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强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3日10:09 来源:中国作家网

  由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和汕头大学共同主办、汕头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30届年会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价值取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和“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思想)比较”等议题展开讨论。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党圣元以及李思孝、胡亚敏教授等16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冯宪光认为,阿尔都塞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史的“问题意识”,把对马克思思想的“总问题”以及“总问题”提出方式作为研究重点,从而寻觅一种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研究模式。西马文论史的不同阶段是由不同“总问题”的问题意识形成的。党圣元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作为近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不但需要有问题意识,还要有相应的提问方式,即学科间性问题、系统整合问题、问题意识重塑问题、阐释学对话问题、本土视域与世界视域并重问题。另外,技术文化叙事的实践论阐释及其现实意义,实践感、时间性等都为本次会议所关注。艺术活动的功利性与无功利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罗中起认为,应该将艺术活动纳入到人的历史活动中来思考,而非把艺术活动的价值从艺术本体或审美主体等单一层面理解,它起码包括三个逻辑层面的价值思考,一是艺术活动的意义本体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价值关系;二是艺术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的间性关系中的价值问题;三是艺术对个人的价值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侧重艺术的反抗与人的现代性发展等文艺功利性的讨论。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与发展,胡亚敏认为,人民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不是一个同质的概念,而是基于阶级又超越阶级的联合体,“人民优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结晶。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应该重视自身理论模式与当代语境问题,否则就会无的放矢。还有的代表对本尼特的意识形态理论,新马“元文化”的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东欧、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进行阐述。丁来先对马克思主义与浪漫文化意识关系的论述引起大会重视和普遍好评。此次会议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燕世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