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守护我们独特的精神家园——张岂之先生访谈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7日15:28 来源:人民政协网 谢颖

  编者按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当前,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化,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传承的内涵?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何在?继去年在本刊撰文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后,岁末年初,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及历史独特性谈了他的一些体会。

  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问:张先生,您好!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谈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去年年初您曾在我们学术家园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略论》一文,文中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怎么理解传统文化这种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答: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是否具有共性?去年我们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我说到自己的理解,将其表述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这只是个人研究的心得,需要不断加以深化。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归纳,我想可从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四个方面来看。

  问: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答:第一是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早在文明初创的炎黄时代就已蕴含人文精神的萌芽。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人文精神才以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形式出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带有这样的特征: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学习,可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这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中的“人学”。古代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社会的细胞——家庭,为家庭成员规定了应当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认为有了家庭和谐,才有社会的稳定和均衡,等等。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寡、勤俭持家治国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过,古代人文精神也出现过被扭曲的状况,或者它的某些方面被引向片面化。比如由于过分强调家庭的作用,因而在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方面把家庭成员间的血缘关系推到最重要的地位。又比如,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而忽视制度和法治;将道德人格化,即塑造出所谓的“圣人”,忽视了社会整体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

  第二,自然精神,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农耕的物质基础,由此引发出人与自然的学说。这在道家学说中有比较充分的论证。道家经典《道德经》将“无名”作为天地的始原,“有名”作为万物的本根。在中国古代道家学说中,认为天地万物源于“道”,而“道”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创世主,也不是神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庄子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能破坏自然,其中有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若干设想,但并非是科学完整的理论。庄子过于强调自然而然,忽视了人的主观努力,这不能不说是缺点。

  “自然”精神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汲取美感,进行艺术创作,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

  第三,奇偶精神。我们祖先在农耕实践中观察山的向阳面和背阴面,提炼出“阴”与“阳”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范畴。当人们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与偶的分离和结合,乃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从这里展开了异常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理论思维活动。不过,我们应当分辨:当古人用阴、阳作为占卜的基本出发点时,会引向神秘主义;也有人用阴、阳的相互关系来阐述人生的道理,于是相生相克、抑损举补、安危、动静、左右、上下、盈缺、贵贱、尊卑、情思、知行等辩证概念便应运而生。

  还要谈到会通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时也吸收了外域文化。她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叫做“会通”精神。我国先秦时期的学派之间相互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如荀子虽出身于儒家,尊崇孔子的传统,但正如清代学者傅山所说,他的思想广泛吸取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同时对各个学派,包括儒家的若干派别在内,都做了深刻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善于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佛学最初传入中国时,产生了“格义”之学,沟通了当时流行的玄学与佛学原理。在这之后,佛经的翻译逐渐多了起来,在中国形成了许多佛学学派,其中不少具有中国特色。清代,许多学者和有识之士为了国家富强努力学习西方知识,力求贯通中、西学。

  总之,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着重提炼其中的深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当然由于研究的方面不同,提炼出的“精神”也会有不同的文字表述。

  独特的历史产生独特的文化

  问:我们注意到您近来重视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化发展,包括文明起源、古代政治体制、教育传统等等,您是怎么考虑的?

  答:研究文化必和历史结合在一起,上面我们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在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今天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独特的历史传统、独特的文化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国历史独特性的反映。

  问:那么您认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哪里呢?

  答:我谈五点。第一,重传承。通过中国与希腊文明起源的比较可以看到,古希腊从氏族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血缘关系逐渐淡化,国家在更广泛的地域基础上建立起来。而在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保留了旧有氏族组织,在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组织,权力与财产按照血缘亲疏分配,君权与父权统一。由此,国家与宗族合为一体,形成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由此周人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政治伦理范畴:敬天、孝祖和保民,在此基础上,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的礼乐文化体系。又有“三不朽”的理念:祖先的功业不朽,祖先的言论道德是后代学习的榜样,祖先的经验教训要好好总结,这其实就是文化传承。

  第二,重学派。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原创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他们的学术思想“相反而相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文献大多不是一个人的著述,而是不同学派的论述。比如儒学五经中《周易》是由西周初期周族占卜积累的资料整理而成;《书经》是夏商周三代先后发布政治文诰的结果;《春秋》是鲁国史官执笔写下的大事记,孔子整理过这些大事记,但整理者并不只是孔子一个人;《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诗歌总集;《礼记》虽然有周公自作的说法,并不准确。诸子著述大多也不是一个人的,《论语》历来不提作者姓名,是孔子学生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学派,一直到宋明理学都是这个传统。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这反映了文化传承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重“大一统”。“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两千多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进行民族融合,统一始终是主流。与此相联系,产生了“国格”观念,西汉时大儒董仲舒宣传“无辱宗庙,无羞社稷”。史学家司马迁把“国”放在首位,称赞“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国格”观念演变为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这十分宝贵。到中国近代,各族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统治者,前赴后继。这种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历史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重历史。我们说中华文化连绵不断,如何证明?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历史的文字记载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直没有中断。孔子把鲁国史官所作的《春秋》整理而成有独特思想的历史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史学的开端。战国至两汉是我国古代史学的定型期,西汉时期大史学家司马迁创造了史学的纪传体例,写出《史记》。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把司马迁的纪传体作了一些调整,以纪、表、志、传的体例撰写出《汉书》。《史记》与《汉书》标志着中国史学的成型。魏晋南北朝至明末,是中国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史学成为全面记录中华文化的独立学术部门。由中央政府组织学者,官修史书。唐至宋、元、明,每个朝代都召集学者撰写前一朝代的历史。除正史纪传体不断为史学家使用外,编年体也有很大发展。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编年体通史著作。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前,是我国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时期,史学著作中更加突出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史学是文化和学术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记录。它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家庭和国家的关系等,它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道德精神是非常突出的。

  在中国史学中体现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远大理想,北宋时期关中学派的开创者张载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远大理想,这个历史文化传统十分宝贵。

  第五,重会通。以上我们已经谈过了。

  关于精神家园的谈心

  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精神到历史分析,这是否体现出您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轨迹?

  答:你说的对,这是我努力的方向。之前我的研究着重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精神和核心理念上。把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阐释,反过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既然我们的历史文化和西方不一样,那么我们今天走的道路与西方也不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历史和文化依据。

  问: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将怎样推进?

  答:我对历史的研究还要继续。刚才我跟你谈到的关于中华文化的五点独特性,就是我正在撰写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第一稿还没有写出来。研究过程是长期的,学无止境。

  问:我在网上看到,2013年您相继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演讲,把这些研究成果与广大学子分享。让我想到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人文精神》、《中国历史十五讲》等书,写得深入浅出,读者喜欢看。您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术普及工作吗?

  答:普及并不容易,如果没有相当的研究基础,以及独立自得的见解,是写不出普及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作品的。普及读物是作者与读者谈心,谈心应当是亲切的,不能板起面孔说教,既有学术依据和学术价值,又能雅俗共赏,文字表述力求大家能懂得。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前辈学人做得很好,我要向他们学习。

  如何守护我们独特的精神家园呢?要学习、研究,其成果要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成为社会大众的精神食粮,传播得越广越好。谢谢你的采访。

  图1:张岂之先生近影

  图2:《中华人文精神》

  图3:《中国历史十五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