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沈继光 我捡拾的是诗意的残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7日08:30 来源:新京报
沈继光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羊房胡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1987年举办个人画展。1992年应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之邀,举办“胡同之没”黑白摄影展。代表作有《旧京残片——沈继光摄影作品集》、《老舍的北京》、《城南旧事》等。2013年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生命托付的老镜头,精选而成《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1984年到2006年,沈继光背着相机行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5000余幅照片是他的工作结晶。从最早只是为了给油画创作寻找素材,到后来有意识地拍自己成长的城市样态,这是一个从无意识到自觉的过程。他的镜头对准过皇宫遗址、对准过市井民宅、对准过摇车炕席、对准过石碾农具……他喜欢思考每张图片背后留下的和时间有关的故事。而在过往的时间里,他镜头中的景、物,也在一点点地改变和消失。

  我问小伙子“什么是时间?”他说时间是虚的,我告诉他,门钹和门槛就是时间,时间在这里变得可以抚摸了。

  残片一 “不是一对儿”的两个门钹

  新京报:《乡愁北京》你拍了近30年,还记得最早拍的是什么吗?

  沈继光:当时只拍了一点胡同的院门,这里面有一个后来成为事件的事,就是我拍西城小酱坊胡同。虽然只照了一张,但是成为一个事件,甚至影响了一生。差不多30年前的一天,我溜溜达达在胡同里走,走着走着忽然就看见一扇老门。因为来往的人多,门槛磨得凹下去了,墙还是磨砖对缝的墙,但墙的下面已经风蚀雨侵得凹凸不平了,上面比较完整,因为上面有房檐护着不容易受天气影响。大门的漆皮也剥落了,我看到了门上的两个门钹。眼前一闪,这俩不是一对儿,我马上觉得太新奇了,拿起相机拍了一张。

  新京报:你在《乡愁北京》里提到了这个故事。

  沈继光:当时进入胡同,其实是为画油画寻找点素材,所以拍了照片拿回来画画,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又带着油画跑到胡同里继续画。画着、画着,从大门里出来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她不认识油画三脚架,以为我是拆迁的勘测员,就问是不是要拆迁。我说:不清楚。询问她这是不是一个老院老门,她告诉我,她十几岁嫁到这里来,门就是这个门。老太太走了以后,我又继续画。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他知道我是画画呢,主动把门关上,跑到我旁边。“你画错了!”他忽然说。“哪儿错了?”“你画的这俩不一样啊。”(指的门钹)我就让他去仔细看看院门,到底那两个门钹一样不一样,他一看说“哎呦,我呆了30年,愣没看出不一样。”我就跟他说,这门钹里有文章,开始做的门有多厚,谁能想到日后门钹会松动,但是什么东西都架不住岁月的磨损,上班下班,迎来送往,政治事件……

  我问小伙子“什么是时间?”他说时间是虚的,我告诉他,门钹和门槛就是时间,时间在这里变得可以抚摸了。

  新京报:后来你又回去看过那个门吗?

  沈继光:后来用彩色交卷的时候,我又去过一次,大概是过了三四年,我再去门钹又只剩下一个了。朋友张冠生,一位优秀的学者,采访时听到这个事情,他拿着相机去,证实了我的说法。透过一个东西可以看出时间人性历史的沧桑和重演,非常有意思。

东城地安门汤公胡同。钟楼和胡同一起,才有意义:相互倾听、相互守望。
1983年,西城西长安街小酱坊胡同22号。
崇文北晓顺胡同10号。
张廷旭藏先辈木版年画明、清(代)刻版。
酒葫芦、酒提。

  残片二 老舍故居的台历,停在他死的那天

  今天要想拍到纯静一点儿的北京胡同,几乎找不到了。近十几年,胡同两边开了很多饭铺,所谓现代装修,金属塑料,红绿光亮,这样一来胡同的格局、形色、味道就全变了。全变了和“消失”,并没有根本区别。

  新京报:其实摄影是你的副业,你研究创作油画,为什么选择用影像记录北京?

   沈继光:绘画和摄影,有各自的语言、特性、作用、影响。照片有历史感,更是历史证据;绘画作品即使写实逼真,也只是画家个人的感受与表现。肯尼迪遇害的 那张照片模糊,但是很可信,成为事件的物证;可是如果是画一张这样的画,别人就会怀疑,或者只当故事来看。我用30年拍古城,可能有的人觉得用半年不就完 了么?北京的历史好长好长,可以记录的、表现的东西不尽。老舍说自己对北京只知牛的“一毛”,我自己可能还不如“一毛”呢。要是一共只100幅片子,分 20多个题目,比如故居这个题目,我选谁的故居?老舍故居有个台历,停留的日期是他投太平湖那天,这样老舍的悲惨命运和古城的消失是不是有了内在联系?这 和我只是拍故居门口的照片含义应该不一样吧?现在这本《乡愁北京》书里放了的这些照片,已经是精简过两次的,但是起码能说出一点东西,太简略,内容味道就 没了。

  新京报:你最早拍的时候有没有特意分类?

