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民族博物馆发展:政府角色转变加自身变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0日10:45 来源:中国民族报 赵晓荣

  从1914年中国筹建第一座民族学博物馆起,时至今日中国的民族博物馆已经发展到近500座。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民族博物馆旧有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文化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转型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发展困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民族博物馆如何正视和回应自身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满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如何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追寻文化的个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如何在体现传统民族化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繁荣民族文化事业背景下民族博物馆的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仔细研究。民族博物馆发展路径的寻绎既具有长远性又具有系统性,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只有为其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才能促进民族博物馆与自然、人、社会的共生。

  政府作为文化的管理者,应进行角色转变

  政府应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根据课题组到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民族博物馆进行的田野调查发现,这些地方的文博事业主管部门和博物馆负责人普遍认为,文化管理体制滞后是当前民族博物馆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在民族博物馆现有管理体制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因此造成政策缺位、条块分割、行业分割、区域分割、政出多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例如由民委系统直接管辖的民族博物馆因为大都没有享受到国家免费开放的政策而发展艰难;相比之下,受文化系统管辖的民族博物馆因为享受到国家免费开放的政策而发展很快。广西自治区文化厅分管民族博物馆的副厅长指出:“在民族博物馆的发展中政府绝对是老大,但是因为条块分割和地域分割,不同行政隶属和不同地域的民族博物馆发展很不平衡”。此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民族博物馆的文化管理体制一直延续着“大政府小社会”的文化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政府对民族博物馆大包大揽,没有明确政府和民族博物馆各自的责、权、利关系,政府既是划桨者又是掌舵者,政事不分。正如云南省文化厅分管文化事业的副厅长所指出的:“政府充当了民族博物馆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民族博物馆成了没有竞争对手的事业主体,又加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免效率低下和人浮于事”。政府对民族博物馆事业干预太多,而在政策导向、经费保障和人才激励等方面又出现管理缺位,民族博物馆既没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经费,又没有独立的自主经营权,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文化管理体制一方面抑制了民族博物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因为过度的行政化不能客观反映文化主体的需求,使得民族博物馆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行角色转变,必须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首先,应建设行政权能有限的政府,转变“管办不分”的积弊。从“办民族博物馆”为主转变为“管民族博物馆”为主,明确政府与民族博物馆的责、权、利关系,实行政事分开,从单纯的民族博物馆任务或项目管理转到综合协调管理和服务上来;其次,应推动民族博物馆组建理事会,吸纳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社会公众、专业人士、第三部门组织、文化事业单位、社区共同体等参与民族博物馆的管理,完善民族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民族博物馆管理的多元化主体;第三,政府应加强对民族博物馆的宏观管理和服务,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制定符合各地民族博物馆发展的目标、措施和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民族博物馆的科学发展;对民族博物馆在建设、开放和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及时提供有效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保障民族博物馆健康发展;第四,在经费保障方面,应重点解决免费开放以后民族博物馆面临的经费匮乏的问题。为确保免费开放的实施,相关主管的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对民族博物馆各项运行成本的评估和测算,加大对博物馆经费的投入,切实帮助解决民族博物馆的经费保障问题;第五,应建立健全民族博物馆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和支持民族博物馆依托藏品、展览研发等发展文化产业,并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降低门槛鼓励非公有资本向民族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创造机制和条件。

  国家应尽快出台民族文物工作准则

  政府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掌舵人,应该加大对民族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支持。然而直到今天,民族文物的鉴定分类标准依然处于征求意见的“讨论”阶段。国家没有统一的民族文物的定级标准严重阻碍了民族文物抢救和保护的进程,也导致了民族博物馆普遍“家底薄和藏品少”的现状。课题组调查所及的民族博物馆的相关领导都认为,民族文物工作准则的出台是当务之急。因此,国家应将出台民族文物工作准则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首先,应加快组建民族文物鉴定的科学团队,积极推进民族文物的界定、分类和定级诸方面的工作。国家文物行政部门要尽快组织制定既符合科学精神又切实可行的民族文物鉴定规范标准。其次,应设立民族文物鉴定的专门机构,集中和融合博物馆学、民族学、人类学、文物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为民族文物鉴定提供指导。第三,加快培养民族文物鉴定人才,通过专家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为民族文物鉴定储备人才。第四,加大对民族文物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快抢救和保护民族文物的步伐

