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盗火者”李大钊:照片沉稳内敛 文章汹涌澎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6日09:58 来源:新京报 吴伟
李大钊李大钊
小手枪小手枪

  李大钊利用《新青年》等各种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探寻中国革命的出路。 插图/金锐 王金花

  李大钊有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照片上的沉稳内敛,和文章里的汹涌澎湃。

  在纪念馆和教科书上,总能看到他,戴圆眼镜,着布长衫,厚而黑的八字胡压住嘴角,不苟言笑。

  而他所写的《Bolshevism的胜利》,则感染了陈独秀、毛泽东等无数热血青年。那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写道“人道的钟声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有种敏锐的直觉。他很早开始关注俄国革命,和那里兴起的社会主义。1912年,他翻译《托尔斯泰主义之纲领》;1917年,他发表《俄国大革命之影响》,随后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上,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他如盗火之神,从西方“盗”来新思想。它们犹如火种,点燃人心,照亮中国前行的方向。李大钊被称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虽然这些词显得抽象,但是研究者、纪念馆讲解员,在讲述李大钊时,都流露出一种不加掩饰的热情。他们说,李大钊是在真诚地改造中国。

  天真之心

  河北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摆放着他在东京的照片:身穿和服,手提腰带,抿着嘴,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那是1914年,25岁的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当时他年轻,而朝气蓬勃。

  他在杂志《甲寅》上,看到陈独秀的文章《自觉心与爱国心》,文中透露出他对国家现状的极端不满,和自己的悲观情绪。

  李大钊遂提笔,针锋相对地写下一文《厌世心与自觉心》。文中提出了国民的责任,鼓励青年不要自暴自弃。并给杂志社投信一封,表示希望与陈独秀一谈。

  在主办《甲寅》章士钊的安排下,两人在章府相聚。年长10岁的陈独秀对李大钊直言感激,称他的文章使其振奋。两人的一见如故,为此后的开天辟地设下伏笔。

  幼年时,李大钊就有了民族意识,他曾渴望效法洪秀全,揭竿而起;中学后,他崇尚康梁之文;读大学,他拥护立宪救国。

  而在日本,他接触到了救国之道——马克思主义思想。李大钊的研究者一致认为,他是在日本获得了革命火种。

  当时日本大学的图书馆里,有很多社会主义书籍。但在大学外,这些书籍则会遭到查禁。

  1918年1月,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的李大钊,回到北京,正式履职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陈独秀则在北大任文学院院长。

  此时,俄国已爆发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中夺过政权。透过俄国的经历,李大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李大钊开始在各种杂志上,探究、思考、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基本原理。

  关于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和胡适的论战,名噪一时。

  胡适在北大任英文系主任,他反对马克思主义,他说谈主义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认为做运动是青年自杀政策,主张学生不要问政治。

  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则回应一篇《再论问题与主义》。

  李大钊对其的回应后来成为名言。他说,“你不问政治,政治要问你呢!”

  但这样争论并不曾伤害李大钊和胡适的君子之交。

  平实之举

  对于李大钊和胡适的论战,校长蔡元培持宽容态度。北大当时是一个多元化的新式学校。蔡元培还组织过社团,倡导新生活。

  北京行政学院教授侯且岸说,这就是北大的不同之处,它已成为新文化、新思潮的核心。所以五四运动中,北大的李大钊、陈独秀均崭露头角。

  因为“五四”,陈独秀被捕,数月后被释放。

  1920年2月,李大钊扮成车夫,驾骡车送化装成账房先生的陈独秀到天津,再乘船去上海。史料记载,二人在骡车上曾商讨在中国建党的问题。

  同在北大读书的张国焘在回忆录里说,李先生认为,他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不够深刻,对俄国革命的了解还少,当下最紧要的是研究主义。

  李大钊在北大建立了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在当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个时髦而新潮的思想。由于学说提倡无产阶级专政,所以遭到学校里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它会使学校不得太平。

  校长蔡元培予以支持,他出席了研究会的成立仪式,还拨给他们两间房。他说,给他们房子,把他们安置好,学校才会太平。

  研究会常组织辩论赛。李大钊被请去演讲,或者当评判员。

  朱务善曾是研究会会员,他对李大钊的印象是,“说话声音不大,又很沉静,表现出一种高度自信心和坚定性。”

  此后,北大的这个研究会和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中心。他们影响过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等大批知识分子。毛泽东、罗章龙、王尽美、邓恩铭、邓中夏、高君宇等,都在这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个性温和,善与人交往,极具耐心又没有门户之见。

  他从不排斥无政府主义,他会参加其他各派社会主义的活动。他还常给这些社会主义者所需要的书刊,并相互切磋。

  周恩来、邓颖超当时在天津成立觉悟社,那是个更接近于无政府主义的社团。他们邀请名流李大钊去演讲,李欣然前往。

  1920年8月,“南陈北李”通过书信往来,将建党细节和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确定下来。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因教务繁忙,李大钊没有出席。他留在北京,领导北京八校教职员联谊会议,向北洋政府索薪。

