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3·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论坛 >> 正文

梁鸿鹰:我看中国梦的多民族书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3日10: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梁鸿鹰
梁鸿鹰在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国梦是我们民族的共同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是为各族人民所有、各族人民向往、各族人民创造的美好憧憬,少数民族手中的文学书写同样要造梦、筑梦与逐梦。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56个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少数民族作家书写的文学集合,在题材、体裁、风格与艺术表达等诸方面,有着极为绚丽丰富的累积,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民族文学书写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观,将中国当代文学汇成了一个更蓬勃、更色彩斑斓的存在,为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充沛、更多样化的源泉。

  少数民族文学是多梦的文学创造,她构成的多彩世界使我们懂得,在广袤的大地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此异常多样,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此开阔博大,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式如此千差万别,这些不同与多元多样,不仅为中国人的精神享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渠道,而且为世界各国的人们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扇形象的窗口。

  原来在外国人的心目中,中国是没有史诗作品的,因为汉民族文学中的长篇史诗确实比较少见,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或称英雄史诗却世界闻名,最重要的有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三部史诗均为叙事体鸿篇巨制,结构庞大,气势磅礴,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极高,已被列入世界著名英雄史诗之列。三部史诗跨越时空界限,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作为各自民族百科全书式的形象化历史,共同传达中国梦想、发出中国声音,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人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

  中国梦的书写之所以显得格外重要,是因为在中国向着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当今时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迈进的路途上,作为一个要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任何一个领域、在任何一个方面,如果没有中国的声音、没有中国人的参与,肯定是不完整的,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我们特别应该在文化方面有所担当,必须自觉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书写好民族的梦想与憧憬。

  书写中国梦不单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事情,更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共同的事情,是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责任,是当代文学的共同使命。这不仅是个口号,而应该成为合时代要求的自觉追求。而这个自觉追求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是我们的一个有着光荣积累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以自己独特的梦想展示着自己的历史与现实,向世界知识界、文化界宣示着中国的形象。无论是《诗经》、《离骚》时代,李白、杜甫时代,还是《三國演义》、《红楼梦》时代,中国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都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梦想、传达着中国的声音。

  因此,早在1755年,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就把我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亲自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并轰动法国剧坛,作品所颂扬的儒家文化、中国道德,特别是忠诚献身的精神和成仁取义的品格等,在欧洲文化界和文学界产生很大反响,甚至成为东方题材风靡一时的重要因素。德国文豪歌德阅读过我国的古代小说《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等,这些作品虽不是一流的,但也让他看到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不平凡之处,他曾试图把元曲《赵氏孤儿》以及《今古奇观》里的一篇小说改编成歌剧,他在《谈话录》里说,“中国人几乎和我们有同样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我们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明朗、纯洁,也更合乎道德。”

  近代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中国文化非常激赏,他说,“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他认为,中国人的道德信条、价值追求值得赞赏——“中国人温文而雅,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正义和自由。他们的文化比起我们的更能使人类快乐。”而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迷恋,对中国科技文化、工艺文化的高度认同,有赖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尊重,中国故事的书写,关系到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与评价,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向世界讲述中国真相,是书写中国梦的重要方面。隐在历史或现实表面之下的真相,那为我们所未知、所未尽知的一切,极具文学书写价值,有待作家深入挖掘,揭示真相经常成为作家的创作冲动,或者直接变为文学创作母题。读者为《史记》、《资治通鉴》里那些历史书写所迷,就是因为相信揭示出来的是真实历史面貌。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度,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时光的推移中,不断消磨、掩盖甚至泯灭着历史真相,成功揭示真相的文学书写在当今特别值得推崇。比如阿来的纪实文学《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揭示的是两百多年间康巴传奇中一段段曾经被遮蔽的历史真相。藏地“瞻对”原为四川甘孜地区康巴汉子集居地,藏语是“铁疙瘩”的意思。从雍正八年(1730 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这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中摇摆不定,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宗教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方式介入,但一次次征服均不得善终,阿来经过反复考证与探访发现,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制度——因为实行改土归流后,在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便将此地解放,瞻对这块“铁疙瘩”轰然融化。通过土司部落两百余年的风云,作品揭开了蒙在瞻对这段历史之上的尘埃,再现了川属藏民的精神传奇和坎坷命运,并对民族心态、民族精神进行了深入解剖,给人多方面有益启示。

