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行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5日16:43 来源:温州日报 马玉瑛

  人物名片: 袁亚平,温州乐清人。现为人民日报浙江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1年,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袁亚平文集》14卷精装本。这些作品中,《世上温州人》获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报告文学《袍江的现代抒情》(节选)获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阅读浙江》获浙江省作协优秀文学作品奖;《为民好书记郑九万》获浙江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大国根本》列入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

  12月16日,今冬杭城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漫天的雪花随着淅淅沥沥的冬雨缓缓飘洒,落在西子湖畔,落在熙熙攘攘的环城路上。

  袁亚平此刻就坐在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的小楼里,从他办公室远望,尽收湖景、雪景于眼前。与照片上相比,面前的他更显瘦削,浅灰色毛衣衬出他的质朴,诚挚的笑容让人感觉如同老友般亲切。我们就这样聊起了他35年的记者生涯,他孜孜不倦的创作道路,他的文学担当与新闻情怀……

  【行走天下】

  “我快要飞起来了!”袁亚平张开双臂,迎风站在好望角的礁岩上。强劲的西风掀起惊涛骇浪,猛烈撞击着礁岩,轰然巨响,犹如山崩地裂。而这伸向大洋的岬角尽管瘦骨嶙峋,却毫无惧色。

  袁亚平登上山巅的展望台,见一座1857年修建的灯塔。灯塔前,立着一个指示桩,最上方的一块指示牌,袁亚平看清楚了:BEIJING 12933km。

  北京,12933公里。这么遥远,却又近在眼前。袁亚平感叹:“无论身处何地,对自己的祖国,心中总是充满了热爱和亲近。”

  同样的,在海外的浙商,在海外的华侨和华人,尽管山迢水遥,他们的情思依然绵长。于是,袁亚平的笔下,就诞生了刚刚出版的最新长篇报告文学《行走天下——浙商新形态》。

  记者:写浙商,这题目太庞大了,简直无法抓住。您是怎么做到游刃有余的?

  袁亚平:这本书对我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跨越。浙商已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商人群体,大约有七百五十多万浙商在世界各地创业,地域辽阔且人物众多,既要宏观把握大局,又要微观体察人心。好在我一直关注浙商,因此,我决定以商会为依托,国内以浙江、北京、上海、重庆、新疆为主角,世界以迪拜、法国、南非为重点,选择与商会相关的人物,展开叙述。

  记者:这些年,你采访的足迹和浙商一样遍布全球。不仅跑遍了祖国边疆的十多个省,还出访了21个国家。行走天下,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袁亚平:我在采访中常常感叹,真是太巧了,怎么老是碰到温州人!就连地球上离中国最远的国家——南美的阿根廷,竟然也会在餐馆中遇见温州老乡。所以,当我把《行走天下》的初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编辑说文稿很好,可是你写的温州人太多啦!我就跟他解释,为什么温州人多,因为温州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开始闯荡和移居海外,如今很多侨团领袖都是温州人。他们在外更是代表中国人,他们的光华映照在书中,这是必然的。

  记者:记者生涯中,还有哪一段行走的经历,让你终身难忘?

  袁亚平:有的,那是1986年由浙江日报发起的“边疆万里行”采访活动。我作为浙江日报驻北京记者参与,整个采访行程达5.6万公里,撰写了三十万字文稿。这是一段美好而艰涩的回忆。我们驾驶着切诺基越野车,从“世界屋脊”到皑皑雪山再到茫茫大沙漠,其间,经历了不同的风情,也经历了生死考验的磨难,比如说,幸运地躲过雪崩,却被困在沙漠风口……这段经历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人生的使命是什么?如何面对逆境?其实人的一生,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唯一不同在于人生经历,这段经历让我的文化品格趋于完善。

  【家国情怀】

  从杭州萧山机场,直飞台湾桃园机场,空中飞行仅一小时五十分钟。不长的旅程,却想望了多少年。

  2011年5月底,袁亚平随同浙江代表团赴台湾举办“浙江文化宝岛行”活动。

  出发之前,他还没想到要写一本书。然而,随着浙江代表团行程进展,袁亚平的心弦颤动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正是此行的高潮。作为历史见证人之一,袁亚平感动之际,随行随思:“如此重大的文化盛事,非以文学形式记载下来不可。”

  《云水相望终相聚》如期出版。2011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作出批示:“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火热的心、真挚的情和深沉的爱,体现了一位作家和记者的使命和责任。这本书是记录现实的,也是留给历史的,很是值得一读。

  记者:在《云水相望终相聚》的后记中,您专门谈到了家国情怀,这是记者的使命使然吗?

