史的沿革、时代的发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的深刻反思以及为维护本民族权 利而进行的艰苦斗争。

  如果说《石乡行》是亚历克斯·米勒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并且取得成功的作品,《别了,那道风景》(Landscape of Farewell )则是作者从另外一个高度,对澳大利亚人乃至全人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屠杀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进行的更深刻剖析。小说的主人公、德国人马克斯·奥托教 授从小就不敢面对曾经参加法西斯战争的父亲可能犯下的罪行。他谨言缄口,痛苦一生,直到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原住民教授维塔·迈克里兰和她的叔父——原住民 文化顾问道佳尔德相遇。他从道佳尔德那里听到这位原住民的曾祖父、武士戈纳帕屠杀白人定居者的故事,从中感受到澳大利亚原住民面对历史的博大胸怀,认识到 自己的褊狭与猥琐,最终下定决心为避免大屠杀的灾难在人类社会再度发生,去勇敢寻找父辈曾经犯下的罪行的证据,以小说或者历史著作的形式公之于世,警示后 人,同时也求得心灵最后的安宁。该书的中译本获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词中写道:“《别了,那道风 景》是深受澳大利亚人民喜爱的作家亚历克斯·米勒的最新力作,它倾注了作者长久以来对于土地、对于历史、对于放逐与友谊的沉思。这是他继小说《石乡行》之 后,再度书写的一部主题凝重、充满哲思的作品,小说深刻阐述了无论个体抑或国家,都应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坦诚面对历史的深远意义。”

  然而,最让亚力克斯·米勒刻骨铭心的还是从17岁起在昆士兰中部高原与牧场工人以及原住民共同生活、劳动的岁月。多少年来,那块土地的声音总在 他耳边回响。2013年,这个声音似乎格外响亮。有一天,他在厨房里洗碗的时候,突然觉得年轻时和他朝夕相处的牧人鲍比·布鲁正用昆士兰牧人的方言土语讲 述他的故事。创作灵感突至,亚历克斯·米勒夜不能寐。50多年前的往事如惊涛拍岸,伴着阵阵喧嚣向他涌来。他当天下午就开始写作,在随后的10个星期里, 鲍比·布鲁熟悉的方言在他耳边萦绕。米勒每天写作8到10小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气呵成了他的第11本小说《煤河》(Coal Creek)。该书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与友谊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鲍比·布鲁是牧场工人的儿子,他虽然已经21岁,但除了干草 山,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为了生存,成为孤儿的鲍比去给当地的警察丹尼尔·柯林斯干活。丹尼尔·柯林斯是从巴布亚新几内亚退伍回来的老兵。他既把布鲁当成 副手,又把他当作同一个屋檐下的寄宿者。他们不但同桌吃饭,并辔巡逻,柯林斯的大女儿艾瑞还教鲍比读书写字,过从甚密。鲍比虽然认为艾瑞“是有生以来,走 进我生活的最美好的人……她的容颜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但是社会地位和生活习惯巨大的反差不允许他有非分之想。艾瑞听说自己要被送到澳大利亚东部港市唐斯 维尔寄宿学校时,央求鲍比带她逃走。鲍比思之再三,选择了拒绝。随后艾瑞和妹妹神秘失踪,误解与怀疑交织成一个巨大的谜团。与此同时,鲍比·布鲁最好的朋 友本被柯林斯逮捕,理由是他虐待土著人妻子迪芝。干旱的高原上,柯林斯举起连发左轮手枪对准本。那一刻,鲍比虽然陷入两难,但心里清楚:“我和本从小就是 最好的朋友。不得已的时候,我知道我会站在他那边。”恰在此时,他和艾瑞的恋情被人揭穿,等待他们的无疑将是一场悲剧。在亚力克斯·米勒的笔下,这场悲剧 根本上源于人与人的相互误解和不信任,是两种文明相互碰撞的结果。这种悲剧色彩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亚力克斯·米勒的《浪子》《石乡行》《别了,那道风景》《恋歌》都已经在中国翻译出版,其最新力作《煤河》中文版也正在翻译之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