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何家炜 星期日一起来读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1日01:1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李子木

  星期日的午后,在上海,一起读一本好书。时间永不变,地点在流转。

  星期日读书会是由青年翻译家何家炜等几个文化人发起的定期读书会,时间就定在每个星期日下午2点到4点,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活动的场所不固定,也许在咖啡馆,也许在书店,或者某个文化机构,或者某个幽静的花园……有兴趣的人只需带着一本书,搭乘一趟车,就可与热爱读书的人共度一个星期日的午后。

  组织星期日读书会的主意缘于何家炜参加上海书展的经历。2011年那次书展上,何家炜看到虽然读者阅读的热情很高,但真正受关注的还是大众通俗类读物,一些深具文学价值的读物却由于曲高和寡而乏人问津,等待这些书的命运要么是深藏于出版社的书库不见天日,要么就是走入造纸厂的化浆池。何家炜心里感到难受,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他是一个想到就要去做的人。十几年前,他因为向往非洲就毅然抛弃了出版社的公职,去了毛里塔尼亚的贫困渔港。如今的他依然雷厉风行,在豆瓣和微博上建立了小站,号召网友参与,当年的11月星期日读书会就举办了首场活动。何家炜至今对那场活动记忆犹新,推荐的是一位海地女作家的法语文学作品,现场来了20多人,彼此面面相觑,气氛很冷清。这样的情况持续到第4期时开始好转。那一期读的是格非的小说《春尽江南》, “当时来的读者大多看过这部作品,所以讨论就很热烈。两个小时结束以后,大家还意犹未尽。”从那一期开始,星期日读书会读者讨论的氛围慢慢形成了。

  两年来,星期日读书会已经举办了近70场活动,每期都会推荐一部作品,每个月的20日会在豆瓣上公布下个月的书单。选书的标准偏重文学作品,“我们不选择太经典的,也不选太小众的,一般推荐文学性强又好读,却被大家忽略了的书”。朗读、嘉宾解读和读者讨论是活动三个基本环节。每期读书会都会邀请一位嘉宾参加,大多为某本书的作者或译者。“但嘉宾不是主角,主角是读者,嘉宾只是起到为读者释疑解惑的作用。”何家炜说。

  星期日读书会的名气越来越大,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今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给了他们5万元经费,这令何家炜甚感兴奋。星期日读书会的活动经费,都是由组织者自掏腰包。何家炜说,目前他们还能负担得起,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有了政府扶持的经费,让他们手头宽裕了不少,下一步他们打算从北京请一些嘉宾,在必要的情况下星期日读书会可以负担一些交通费用。

  星期日读书会里流传着一句话,“自从我们开始做读书会以后,大家都开始做了。”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不容否认,现在上海的读书会越来越多,沪上读书风气越来越浓了。“并不是说读书就一定高尚,它是一种精神消遣,只是这种消遣可能更有思想性一些。不应该把读书看作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一件很日常的行为。”何家炜说,“如果有一天在地铁、公交车上看到很多人不再是玩手机游戏看视频,而是拿着一本书读,那我一定会很高兴,这说明我们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