  书写中国梦要写好中国变化。1949年中国人民摆脱了从鸦片战争以来,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坚定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坚定依靠各族人民的创造性,依靠中国制度的优势,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大国,用几十年时间走了西方数百年走过的道路。整个国家迅速进步、各族人民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理念极大进步,对世界影响与日俱增。书写好中国梦,就是要表现好中国变化的根源,多书写各族人民满怀梦想,积极参与中国变化、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历程,书写对世界贡献越来越大背后所蕴藏着的各民族创造的巨大力量。中国变化是贯穿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中的一条鲜明红线,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举世瞩目变化,值得各民族作家倾力书写,新时代这一传统再度得到弘扬。

  追逐中国梦的实践,使当今中国早已不是一个昔日在外国人心目中单调的、沉闷的和缺乏生机的国度。各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呼唤各民族作家积极展现各行各业日新月异,工业农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展现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诸方面,这样做并不意味着美化中国今天的发展,而是立足于展现积极的、正向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产生着越来越巨大的激发作用。少数民族作家有必要热情关注当下中国主流社会和谐奋进的现实生活,自觉远离宫廷阴谋、野史秘闻、穿越玄幻等,积极表现当下中国社会、当下现实问题和人们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的智慧和心血,把中国各阶层的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行动作为文学书写的一个重要内容。

  写好中国梦要大力弘扬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中国价值。中国人历来讲究天人合一、思与境偕、中和之美、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我们的宇宙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鲜明的传统,中国人在思维方式、言语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均迥然有别于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民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有积极的思想价值、道德力量,尤其在主流价值方面,到底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坚守什么,通过自己讲述的故事,可以得到最为鲜明的反映。这是文化建设、文艺创作中带有根本意义的追求。中国人民历来推崇勤劳自强、崇尚天人合一,恪守道德信条,而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爱憎分明,慷慨大度,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正面价值,长期以来渗透在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中,在少数民族的神话与传说中,有不少反映各民族的人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急公好义、慈悲为怀的主题,写好中国梦,述说美好道德价值坚守,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生活的更加完善,是我们文化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就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梦书写而言,更要注重向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进行深层次的开掘,这方面的成功之作不能不令我们想到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以不乏冷峻的文笔,大开大合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走过的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探寻了这个民族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成长轨迹,揭示了他们在不同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作品成功在人物的塑造,通过塑造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更加立体地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以不小篇幅描写的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并着意表现的异质习俗文化同回民族习俗的撞击、较量和通融,展现了中国式故事的跌宕起伏,格外引人入胜。

  在少数民族书写中国梦的过程中,应注重展示中国新力量、塑造中国各族人民新形象,深入挖掘新人的品格,把他们身上蕴藏的实现变革的可能的动人之处揭示出来,将那些有改变现实的行动能力、心灵向往美好的人们作为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时时发生在自己面前的,在自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那些正直的人们,永远是作品持久站立的根本原因,这些人不断融入改变自己生存状况、改变自己命运的生活追求中,通过改变自己的家乡、改变生存状况,进而完善人生,他们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最鲜明的人物形象。要拒绝把中国人的形象做旧或矮化,怀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多书写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变化中,新人形象的新风貌,多向外部世界展示蓬勃向上,心灵美好,有目标有追求,有实现理想能力的新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

  写好中国梦必须立足于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中国经验、遵循中国传统与规律。中国经验作为我们国家悠久历史及文化传承的感性存在,与多民族长期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相联系,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共同体验。中国经验的素材要转变成中国梦的故事,使之具有世界意义,有赖于各民族作家基于中国文化规律的艺术提炼、升华与淬炼。少数民族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创作理念上要大力提倡审美的、艺术的、多维的表达方式,尽展少数民族文学独特风格、独特艺术表达之所长,在艺术追求的方向与指归上,则应牢记,在把中国经验变为中国梦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最美好、最高贵的那些方面展现给世界,拿最好的东西与世界分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