  沈继光:最开始没有,包括后来到了199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给我出 了《旧京残片》,里面分了几个部分。慢慢地拍的东西多了,深入了。原来就拍个门槛,后来进入院子,又进入书房、看到日历,这是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深入,不 仅仅是进到里面去,而且进到自己心里,思考事物背后的东西。拍得久,心里有了一座大城,被拆毁的时候,你心里有颤动。

  新京报:你在开始拍北京的时候,希望体现什么样的北京?

   沈继光:很多人拍的的确有纪实性。我也纪实,但角度不一样,我捡拾的是诗意的残片,避开了新建筑和其他不相和谐的东西,寻找最合适的一角——我所希望看 到的那样的古城北京。我只是避开、躲开一些而已。艺术,不是要讲该显的显,该藏的藏吗?不运用这些基本的艺术手段,谈何表现力呢?比如,拍摄德胜门城楼, 倘若离得近拍,颜色就会很鲜艳,所以我趁着雾天去拍,远距离,城楼就变成灰色的剪影。城楼底下是车水马龙,乱得很,拍了也难看,后来我又找到离德胜门大约 一里多地的西河沿,那里荒草坡上,堆了很多拆房子剩的木头,加上河堤垂柳,这些做近景衬着遥远的城楼,古老苍凉质朴的感觉找到了,但这东西又极真切。有的 画面,我又拍得似乎很杂乱,比如大杂院里有很多老百姓暂时不用的东西,烟囱、藤椅、凉席等堆在垂花门过道两边,既反映平民生活,又能感觉到古老的日月流年 的氛围。即使这样,更要讲究构图的错落有致和光线韵味。一句话,你必须使用画面语言。

  新京报:你很少拍人,更多的是在拍物,为什么?

   沈继光:通过物来看人,其实这不简单,很多内容有隐有显。比如我到老舍故居拍衣帽架、台历,他坐的沙发,晚年他坐骨神经痛,有个拐棍,拐棍就在沙发边。 台历,停在他死的那天,这是他生命停止的痕迹。通过几张照片,把老舍的气格都印在里面了。拍完这些,我又去故居后院想找些其他资料,看到后院里头有一棵很 粗的大树,有两层楼房那么高,参天伟岸,却被拦腰斩断了。我在想,这不就是老舍的象征么,他生命的悲剧性的夭折。后来人家说这棵树是故居旁边院子里的树, 扩展故居后才纳入的。我说,一个东西是一种象征,为什么非得老舍院子里的树才是象征?不要太拘泥于在什么地方。象征,具有更为普遍、更为深刻的意义。

  新京报:《乡愁北京》你拍了30多年,这个过程里有没有一些地方拍完后就消失了?

   沈继光:最严重的是,今天拍了,明天就没有了。有的是过了几个月没有了,还有很多,虽然这个地方还在,但是周围局部已经变化了,比如老房子的老墙新开了 个门脸儿,或是后边起了高楼。今天要想拍到纯静一点儿的北京胡同,几乎找不到了。近十几年,胡同两边开了很多饭铺,所谓现代装修,金属塑料,红绿光亮,这 样一来胡同的格局、形色、味道就全变了。全变了和“消失”,并没有根本区别。

  残片三 刨子上的两道深槽

  我拍的虽不是人,是物,物是形而下的,但反映的是人。比如一个木工用的刨子,由于手指头老按着,弄出两道深深的槽。由木的磨损,看到肌肤和工作之间的感情。

  新京报:你是怎么转到拍《物语三千》里的老物件?

   沈继光:古城残片能收拾的越来越看不见了,有些残片可能还在乡村留着。有一次我画画到爨底下村,在一个老农家里,忽然看见墙上有马镫和油篓子,这些东西 一下就和我脑子里的门钹、小孩的竹车碰撞在一起,而且我觉得眼前这些东西更吸引我,因为它们陌生、亲切、温润、淳朴,存留着几代农人长久劳作和抚摸的手 泽。山村里有一种天地泥土的感觉,大自然泥土草木水泽是所有人的故乡。我拍的虽不是人,是物,物是形而下的,但反映的是人。比如一个木工用的刨子,上面有 两道沟槽,刨子一般用硬木做的,特别结实,由于手指头老按着,弄出两道深深的槽,人靠肌肤多少年才把硬木上弄出两道槽!由木的磨损,看到人长期艰辛的劳 作,也看到肌肤和工作之间的感情。

  新京报:还有什么物件让你印象深刻?

  沈继光:我还拍到牛角做的盛菜籽的盒子,还有 牛蹄子做的火药壶,还有勾獾子的铁钩子。火药壶和铁钩子不是只有一家有,而是很多家都有。说明那个时候周围田野树林里有很多动物,但是现在这些东西都不用 了,扔到破房子堆着,说明人和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个物件,看到很多和人有关的各种各样感情。物件上微小的内容,从精微看到了广大。美国 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写过一本叫《静寂的春天》的书,她觉得春天没有鸟叫了。

  新京报:你最早拍这些照片的时候,有想到要体现这些内容吗?比如环境的变迁。

  沈继光:最早去拍的时候,并没有很清晰的东西,慢慢做了30多年清晰些了,就是寻找过去时代那些好的生活方式来构建未来的生活方式。从过去宁静、质朴、简约、亲密的生活方式中为未来生活提供一种依据,人类不能离开自己几千年形成的土壤和根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