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熊育群《连尔居》不是一部乡土小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3日11:09 来源:羊城晚报  何晶

  广东作家熊育群,曾凭借散文集《路上的祖先》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最近出版了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连尔居》。《连尔居》写了一座村庄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它是人类的“现代”魅影与大地寓言。在赴京参加有关此书的研讨会之前,熊育群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

  熊育群《连尔居》不是一部乡土小说


  熊育群,一级作家。湖南岳阳人,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曾任职于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羊城晚报,现任广东文学院院长、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1985年开始发表诗歌,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郭沫若散文奖等。出版有长篇小说《连尔居》,诗集《三只眼睛》,散文集及长篇纪实作品《春天的十二条河流》、《西藏的感动》、《路上的祖先》,文艺对话录《把你点燃》等17部作品。

  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壹

  别因为《百年孤独》写了马孔多镇,就把它归入“农村题材”

  羊城晚报:《连尔居》是写你的故乡,乡村这个题材已经被写得很多很滥,你写故乡的哲学何在?是寻根,问祖,猎奇,反哺城市,还是有别的原因?

  熊育群:的确是写我的故乡,而且连名字也是真实的,你几乎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小说的每个情节,可以把它当成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来读,但也可以把它当作天马行空的魔幻作品来读。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具有魔幻性,楚文化更是如此。乡村题材我们的确把它写滥了,如果我没有自己异样的感受,异样的认识,写它何益?

  老实话,这部小说是它自己钻出来的。我当时正在写一部抗战年代的长篇,中间因为要给某刊物写篇文章,突然觉得它像一部长篇里的一个章节,于是,很冲动,再次放下抗战的长篇,写起了《连尔居》。很奇怪,这是一种招之即来的东西,好像它早就在那里了。顺着往下写,完全凭感觉,写得特别顺畅,有一种力量拽着我往前走。

  羊城晚报:但您不同于旁人的乡村认知何在呢?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写这样的小说,故事发生时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原因却是现在的。长篇小说创作都有它现实的原因。对于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来说,我们其实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种经历自然会让我进行比较,思考什么才是合符人性、是人真正想要的生活。人类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充满着迷惘和压力,爱的能力被焦虑取代,甚至我们的幸福感也被商业的力量塑造着,显得那么虚假。人的主体性、私密性、尊严都被侵蚀。人们为什么要如此行色匆匆?谁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这些让我不断地回到我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村庄——连尔居。它是一个从洞庭湖围湖造田围出来的村庄,在芦苇、河汊、黑土地的辽阔荒野里,人们直接面对着大自然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生动的表情,有自由意志,有最自然的个性,独特的才能,特别是平等、宽容、尊严、善意和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在意识形态、科技和外来文明侵入前,它几乎是一个理想的模型——人类在大地上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存状态。它能让人回到人类最初的状态,至少让想象抵达那里,是现实让我看清了从前的生活。我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什么是人的本性,而那些最基本的不能被改变被压制的人性,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应该尊重并誓死捍卫的。一旦偏离,就离开了人本,走向了异化,甚至精神分裂。

  因此,我不认同《连尔居》是一部乡村题材小说,正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了马孔多镇,你不能认为它也是农村题材吧?他写出的是拉丁美洲百年风云。它丰富的内涵也远远超出历史范畴。我认为马孔多也是马尔克斯建立的一个模型。

  贰

  小说没有放之四海皆可的,一定得有泥土气

  羊城晚报:不少作家都热衷于写某个地方,比如王安忆写上海,莫言写高密,福克纳写约克纳帕塔法,你写的则是连尔居。是不是作家更喜欢找到某个“自留地”进行深耕,这样更容易出彩?

  熊育群:作家之所以写故乡的多,在于故乡是人最初感受世界感受生命的地方,是他的“血地”,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喊娘,第一次被教导如何做人,都在那里发生。童年和青少年的记忆是最牢固的记忆,无论是从写作资源还是内在情感与文化来说,故乡都是最丰富的。乡愁是我们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生命之树,它是情感和精神的皈依,无可替代。所以写故乡是自然而然的事。作为叙事策略,有的作家会有意集中某个题材或地方,以引起注意,但我相信大作家不会刻意如此去写。写作是来自生命深处的冲动,甚至是作家自己也不可完全把握的。 

  羊城晚报:《连尔居》弥漫着湖湘文化的巫鬼之气,为什么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和意象?

  熊育群:既有刻意也有不经意。写湘北,如果写不出这片土地的精神和氛围,写不出它的民风士习,小说就谈不上成功。没有放之四海皆可的小说,一定得有泥土气。楚文化是这样迥异于中原文化,它的气质如此绚烂、繁丽,又如此巫气氤氲,富于梦幻,人们生性敏感,生命意识强烈,我有一份野心去表现这样的文化。但这种魔幻不同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因为它来自日常生活。这里有《瓦尔登湖》那样的澄澈之境。谭盾在他的音乐作品里已有出色表现,沈从文的文字、黄永玉的画都能看到这样的气象,诡异、空灵,这就是湖湘文化的神韵,天然靠近艺术。这些都是我们血脉里的东西。我很高兴作品具有这样的灵氛,而不是目前流行的同一个腔调的写作。

  羊城晚报:你曾说,“守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不仅是你的创作理念,也是你的思想立场,如今依旧如此吗?

