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邵飘萍被捕两天被枪决 毛泽东称受邵老师帮助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7日11: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绑赴刑场枪杀。图为当年北京的知名文化人士到天桥悼念邵飘萍。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绑赴刑场枪杀。图为当年北京的知名文化人士到天桥悼念邵飘萍。

  宣武门外魏染胡同虽然得名于明代一魏姓染匠,却出名于一批曾经寓居于此的文人志士,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该胡同30号是邵飘萍1920年后在北京的住处以及他所创办的京报馆旧址。1926年4月24日傍晚,邵飘萍在胡同南口被逮捕,两天后在天桥刑场被执行枪决。

  邵飘萍生于1884年,名振青,浙江金华人。14岁中秀才,18岁入浙江高等学堂,在校期间为《申报》撰稿,被聘为该报特约通讯员。1905年毕业后,邵飘萍回金华任中学教员。辛亥革命第二年,他到杭州与杭辛斋合作主办《汉民日报》,任主编,经常在报上揭露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丑行,对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和卖国罪行也不时加以抨击。1914年,袁世凯下令封闭《汉民日报》,邵飘萍被捕。后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入法政学校读书,并组织“东京通讯社”,担任《申报》驻日记者。

  1916年春,邵飘萍回国,担任《申报》、《时报》及《时事新报》主笔。他任《申报》驻京记者两年期间,其撰写的近200篇“北京特别通讯”风靡全国。徐世昌任总统的就职宣言共2000字,而在其就职的前一天,邵飘萍就将其全文电达《申报》,同行震惊,徐世昌本人也大为诧异。

  邵飘萍还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中国报学史》称,这是我国自办通讯社之起源。

  创办《京报》填补空白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职务创办《京报》,报馆设在前门外三眼井38号。1919年五四运动时,邵飘萍出于爱国义愤,连续几天在《京报》发表时评《勖我学生》、《外交失败第一幕》、《速释学生》,其揭露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罪行的檄文触怒了段祺瑞政府,报纸因而被封,他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20年下半年,段祺瑞政府倒台,邵飘萍回到北京,恢复《京报》,并将报馆迁到魏染胡同30号。

  对于邵飘萍创办《京报》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论教学研究部副主任、邵飘萍研究者王润泽副教授认为非同一般。“当时北京的办报环境与上海很不一样,上海的商业报纸发展比较好,北京却没有像样的报纸。《京报》的创办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

  《京报》为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做了许多工作。邵飘萍以《京报》为论坛,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邵飘萍正在京报馆内,得知消息,立即增派记者赶赴现场,他亲自采访有关方面权威人士,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翌日,《京报》刊载了长篇报道《国民拥护国权大流血──八国通牒之大反响》,全面揭露反动政府公然屠杀爱国群众的真相。此后又发表了大量文章,强烈谴责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1926年4月,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此前,邵飘萍坚决支持冯玉祥的国民军和郭松龄倒戈反抗奉系军阀的行动,反对张作霖的“讨赤”主张,斥责张的亲日行径。冯玉祥赞道,“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被捕两天后被枪杀

  与骡马市大街衔接的魏染胡同南口是邵飘萍的被捕地点。王润泽说,有关他被捕的原因及细节,有诸多说法,不过取信比较广泛的是被张汉举出卖。

  1926年4月,张作霖部队进入北京,接管了北京政府,将支持冯玉祥的国民第一军、多次谴责张作霖亲日卖国的邵飘萍列入黑名单,下令以“鼓吹赤化”罪名逮捕邵飘萍。邵飘萍闻讯后躲到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奉系军阀收买了邵飘萍的友人、《大陆晚报》社长张汉举。张汉举见到邵飘萍后,对他谎称已与张学良达成默契,只要邵飘萍改变作风,可以保证其人身安全。

  4月24日下午5时许,邵飘萍趁夜色乘车赶到京报馆。此时,京报馆附近已经受到监视。一个小时后,邵飘萍处理好事务,准备乘车返回东交民巷,行至魏染胡同南口,遭到侦缉队的逮捕。同时京报馆也被包围搜查,最后侦缉队声称搜出了冯玉祥聘请邵飘萍为军事顾问的聘书、军事电报密码一本及他与冯玉祥的合影等,作为邵飘萍犯罪的物证。随后,京报馆被查封,终期2275号。

  尽管后来邵飘萍的夫人和家人以及北京新闻界积极营救,并且面见张学良,但终究没能挽回邵飘萍的生命。4月26日凌晨1时,直奉联军总执法处对邵飘萍草草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审讯后即宣判他死刑。当日5时许,邵飘萍被绑赴天桥刑场枪毙。

