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梁鸿鹰:江南梦想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3日10:31 来源:人民日报 梁鸿鹰

  走进宜兴,为绿、为竹、为百合、为壶所迷。但我知道,其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宜兴,更是一个江南梦之都,在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生长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一个世世代代繁衍梦想之地。为未来、为自己的子孙,宜兴准备了一份份过于丰盛的礼物——有形的与无形的。在自然所奉献的方方面面生存条件中,我注意到,还不只是澄明的空气和碧绿的流水而已。那种绿,那种由葱茏、茂盛所构成的生机,让你不禁产生畅想的情思。对大自然的感恩,对未来的向往,使得种种文化艺术形式,在这无边的湿润、馥郁的自然条件之下,获得了勃勃向上伸长的无限可能。 

  当然,宜兴所有的创造之美,所有的意象之美,所有的实体与虚拟的精神创造,断断不可能与紫砂壶截然分开。原本,我对紫砂壶的烧造怀有种种奇异的想象,但宜兴紫砂壶烧造古窑实地所见却让我深思。古人云: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原来这些窑多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为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一般有几十米的长度。在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米多,会开个送燃料的小洞。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这种窑的烧窑操作,凭的是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练就的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变化情况的本领。它的建造,极契合中国人的借势思维,更是古人聪慧心灵的外化——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不单造价低,还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窑火是逐渐向上烧去的,需要两个工人对站在窑背两墙上,不断投入燃料。由于烧这种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须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一孔的要求,而已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才可以出窑。这千锤百炼、水滴石穿的辛劳,该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与心血啊。 

  宜兴的陶器是一种澄泥陶,在我国陶瓷领域中自成一系。据当地陶工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当地陶工传说范蠡偕西施乘舟漂过太湖,来到丁蜀地区(含鼎山、蜀山、汤渡)隐居,教人挖土制烧窑坯,自称“陶朱公”,后来他就被制陶界奉为“造缸先师”。但这些只是传说。范蠡隐居的地方实际并不在宜兴。另外,考古证明丁蜀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新石器时代,并非春秋时期。任何传说都是允许一厢情愿的,就这一厢情愿,往往最是迷人。 

  拨开历史与现实的尘埃,我们逐渐看到,宜兴人更倾向于把紫砂壶烧造这样的大发明归派到普通人身上,于是便有了供春始创紫砂壶的传说。按这个传说,供春是四川学政吴颐山的仆人。吴还没有考中进士前,曾寄读于金沙寺。供春在随侍之余,拜金沙寺僧为师学习制作砂壶,他所制之茗壶,款式不一,皆周正古朴,甚至得明末散文家张岱之称道,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曾说:“宜兴罐以龚春(供春)为上……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徐喈凤所撰之《宜兴县志》亦云:“供春制茶壶……海内珍之,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恒不惜重价购之。”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到人们对普通人智慧的美好想象。 

  关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及风物,宜兴还有许多有意思的记载,比如,关于宜兴百合的传说,同样伴随着对劳动、对劳动者的赞赏。传说,从前太湖西岸渎区有个农民叫王阿宝,父母死得早,家境十分贫寒,虽善良勤劳,但年已25岁还成不了家。有年清明前夕,阿宝到张渚山区挑毛笋想换些零钱,于是肩挑两麻袋沉甸甸的毛笋,艰难地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汗珠直往下淌,打湿了衣衫,又饿又累,不幸晕倒在地,幸被一好心的老人搭救回家。老汉也是苦命人,妻子病逝,生有一女彩萍,靠砍柴采药度日。女儿年二十未许配人家,她端来一碗一瓣一瓣雪白的东西熬成的汤给阿宝吃,阿宝从未吃过,疑惑不决,彩萍劝他放心,说吃了身体定能好起来。阿宝吃了一口,觉得苦滋滋的,但清香可口,于是把它全部吃下肚去,没过多久,觉得清凉起来,精神也好多了。彩萍告诉他此物叫百合,是上山砍柴时在山崖边看到的。因为看到猴子从地里挖出来吃,父女俩便也到那里挖了带回家煮熟吃,吃后感到身健力壮。这年冬天,阿宝把彩萍娶回了家,还带上了百合种子。他们把百合种在渎区肥沃潮湿的地里,翌年秋天百合大丰收,小两口过上了好日子。他们把百合种子分给乡亲们种,从此百合在渎区繁殖了开来,这块地方的人们也更加富庶了。 

  宜兴人讲究情趣、品质、境界,不可能不与竹有关。宜兴有大片大片、像无边海洋的竹子。竹,由于高节虚心,其形象正直、性格坚韧和风姿婆娑,历来被视为高洁之物。在宜兴,随处可见竹的踪影与意象,正是宜兴今人之幸,在宜兴人的梦想中,也当有高洁、高古、高尚之寄托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