  政府应充当民族文物的抢救和保护的引导者和监管者。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也正在快速变迁,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逐渐消失。而民族文物及其生成、存在的文化环境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濒危的民族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把抢救和保护民族文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抢救、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目标、要求和有效措施;二是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拓展文物征集的领域和途径,在进一步开展民族文物普查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征集民族文物,增加和丰富民族博物馆的藏品;三是落实好民族文物征集和科学研究的经费,尤其是加强对民族文物的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投入,并完善资金的使用、监管办法;四是将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保护民族文物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博物馆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应进行自身变革

  民族博物馆应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就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方面而言:首先,应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和模式。民族博物馆应抓住当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的良好机遇,加快、深化博物馆人事体制改革,建立起现代化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学用人机制。其次,建立起公开招聘和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释放人才的能量。第三,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制度,定期对组织工作绩效和个人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且以奖惩制度进行正向激励,肯定积极行为、否定消极行为,形成竞争意识和协力合作的团队精神,让博物馆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参与到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环节中去。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引进人才。应积极主动地从高等院校的博物馆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中挑选有志于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二是主动送出去学习。把本单位的专业人才送往国内外相关机构研修或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其补充、增添、提高有关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相关学科知识,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始终能与博物馆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三是在工作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人才自觉成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既要有理论指导,更要有实践经验,实践经验就必须在工作实际中“边干边学”,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培养人才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四是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成长。制定激励机制,尽快出台《民族博物馆科研项目奖励实施制度》,鼓励专业人才多渠道申请各种层次科研项目,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鼓励创新和实践应用,形成持久良好循环的科研激励机制,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民族博物馆应提升陈列展览内涵

  在课题组对民族博物馆的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时,不少观众反映说:“民族博物馆的展览都差不多,出来以后没什么特别印象”。课题组分别在2013年7月到黑龙江的哈尔滨市、2013年8月到广西南宁市,在这两个城市的火车站、步行街和大学城采用了社会学的偶遇抽样,在527名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避免雷同化。

  为了避免陈列展览陷入同质化的泥沼,民族博物馆必须提升陈列展览内涵。首先,要以藏品研究为基础推出展陈方案。对藏品的科学研究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础,也是提升陈列展览内涵的关键。学者齐枚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一书中认为,“博物馆要举办成功的陈列展览,要推出自己的陈列展览拳头产品,一定是在严谨的、有计划的、不断积累的、深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藏品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通过揭示藏品中所包涵的丰富文化信息,将学术成果转化成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形式,用浅显易懂的陈列语言告诉观众,从而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涵。其次,陈列展览必须贴近观众。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观众、熟悉观众、吸引观众、满足多层次的观众需求。从陈列展览的主题设计看,应将观众的需求和展览主题紧密结合;从陈列展览的内容看,不仅让观众看清展品的表象,还要揭示其内涵以及背后的故事;从陈列展览的形式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展品,吸引观众驻足和激发观众参与的热情,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让观众获得更多的知识。第三,用视觉艺术表达展品的文化内涵。陈列展览的内容、思想只有存在于一定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才能得到更好的表达,也只有通过和它相统一的、完美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展品的文化内涵才能得到准确、鲜明的表现。所以,民族博物馆在进行展览的陈列设计时,要考虑公众的审美感受,运用一定的艺术思维,对陈列展览进行整体视觉的构思,充分体现展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正确诠释展品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充分体验文物中所蕴涵的光辉文化。

  民族博物馆应追求个性化的发展

  在提升内涵的同时,民族博物馆还必须追求个性化的发展。民族博物馆一般具有丰富的地域内涵和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一座民族博物馆就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缩影,更是不同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为了防止同质化和突出个性化发展,民族博物馆应依托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的特色。首先,从研究的方面来看,改变以往只注重物的传统理念,更多地加深对物后面的历史文化的研究。不仅应注重研究民族文物的“静态物证”,而且要探索其“动态表征”的多元方式。要加强口述史的研究,将城乡社区民众的叙事与记忆与民族实物互证,从而为民族博物馆再造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加强对观众的研究,了解观众对民族博物馆的认知、态度、认同和需求等,建构观众参与和融入到民族博物馆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从文物的征集方面来看,在对文物的征集过程中,不应只追求文物的数量,更应追求文物的质量,以充分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要着力改变当前“采购式”或“蜻蜓点水”式的文物征集方式,加强田野调查,深入了解文物所链接的地域文化的根基,了解文物背后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自然地理,并对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内涵的文物进行探析,不仅寻找文物之间的差异,也要探寻不同文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后,从文化的表述方面,应对地方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诠释,找准文化的内核,通过丰富的表述和呈现形式揭示文物中蕴含的地方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习惯,改变目前民族博物馆“千篇一律”和“似曾相识”的局面,彰显文化的个性和特色,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给观众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唤起观众对地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激发观众对地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持续动力,以推进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