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小人物”的光彩(刘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0日10:22 来源:人民日报 刘 平

  新世纪以来,话剧创作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创作观念的改变,创作风格的平民化。很多作品把创作视角聚焦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揭示普通人的情感,塑造普通人的形象,展示“草根”的力量。看这些戏,观众不仅在情感上感到亲切,精神上也产生一种共振并获得鼓舞。

  写现实生活的戏,尤其是写普通人的戏非常难,因为他们少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父亲》和《春夏秋冬》却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下岗工人的形象。《父亲》(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中的老工人杨万山,面对儿女们的下岗,起初不解、生气、骂人、发牢骚,但当他认清了形势之后,便把心中的不快变成了改变生活的勇气,鼓励儿女们去闯荡,自己也重新走上街头修自行车。看到曾经游手好闲的二儿子靠着自己的奋斗在社会上闯出一条生活之路时,他无比兴奋,其价值观念也为之一变。从这个形象身上我们看到了下岗工人在工业转型这样特殊环境中的复杂心态和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春夏秋冬》、《秋天的二人转》、《三峡人家》、《顾家姆妈》等同样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剧中的人物,每天生活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之中,时而高兴,时而牢骚,时而同人拌嘴、吵架,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内心深处坚守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用良心指引着行动,在平淡甚至有些苦涩的生活中显示出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

  《秋天的二人转》(哈尔滨话剧院)中的老锁,生活并不如意。上山下乡时,他几次把上大学和招工名额让给别人;回城后,为救一个孩子被大火烧成重伤,找工作时哪个单位都不录用他。但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为弱者打抱不平,为救“二人转”演员二平的女儿,毅然舍弃了一切。《三峡人家》(重庆万州歌舞剧院)中的钱三和胖嫂,平时牢骚不断,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但他们能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因生活所迫一时走错路的钱艳艳,以真诚的行动温暖一颗受伤的心灵。此举不仅感动了那些说怪话的村民,也令观众动容。《顾家姆妈》(苏州市滑稽剧团)中的保姆阿旦,为抚养主人留给她的两个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与幸福。别人说她多管闲事,她回答:“我是保姆,保姆首先要为孩子着想!”朴朴实实的语言昭示着一颗多么纯洁的心灵!她的无私不仅彰显了一位母亲的情怀和美德,也烛照出一些利欲熏心者的渺小和肮脏。

  写现实生活的戏难,写农村干部的戏更难,但《郭双印连他乡党》、《打工棚》、《黄土谣》却写出了不同特点的支部书记。《郭双印连他乡党》(西安话剧院)中的郭双印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奉献精神。他不忍心看着村民受穷,主动放弃赚钱的乡村医生职业,毛遂自荐当上了村支书,领着党员、群众上山种树、集资修路建学校。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体现出一种朴实的、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打工棚》(云南省话剧院)中的赵天云原是撒米落村的党支部书记,想改变农村面貌却没有甩掉那个“穷”字。他不甘心失败,出外打工,想不到包工头正是他的冤家对头冯大潮。他不卑不亢,顶着冯大潮的嘲讽与奚落,靠着力气挣钱吃饭,一身正气。他的正直和正气不仅给那些不走正道的打工仔做出了榜样,也教育了靠偷工减料、克扣工钱发财的冯大潮,并化解了劳资双方尖锐的矛盾冲突。

  《黄土谣》(总政话剧团)是依据湖南一个村支部书记宋先钦辛苦10年还清村里欠债18万元的事迹创作的,但作者没有写还债的艰难过程,而是写“父债子还”的情感冲突。通过父子之间的心灵碰撞展现了两代人的思想矛盾和不同的人生追求。剧作不仅写了“有形”的父债子还,而且写了“无形”的父债子还。大儿子宋建军最后下决心辞去公职回农村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情节,就是作者一次“高于生活”的创作,表现出深厚的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的成功,在于面对生活的复杂,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注重人物心灵的刻画。在描写现实生活的艰难与困苦时,展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与崇高的精神,具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和动人的魅力。这是“草根”的力量,也是“小人物”的伟大之处。戏剧家契诃夫说:“在生活里……一切都是掺混在一起的——深刻的或浅薄的,伟大的与渺小的,可悲的和可笑的。”今天,“草根”形象正是在这“掺混在一起”的生活中生长,并且在深刻与浅薄、伟大与渺小中显示高尚的人格魅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