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年度综述 >> 正文

2013名家新作年终回眸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3日11:36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子峡

  放眼2013年,不难发现,这是中国文学硕果累累的丰收年。众多文学大家在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之后,都在今年结出了果实。贾平凹、韩少功、王安忆、阎连科、余华、苏童、马原等名家都有新作,单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就可知道今年中国文学的真正收获。

  1月 带给文坛的一大惊喜便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贾平凹在该作中首次尝试女性主角,以自己身边基层女干部为原型,讲述发生在樱镇综合治理办公室这一中国基层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发生的故事。

  2月 作家马原的长篇小说《纠缠》完稿。这位当年赫赫有名的“先锋文学”主将此前沉寂了20年之久。与以往较明显的先锋色彩比较,24万字的《纠缠》聚焦遗产纠纷,讲述了中产阶层的一家三代人面对财产的不同态度、纠结与烦忧,展现了世情百态。之所以选择这个背景,马原说:“是因为中国今天的麻烦,很多来源于正在变化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在从没有财产概念的时代走进有财产的时代。”

  3月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新作《日夜书》出版,这是又一部被称作是“带来新的惊喜”的作品。该书通过几位“50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评论家雷达如此评价:“《日夜书》是一部思想家气质浓郁的小说,是一部非典型知青小说。韩少功把时空、议论糅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

  4月 文坛老帅王蒙尘封40年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问世。这是王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带有历史沉重的分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的《众声喧哗》出版。该作延续《长恨歌》中写实的细腻笔触,描写了一群市井小民:妻子去世后为排遣寂寞开了一个小纽扣店的欧伯伯;高大俊拔、有些口吃、在妈妈姐姐们的宠溺中长大的年轻保安“囡囡”;离家出走、泼辣能干的东北女人六叶等。他们在上海滩喧哗和光怪陆离的背景里,上演了一段光影流变。

  5月 著名作家叶兆言的《一号命令》推出。这部8万多字的中篇小说起源于叶兆言祖父叶圣陶和伯父叶至善在1969年期间的通信。在小说里,叶兆言用一个经历过抗战、内战、起义的黄埔生的视角,写了接到“一号命令”后的故事。但“一号命令”只是一个起点,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这个黄埔军人一生戎马生涯的回忆,以及对往昔恋人的眷恋。

  6月 先锋作家余华铸造的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面市。这是他继《兄弟》出版7年之后的又一个力作。全书13万字,以一个死者的视角,讲述了其死后7日的见闻,欲借此表现当下现实的残酷与荒诞。其中的内容多为强拆事件、卖肾事件、袭警事件、毒食品事件、弃婴事件等民生新闻和社会热点,余华认为这是他“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

  8月 先锋作家苏童的新作《黄雀记》出版。作品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刑事案。“《黄雀记》是造街运动的一项大工程,我借它探索香椿树街的魂灵。”苏童如此解读。

  9月 “神实主义”作家阎连科的新作《炸裂志》和读者见面。《炸裂志》讲的是耙耧山脉中的炸裂村如何在以惊人的速度由村变乡、乡变县镇、县镇变城市、城市变超级大都市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悖谬与荒诞色彩的风俗志、沿革志与人物志。

  10月 作家红柯的长篇小说力作《喀拉布风暴》出版。喀拉布风暴是沙漠中的黑风暴,其实也是一场爱情风暴。作品通过对男女主人公以及由他们所勾连的各个家族的描述,在西域大漠、边地塞外或繁华都市,演绎了一部极具震撼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人类生存史和生命史。

  12月 知名报告文学作家理由创作的《八千年之恋——玉美学》新书发布仪式举行。理由花了3年的时间研究玉器,发现中国玉器的一个问题,即形式题材非常陈旧、庸俗,他认为中国的玉器艺术需要有一个提升,于是他将视角转向美学,用时3年系统学习西方美学,接着又花3年完成该作,整部书花了近9年时间,可谓严谨。

  除上述作品之外,很多重量级作家在今年也推出随笔作品。茅盾文学奖两度得主张洁暌违多年推出旅游摄影随笔《流浪的老狗》;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也推出了共计18本的《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