  袁亚平:一个记者型作家,应当有家国情怀。家与国,在中国人心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同国家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绵延千年的时间线上的一个点。有了家国情怀,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精神凝聚力。

  记者:倡导家国情怀,推崇鸿篇巨制,在您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大国根本》。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示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历程,这么大的题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袁亚平:我始终认为,一个中国作家,应该首选大题材,那些事关国家、社会,那些具有历史厚度、时代特征、未来趋势的。《大国根本》是我最有分量的一部书。有一次,我在杭州刘庄参加会议,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镶嵌着毛泽东在西湖边赏雪的瓷板照片,下面有文字说明,1953年冬,毛主席在这儿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后来,在浙江省文艺创作座谈会上,我就提出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非常重要,是立国之本,这是怎么一个过程?可以写一写。没想到当时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就点名“亚平,这个你来写”。我说,我试试看吧。

  记者:名为《大国根本》,写的是宪法,即国家的根本大法,但书中不但充满了理性,也富有感情,还采访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袁亚平:是的,一旦进入创作阶段,我才发觉,这是多么高难度的动作。我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买的关于宪法的书籍就有100多本。所幸我找到了其中的几个节点,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共和国第一个居委会的见证者陈福林、陈道彰,“民告官”中的被告县长黄德余等,他们都是浙江人,这众多的“第一次”都是发生在浙江这片土地上。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在审稿时还得到了宪法学家陈有西的赞赏,他专门写了《理性与激情——从法律角度看〈大国根本〉》,肯定了我的创作价值。

  【乡土难离】

  袁亚平的童年是在温州市鹿城区度过的。那时,他的家就在望江路,推门即见江心寺。

  瓯江的水,永远流在袁亚平的心中。家乡,是他深深的眷恋。“一说起敲鱼,鱼圆,米面,盘菜生,江蟹生,望潮儿,水潺汤,特馋。”这种文化的印痕已经深深地钤在他的身上。温州服装,温州皮鞋,温州文化,温州书画,温州精神,即便是温州朋友出了一本新书,都会成为袁亚平的兴奋点。

  袁亚平带着感情和思索到温州采访,写出了不少重点报道。但,他总觉得不过瘾。选题,篇幅,描写,叙述,种种局限,使他难以淋漓尽致。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全景式地展示当今温州和当今温州人,成为他的祈愿。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袁亚平的长篇报告文学《世上温州人》。

  记者:《世上温州人》、《阅读浙江》、《为民好书记郑九万》……都是以文学的笔调,描绘发生在浙江这方土地上的云卷云舒、沧桑变迁。多年来,您一直跟踪报道浙江、报道温州,是这块热土滋养了您的文学创作吗?

  袁亚平: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是一往情深。浙江是块福地,给了我生长的环境,也给了我创作的激情。有朋友说我写了温州,是挖到了金矿。我知道,温州是一座蕴藏无比丰富的金矿。价值在于金矿本身,而我仅仅是一个初浅的挖掘者。我把温州作为自己不竭的生活根源,作为自己永固的创作基地。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这些家乡题材的作品中,不仅只是停留在讴歌的层面上,更有思辨,有忧患意识,为什么?

  袁亚平:因为我们是记者,记者这个行业就是走在时代前面的,要站在船头上瞭望,最早发现风云变幻。因此,我们就会比其他人更多地拥有了这种使命感,在文学创作上来讲也是一样。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别是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我切实感受到发自民间的这种自发的能量。记者这个身份,可以接触市委书记,也可以采访最普通的百姓,能更真切地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因此,我们就有了这个责任,为时代发声。

  记者:您身上具备了典型的温州人性格,执着之外更有创新。比如《为民好书记郑九万》这部书,您创新写作手法,结构看似散、碎、平,但其实很有张力。有何采写秘诀吗?