  熊育群:有人说《连尔居》呈现出我想回到人类原初状态的努力,问我这是否意味着原初状态的人类生活更幸福?我想,人类迷失的时候往往是回看,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我并非要回到过去,想回去也回不了。但只有了解历史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原始状态中有某种本真的本质的东西,需要我们经常温故,这也就是不忘本吧。欧洲回到它文明的源头希腊,便有了文艺复兴。孔子克己复礼,向往的是周朝,他面对的是一个乱世。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是对时文的一种匡正。我们纪念“五四”、纪念辛亥革命,也是因为它们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不都是当时的先锋吗?当你迷失的时候,你的根基是不是应该首先守住?现在,十年二十年后人类生存的景象我们都不敢想象了,人类走向何方已经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了。 

  叁

  星星众多是繁荣的前奏,月亮也许已在云端

  羊城晚报:你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工科出身的背景是否会影响你的写作?

  熊育群:当然会。好的方面,我没有陈规、没有束缚、没有框框,可以无法无天,凭天性去写作。当然也会碰壁,走很多弯路。这逼得我不得不四处求学,人文方面的知识全都自学,有的学得还很深,这时还是会羡慕科班出身的人。但工科的思维让我很放得开也收得拢,我不怕“乱”,最后总归会出现一条逻辑线。大学其实只是一种最初的素养,学什么都没太大关系。大学给你的是眼界、气度、方法、习惯和气质这样的东西,知识其实少得可怜。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与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不用十年,他们之间的距离已判若云泥。 

  羊城晚报:你从湖南来到广州之后,似乎就不再写诗了,这是为何?岭南如何影响你的写作?

  熊育群:初到广东,干什么事都要以金钱来作衡量的标准,几乎当作了价值观。这对当初把诗看得与生命一样重要的我打击多大不难想象,有一种幻灭感,诗情冷冻。两年后再写,完全是为自己,我写了锁进抽屉,连发表的欲望都没有。这种打击当然也把我的虚荣心打掉了,人一没虚荣就变得大气了。我的写作全面恢复得益于我的西藏之行,三个月的生死之旅,瘦了20斤,那真是生的磨难,是另一种脱胎换骨。我获得了一颗平常心,终生受益。以平常心来看岭南,就发现了它闪光的地方,客家人的文化让我甚至有了精神上的皈依。

  羊城晚报:常有人说,广东文坛,只有星星,没有月亮,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熊育群:星星众多是繁荣的前奏,月亮也许已在云端,若干年再回首,当年的明月会依稀被忆起来的。我相信广东是能出大家的。 

  羊城晚报:你的散文集《路上的祖先》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当时你说,既感到意外,也感到不意外,但至少不再担忧自己是否误入歧途,得到了肯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曾经犹豫过选择文学这条路?

  熊育群: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痛苦挣扎。文学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质疑,个人的才华也不是不证自明,只是因为深爱不能舍弃,精神上无法离开。我从不敢对它存幻想,文学对我的生活曾是负能量。但一路走来,还是文学救了我。它在我人生困难的时期成了我最有力的精神支柱,是它让我从人性之恶中寻找到了通道——一生只相信善!这是挽救自己挽救世界的唯一途径。

  快讯

  《连尔居》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0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广东省作协、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家》杂志主办的熊育群长篇小说《连尔居》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等出席并讲话,专家学者雷达、胡平、阎晶明、贺绍俊、孙德全、彭程、胡殷红、吴义勤、彭学明等发言。 

  专家们在研讨中谈到,《连尔居》写了一个现实中的村庄,位于洞庭湖东汊的屈原管理区,是当年围湖造田围出来的村庄。它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马孔多镇一样的神奇,有卢梭《瓦尔登湖》的澄明之境,它是人类在大地上原始本真生存的一个模型。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有原型。他们典型的性格代表了人类某一种基本特性或天性:好奇心、好胜心、权力崇拜、盲目性、同情心、自由天性、贪心……荒沼中原始的村庄经历了现代文明侵入的历程,现代器物、发明、观念、意识形态……特别是收音机、广播、手表、电话、照相术等典型的现代技术符号,构成了“现代”对乡人惊骇的诱惑,深刻地改写了人的生存状态。

  小说试图在一个逐神的世界建立起某种象征。此处“象征”不是一种文学修辞,而是一套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文化仪式系统。象征仪式对生之意义作出承诺。因此,祛魅的世界要求重新赋魅,诸神隐匿的世界呼唤生命的象征。小说抛开了传统的主要人物、主要矛盾的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每个人的散点透视延伸开来,这种延伸是多向度的,有延伸至连尔居之外的世界的,有指向时间深处的,还有指向不可知的神秘之处,这些全成为“镜面”,甚至连大樟树、鱼、鸟、牛都成了小说的主角。视角的叠加、情节的回环,彼此形成镜像。群像的塑造便是村庄的塑造,“连尔居”开始出现人格特征。结构上巧妙地采用了一个“!”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