  “一大”代表临行前,李大钊嘱咐说,希望陈独秀担负起领袖职责,自己愿做一名普通党员。

  可爱之人

  李大钊在北大薪水很高,刚上任时,每月180元,按当时的生活标准,可养活四五十口人。即便在京购买房产,也绰绰有余。

  但在1920年,李大钊妻子赵韧兰常会无米下锅。

  那年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初建,费用拮据,李大钊从工资中每月拿出80元,以补助党费。

  李大钊曾将三分之二的薪水用于支持事业,剩下三分之一还会不时接济贫困学生。

  蔡元培得知后,专门给会计科的人打招呼,每月发薪时先扣除李大钊的部分薪水,亲自交给赵韧兰,以免其做“无米之炊”。

  李大钊在东城上班,为节省租金,他在西城租用简陋平房,自住西房三间,东房二间客厅,则用于接待同志和小组集会场所。

  他通常中午不回家吃饭,自带干粮:一张大饼,或两个馒头,就着开水下肚,平日粗茶淡饭就满足了。

  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书记罗章龙回忆,若是谈事时间久了,李大钊会留大家吃饭,亲自烙葱饼招待同志。

  1922年8月20日,李大钊赴上海与孙中山会晤,商谈国共合作。两人畅谈国内国际形势、政治建设、中国问题症结等,几乎忘记吃饭。

  宋庆龄回忆:“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钊,我们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来。”

  此后,李大钊由孙中山介绍加入了国民党,成为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1926年是李大钊一生的转折点。

  性格温和的他通常不参加游行。但在那年,他以国民党中央执委身份,参加了“三一八”的游行示威,并被挤进路边的沟里,头部和双手受伤。他遭到政府通缉。

  李大钊将领导机关,搬到苏联大使馆西院的一个旧兵营内。有不少朋友劝其离开。

  李大钊长女李星华回忆说,“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控制北京,逮捕了李大钊一家,国共两党、苏方工作人员60余人被捕。

  李星华回忆,被捕时“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深恨俄国人的张作霖决定秘密处决李大钊。

  22天后,李大钊神态自若,第一个走上绞刑台。一起被处决的还有谭祖尧、邓文辉等20人。

  军阀禁止死者亲属安葬尸身。死后六载,被张作霖秘密绞死的李大钊方入土为安,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一隅。

  葬礼当天,学生、市民、工人堵塞了马路,送葬队伍被国民党军警、特务冲散,花圈、挽联被捣毁,四十余名学生当场被捕。

  而与此同时,“盗火者”李大钊向俄国“十月革命”借来的“火种”,已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

  【人物志】

  李大钊

  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卒于1927年,北京党小组创始人,1920年10月,在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共产党小组”,遂成为党员他如同普罗米修斯,勇于向天边盗火;他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火种,点亮中国前行的方向;他用澎湃激昂的文字,引领革命者遵循共产主义的理想。他影响过毛泽东、周恩来等无数革命家,他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人、中共创始人之一。

  纪念馆 小手枪

  由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赠送给李大钊的小手枪,李大钊一直将其带在身边。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张作霖的军警逮捕时,他将其从抽屉里取出用于防身,但为保护妻女,他一枪未发便被缴械。该枪真品现陈列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党史记 二大通过首个党章

  中共“一大”召开的翌年,举行了“二大”,地点仍旧选在上海的法租界。

  1922年7月,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等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出席了大会,但至今尚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如今在“二大”会址陈列馆,还有一位没有照片和姓名的“无名氏”代表。

  北京、长沙党小组的创始人李大钊和毛泽东未参加“二大”。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提到,“第二次党代会在上海召开,毛泽东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

  毛泽东在23年后的七大上说:“有些同志未能当选为代表,很着急,其实这没什么,就拿我来说,我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逢双的大会我都没有参加。”

  7月16日,“二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开幕。这里是李达和妻子王会悟的住所,也是中共当时在上海的联络站。

  隔壁是中共第一家地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印刷间,满屋的柴火堆里藏着一本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书上标明社址为“广州昌兴马路26号”,其实是辅德里625号编印的,标上“广州”,为的是迷惑法国警察。

  会场里,12名代表热烈讨论着中国的时局及对策,王会悟抱着孩子在门口放哨,警惕着来往行人。

  鉴于“一大”曾遭法国巡捕破坏,“二大”只开了三次全体会议,其余时间则分组讨论,且每次会议都改换地点。7天后的23日,在英租界闭幕。

  大会发表了《宣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通过了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并决定出版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蔡和森任主编。

  这一年10月,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记者 吴伟 实习生 赵月 若雪 北京、河北乐亭报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