  袁亚平:真切地深入生活是最为重要的。2006年,我在郑九万家里,与他一边烤火一边用温州土话拉家常,得到了一些独家细节。我把全村上上下下走了个遍,这样,我就有底气了。我没把他当做英雄来写,而是平视,力求还原一个本真的郑九万。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你只有深入生活,深入挖掘生活的细节,才能使作品生动丰满。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为这本书作序时说“报告文学《为民好书记郑九万》,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的源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郑九万,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为为民好书记郑九万感动,也为《为民好书记郑九万》感动。”

  【风骨峭峻】

  大家评价袁亚平是“作家中的劳动模范”。连续十多年了,他年年都会出版一至二本书,2011年的十四卷大开本《袁亚平文集》已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袁亚平所有著述和新闻作品,都和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节拍,给人一股激情,唤起一种责任,引发一阵思索。粗略一算,他的著述至少已有五百多万字。字,是需要一个一个敲出来的。个中的艰辛,恐怕所有搞文字的都体会得到。

  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王慧敏说:“我总是纳闷,瘦弱的亚平怎么会有这么旺盛的精力?现在我明白了:支撑他的是一个学人的道德良知和职业使命!”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丹说:“温州人很会做生意。可是还有一种温州人,他们不为浮夸的世事诱惑,而醉心于文化,醉心于学问。亚平就是其中这么一个温州人。”

  在通讯集《临风而立》中,袁亚平这样评价自己:“当了三十多年的记者,若说有什么值得总结的,那就是风骨二字。”

  风骨峭峻,激情飞扬!

  记者:这么多厚如砖块的作品,已经不仅仅是勤奋两个字能够解释的了。我非常好奇,您瘦削的身躯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袁亚平:在郑九万那本书的后记里头我有写到,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激情的时代,我倒感觉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追溯起来,和我的记者生涯有关系,我是1978年9月到浙江日报开始当记者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从当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所以我非常有幸地见证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35周年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会永远充满激情。有这种激情的驱动,就不仅仅是把文学当做一种爱好或者是精神上的愉悦,而是怀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进行创作,才能有这么多,这么有分量的作品。

  记者:当记者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袁亚平:要有自己的思想。知识分子,贵在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胸襟。有抱负,有气量,志向高远;要有自己的胆魄。敢于坚持真理与正义,或者说,服从真理,不服从权威;要有自己的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大至社会发展规律,小至鸡毛蒜皮,凡事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心中永远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发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更重要的——记者要有自己的风骨,铮铮有声!

  人物名片: 袁亚平,温州乐清人。现为人民日报浙江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1年,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袁亚平文集》14卷精装本。这些作品中,《世上温州人》获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报告文学《袍江的现代抒情》(节选)获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阅读浙江》获浙江省作协优秀文学作品奖;《

  温州日报记者 马玉瑛

  12月16日,今冬杭城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漫天的雪花随着淅淅沥沥的冬雨缓缓飘洒,落在西子湖畔,落在熙熙攘攘的环城路上。

  袁亚平此刻就坐在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的小楼里,从他办公室远望,尽收湖景、雪景于眼前。与照片上相比,面前的他更显瘦削,浅灰色毛衣衬出他的质朴,诚挚的笑容让人感觉如同老友般亲切。我们就这样聊起了他35年的记者生涯,他孜孜不倦的创作道路,他的文学担当与新闻情怀……

  【行走天下】

  “我快要飞起来了!”袁亚平张开双臂,迎风站在好望角的礁岩上。强劲的西风掀起惊涛骇浪,猛烈撞击着礁岩,轰然巨响,犹如山崩地裂。而这伸向大洋的岬角尽管瘦骨嶙峋,却毫无惧色。

  袁亚平登上山巅的展望台,见一座1857年修建的灯塔。灯塔前,立着一个指示桩,最上方的一块指示牌,袁亚平看清楚了:BEIJING 12933km。

  北京,12933公里。这么遥远,却又近在眼前。袁亚平感叹:“无论身处何地,对自己的祖国,心中总是充满了热爱和亲近。”

  同样的,在海外的浙商,在海外的华侨和华人,尽管山迢水遥,他们的情思依然绵长。于是,袁亚平的笔下,就诞生了刚刚出版的最新长篇报告文学《行走天下——浙商新形态》。

  记者:写浙商,这题目太庞大了,简直无法抓住。您是怎么做到游刃有余的?