  邵飘萍死后,北洋军阀不准家属收尸,把遗体塞在“舍材”(为枪决者粗制的薄皮棺材)中埋入枪决现场。不久,其家人冒险寻到葬地。据载“开棺后看到飘萍尸体。子弹从后脑进入,从前面左颊部位穿出,呈小三角形。他头发蓬乱,血迹斑斑,身穿华丝葛长衫,黑色纱马褂,丝光袜,红皮底黑色缎面鞋。”邵飘萍遇难后,前来吊唁者众多,从上午7点持续到下午3点。

  邵飘萍是中共秘密党员

  1918年10月,邵飘萍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开讲新闻采访课,并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等,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学生当中包括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谭平山、陈公博等。

  毛泽东当年曾多次拜访邵飘萍,并得到过慷慨资助。1919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邵飘萍此时已被迫第二次亡命日本),还在已被封闭的京报馆内住了一个多月。北京一别,虽然再无见面的机缘,但毛泽东终生难忘邵飘萍。毛泽东运用他在北京所学到的知识,以新闻为武器,在家乡创办了《湘江评论》、《新湖南》等。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向斯诺介绍自己生平时,特别提到他曾受过两位老师的影响,一位就是邵飘萍。“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

  尽管毛泽东在对邵飘萍的评价中并未提及他是“共产主义者”,而且邵飘萍本人也曾在他的绝笔《飘萍启事》中说:“鄙人至现在止,尚无党籍(将来不敢肯定),既非国民党,更非共产党。”但根据中共早期领导人罗章龙的晚年回忆录说,“邵飘萍是中共秘密党员,不断向我们党组织提供了关于北洋军阀政府方面的主要军事、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情报资料,以及经常从驻北京的外国通讯社那里取得特殊重要的新闻消息”……此后,罗章龙在接受方汉奇等人的采访中也确认邵飘萍入党是经过北方区委讨论通过以及中央批准的。

  据说,当时京报馆一直在为共产党组织印刷秘密文件,为此邵飘萍还专门在自办的印刷厂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室。

  编辑室内悬挂

  “铁肩辣手”墨宝

  京报馆旧址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在周围的一片平房中格外显眼。虽然距离繁华宽阔的骡马市大街只有几步之遥,这里却是一处清幽的去处。大门口两侧是典型的欧式石柱,大门处有古典式门廊,门口上方建有观光阳台,小楼正门上方“京报馆”三个大字是当年邵飘萍亲笔题写的。虽然历尽沧桑,但仍可以想象出当年这里采写新闻、编辑出报的繁忙。

  小楼楼上楼下共有十几个房间,据记载《京报》出版时,楼下是传达室、营业部,楼上是编辑部、经理室等。据说当年邵飘萍把向阳的房间都让给了普通编辑。正是在这里,邵飘萍挥毫写下“铁肩辣手”四字悬挂于编辑室内,勉励同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楼后有一个四合院,是邵飘萍及其家眷的住宅,正房为生活住房,西厢房是邵飘萍的书房兼办公室。

  小楼坐东朝西,如今已经有些残破了,正面的阳台上竖起了木板,楼后的小院里也搭满了临时建筑,好几户人家在此生活。1984年,这里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一些过往行人走到这里,会驻足抬头看看正门上方的牌匾,再读一下旁边的介绍。小院里的居民似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邵飘萍的后人至今珍藏着一张证书:1983年5月10日由民政部颁发给邵氏后人——京报社社长邵飘萍被批准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邵飘萍的孙女邵涓说,祖父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坚持真理,匡扶正义的精神遗产。

  名称:京报馆

  地址:宣武区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30号

  ☆1926年邵飘萍被反动军阀杀害后,其夫人汤修慧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于1928年恢复出版了《京报》。1931年9月20日,汤修慧不惜以死为价,报道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28日,《京报》出版最后一期,随后停刊,结束了它19年不畏强权、秉笔直书的风雨历程。1986年3月,汤修慧病逝于京报馆内,享年96岁,其与丈夫同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邵飘萍强调记者应该具有如下品性。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等。记者要有独立精神,不受社会恶风之熏染、不为虚荣利禄所羁勒及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记者应当时刻生活在角色中,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状态。“新闻脑”要始终紧张活动,一旦提笔行文,则又要“状若木鸡,静穆如处子”,倾注整个身心。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亲自批复: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后来,他多次在会见外宾及其他场合提到过邵飘萍,汤修慧也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毛泽东一生难忘邵飘萍。1974年,81岁的毛泽东说自己是邵飘萍的学生。

  ☆邵飘萍创办的《京报》被后人称作“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