  袁亚平:这本书对我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跨越。浙商已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商人群体,大约有七百五十多万浙商在世界各地创业,地域辽阔且人物众多,既要宏观把握大局,又要微观体察人心。好在我一直关注浙商,因此,我决定以商会为依托,国内以浙江、北京、上海、重庆、新疆为主角,世界以迪拜、法国、南非为重点,选择与商会相关的人物,展开叙述。

  记者:这些年,你采访的足迹和浙商一样遍布全球。不仅跑遍了祖国边疆的十多个省,还出访了21个国家。行走天下,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袁亚平:我在采访中常常感叹,真是太巧了,怎么老是碰到温州人!就连地球上离中国最远的国家——南美的阿根廷,竟然也会在餐馆中遇见温州老乡。所以,当我把《行走天下》的初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编辑说文稿很好,可是你写的温州人太多啦!我就跟他解释,为什么温州人多,因为温州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开始闯荡和移居海外,如今很多侨团领袖都是温州人。他们在外更是代表中国人,他们的光华映照在书中,这是必然的。

  记者:记者生涯中,还有哪一段行走的经历,让你终身难忘?

  袁亚平:有的,那是1986年由浙江日报发起的“边疆万里行”采访活动。我作为浙江日报驻北京记者参与,整个采访行程达5.6万公里,撰写了三十万字文稿。这是一段美好而艰涩的回忆。我们驾驶着切诺基越野车,从“世界屋脊”到皑皑雪山再到茫茫大沙漠,其间,经历了不同的风情,也经历了生死考验的磨难,比如说,幸运地躲过雪崩,却被困在沙漠风口……这段经历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人生的使命是什么?如何面对逆境?其实人的一生,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唯一不同在于人生经历,这段经历让我的文化品格趋于完善。

  【家国情怀】

  从杭州萧山机场,直飞台湾桃园机场,空中飞行仅一小时五十分钟。不长的旅程,却想望了多少年。

  2011年5月底,袁亚平随同浙江代表团赴台湾举办“浙江文化宝岛行”活动。

  出发之前,他还没想到要写一本书。然而,随着浙江代表团行程进展,袁亚平的心弦颤动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正是此行的高潮。作为历史见证人之一,袁亚平感动之际,随行随思:“如此重大的文化盛事,非以文学形式记载下来不可。”

  《云水相望终相聚》如期出版。2011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作出批示:“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火热的心、真挚的情和深沉的爱,体现了一位作家和记者的使命和责任。这本书是记录现实的,也是留给历史的,很是值得一读。

  记者:在《云水相望终相聚》的后记中,您专门谈到了家国情怀,这是记者的使命使然吗?

  袁亚平:一个记者型作家,应当有家国情怀。家与国,在中国人心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同国家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绵延千年的时间线上的一个点。有了家国情怀,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精神凝聚力。

  记者:倡导家国情怀,推崇鸿篇巨制,在您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大国根本》。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示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历程,这么大的题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袁亚平:我始终认为,一个中国作家,应该首选大题材,那些事关国家、社会,那些具有历史厚度、时代特征、未来趋势的。《大国根本》是我最有分量的一部书。有一次,我在杭州刘庄参加会议,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镶嵌着毛泽东在西湖边赏雪的瓷板照片,下面有文字说明,1953年冬,毛主席在这儿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后来,在浙江省文艺创作座谈会上,我就提出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非常重要,是立国之本,这是怎么一个过程?可以写一写。没想到当时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就点名“亚平,这个你来写”。我说,我试试看吧。

  记者:名为《大国根本》,写的是宪法,即国家的根本大法,但书中不但充满了理性,也富有感情,还采访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袁亚平:是的,一旦进入创作阶段,我才发觉,这是多么高难度的动作。我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买的关于宪法的书籍就有100多本。所幸我找到了其中的几个节点,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共和国第一个居委会的见证者陈福林、陈道彰,“民告官”中的被告县长黄德余等,他们都是浙江人,这众多的“第一次”都是发生在浙江这片土地上。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在审稿时还得到了宪法学家陈有西的赞赏,他专门写了《理性与激情——从法律角度看〈大国根本〉》,肯定了我的创作价值。

  【乡土难离】

  袁亚平的童年是在温州市鹿城区度过的。那时,他的家就在望江路,推门即见江心寺。

  瓯江的水,永远流在袁亚平的心中。家乡,是他深深的眷恋。“一说起敲鱼,鱼圆,米面,盘菜生,江蟹生,望潮儿,水潺汤,特馋。”这种文化的印痕已经深深地钤在他的身上。温州服装,温州皮鞋,温州文化,温州书画,温州精神,即便是温州朋友出了一本新书,都会成为袁亚平的兴奋点。

  袁亚平带着感情和思索到温州采访,写出了不少重点报道。但,他总觉得不过瘾。选题,篇幅,描写,叙述,种种局限,使他难以淋漓尽致。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全景式地展示当今温州和当今温州人,成为他的祈愿。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袁亚平的长篇报告文学《世上温州人》。

  记者:《世上温州人》、《阅读浙江》、《为民好书记郑九万》……都是以文学的笔调,描绘发生在浙江这方土地上的云卷云舒、沧桑变迁。多年来,您一直跟踪报道浙江、报道温州,是这块热土滋养了您的文学创作吗?

  袁亚平: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是一往情深。浙江是块福地,给了我生长的环境,也给了我创作的激情。有朋友说我写了温州,是挖到了金矿。我知道,温州是一座蕴藏无比丰富的金矿。价值在于金矿本身,而我仅仅是一个初浅的挖掘者。我把温州作为自己不竭的生活根源,作为自己永固的创作基地。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这些家乡题材的作品中,不仅只是停留在讴歌的层面上,更有思辨,有忧患意识,为什么?

  袁亚平:因为我们是记者,记者这个行业就是走在时代前面的,要站在船头上瞭望,最早发现风云变幻。因此,我们就会比其他人更多地拥有了这种使命感,在文学创作上来讲也是一样。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别是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我切实感受到发自民间的这种自发的能量。记者这个身份,可以接触市委书记,也可以采访最普通的百姓,能更真切地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因此,我们就有了这个责任,为时代发声。

  记者:您身上具备了典型的温州人性格,执着之外更有创新。比如《为民好书记郑九万》这部书,您创新写作手法,结构看似散、碎、平,但其实很有张力。有何采写秘诀吗?

  袁亚平:真切地深入生活是最为重要的。2006年,我在郑九万家里,与他一边烤火一边用温州土话拉家常,得到了一些独家细节。我把全村上上下下走了个遍,这样,我就有底气了。我没把他当做英雄来写,而是平视,力求还原一个本真的郑九万。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你只有深入生活,深入挖掘生活的细节,才能使作品生动丰满。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为这本书作序时说“报告文学《为民好书记郑九万》,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的源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郑九万,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为为民好书记郑九万感动,也为《为民好书记郑九万》感动。”

  【风骨峭峻】

  大家评价袁亚平是“作家中的劳动模范”。连续十多年了,他年年都会出版一至二本书,2011年的十四卷大开本《袁亚平文集》已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袁亚平所有著述和新闻作品,都和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节拍,给人一股激情,唤起一种责任,引发一阵思索。粗略一算,他的著述至少已有五百多万字。字,是需要一个一个敲出来的。个中的艰辛,恐怕所有搞文字的都体会得到。

  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王慧敏说:“我总是纳闷,瘦弱的亚平怎么会有这么旺盛的精力?现在我明白了:支撑他的是一个学人的道德良知和职业使命!”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丹说:“温州人很会做生意。可是还有一种温州人,他们不为浮夸的世事诱惑,而醉心于文化,醉心于学问。亚平就是其中这么一个温州人。”

  在通讯集《临风而立》中,袁亚平这样评价自己:“当了三十多年的记者,若说有什么值得总结的,那就是风骨二字。”

  风骨峭峻,激情飞扬!

  记者:这么多厚如砖块的作品,已经不仅仅是勤奋两个字能够解释的了。我非常好奇,您瘦削的身躯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袁亚平:在郑九万那本书的后记里头我有写到,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激情的时代,我倒感觉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追溯起来,和我的记者生涯有关系,我是1978年9月到浙江日报开始当记者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从当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所以我非常有幸地见证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35周年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会永远充满激情。有这种激情的驱动,就不仅仅是把文学当做一种爱好或者是精神上的愉悦,而是怀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进行创作,才能有这么多,这么有分量的作品。

  记者:当记者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袁亚平:要有自己的思想。知识分子,贵在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胸襟。有抱负,有气量,志向高远;要有自己的胆魄。敢于坚持真理与正义,或者说,服从真理,不服从权威;要有自己的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大至社会发展规律,小至鸡毛蒜皮,凡事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心中永远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发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更重要的——记者要有自己的风骨,铮铮有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