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人老了嘛,喜欢开始思考”(钱力)

——导演宁浩谈电影《无人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2日10: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钱 力
电影《无人区》拍摄现场,宁浩给徐峥说戏。电影《无人区》拍摄现场,宁浩给徐峥说戏。

  “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无人区》,你觉得是什么?”

  “黄色吧。土黄色的沙漠、石头,西部公路,土黄色的人……整部电影的基调就是这个比较粗线条的颜色。”

  电影《无人区》热映之际,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宁浩。从《疯狂的石头》到《芳草地》,以及如今的《无人区》,宁浩完成了自己的风格转换,然而在他的描述中却是轻描淡写——“可能是人老了嘛,喜欢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了。《无人区》不像之前的《疯狂》系列是纯粹的游戏。这一次,我更希望能够有逻辑、有目的地通过电影探索一些问题。”

  两大命题:关于善恶与救赎

  2008年底,宁浩启动《无人区》电影项目。“其实早在拍摄电影《芳草地》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芳草地》是一个原始朴素又潜藏深意的故事,拍摄于2004年的内蒙古大草原。当时,电影的拍摄条件特别艰苦,一度让宁浩手足无措。“我发现城市人到了偏远陌生的地区,很多问题根本解决不了。而且还发现,草原上的人跟我们这的人不一样,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带有非常大的随意性,比如他们承诺说明早7点把羊群赶过来,但第二天晚上能到就不错了。”那时候起,宁浩便开始思考人性跟社会的关系,并尝试用电影对复杂人性进行探知。

  人最早是猴子的时候,如果单独去吃桃子,很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有一天有两只猴子,它们发明了一种方式,一个放哨、一个上去摘桃子,老虎来了两只猴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这是电影《无人区》开篇所讲述的一个寓言。宁浩说,这时候两只猴子之间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付出”。树上那只猴子得懂得,别把树上的桃子全吃完,要留一部分给放哨的猴子。放哨的猴子得弄明白,再饿也不能上去跟它抢。这都是作为个体的动物所不具备的属性——而这个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属性。

  “对无人区的理解,一是没有人,二是我描写的也是一个‘去社会化’的环境。在这个去社会化的环境中,人性与兽性如何博弈。”宁浩以宗教来做了一番阐释。在他看来,西方宗教特别强调原罪,原罪是你与生俱来的自私,就是你的动物性。它只能靠一种东西去解脱,就是救赎,极致的奉献。要有杀掉原罪、灭掉自我的勇气,才能救赎你的灵魂。“我的救赎命题的最后结论就是:你走到如此邪恶的境地,只有全部奉献才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死而后生。”他说。

  “行动困难”成了最真实的生活体验

  拍摄这部电影,让宁浩更加洞悉了人性中某些自利的地方。“我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最大的变化就是不谈理想,不谈信仰,不谈政治诉求,整个的推动力都是个人欲望与社会欲望,所有的矛盾都是个体欲望与集体欲望的矛盾。”宁浩说,自己很多电影的核心命题都是“欲望”。所以《无人区》也是希望通过对于人性的探索,来表达这一命题。

  在拍摄过程中,宁浩一行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戈壁温差特别大,白天极热晚上极冷,需要他们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是路途遥远,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耗费非常久的时间。“《无人区》拍摄的时候,天气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每天的工作时间并不长。拍夜戏比较痛苦,我们的摄影师商量了很长时间,到底要不要改成‘日拍夜’,因为晚上在戈壁滩上打灯难度太高了。后来还是决定打亮。我们经常需要打亮几座山,工程量非常大,需要把灯和发电车全部都运上山去。”宁浩告诉记者,《无人区》虽然看着戏少,但是由于工程难度大,所以剧组当时接近两百人,还请了香港的特技团队。“刚拍的时候,我发现体力支出比较大,因为戈壁滩上的土非常软,基本就像在雪地似的,一脚下去踩很深,在那上面行走一天非常累。”

  也就是在这样一片人迹罕至、广袤无垠的空间里,穷凶极恶的歹徒与愚昧无知的村民,与来自城市的大律师因文化、表达的差异发生了分歧。而唯一能用的就是“钱”。黄渤、徐峥在《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的尴尬遭遇一直延续到了《无人区》中,黄渤饰演的歹徒在追杀徐峥饰演的律师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被撞车、流血不止到被浇汽油,一路狼狈;而徐峥在黄渤的威逼之下同样经历了被枪击、流血不止到被浇汽油等一系列事件。无论是最初的浸泡式一个月的体验生活,还是在后来3个月的高强度拍摄过程中,宁浩表示,大家“吃了不少苦头”。徐峥为了角色在30天内减重了25斤,“压力很大,整个电影拍完,回来以后人是木的”;黄渤则说:“每次撞车我们都不知道最后会撞成什么样子,危险系数还是挺大的,现场看这些撞车,真的挺刺激。”

  你要走出自己的无人区

  迄今为止,让宁浩最为满意的就是这部电影“尝试了别人都不曾尝试过的一个领域”。“‘西部片’这一类型在中国确实是属于‘无人区’。”在他看来,中国没有做美国西部片的那段独特历史,具备的仅仅是类似地貌。所以他更愿意将《无人区》定位为发生在西部的公路片。“严格地说美国西部片在二三十年前已经死了,后来又死而复生,伊斯特·伍德重拍了《不可饶恕》,它借西部片的壳,讲社会层面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我也是想用这种方法,也就是借助西部的这种独特环境,来讲述当下的问题。”宁浩的电影虽然看似荒诞,但一直会给人一种现实代入感。

  2009年关机,2013年上映,在《无人区》尘封的4年中,6次被撤档进行修改,在开头中多了旁白,在对话中加了寓言,在镜头中少了暴力,在结局中舞女获救……姗姗来迟。“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宁浩称,在这4年中,他的心态也一直很平和。“该干嘛干嘛吧,我拍戏基本上是由着自己的节奏去走。我觉得把电影做出来,讲明白想表达的问题,就很好了。”他说。其间他又相继制作了《黄金大劫案》等电影,在这4年里成长为极具号召力的商业导演。而徐峥凭借《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为中国最卖座的电影导演和演员,黄渤也跻身一线卖座演员之列。如果说,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运,这4年或许也正是《无人区》静候升值的日子。影片上映首日,不少网友都给出“这4年没白等”的好评。

  “你要走出自己的无人区。”宁浩说。目前他正在紧张筹备着自己的下一部电影《玩命邂逅》。该片一改“疯狂系”风格,改走“治愈系”路线,影片依然延续了“铁三角”的配置。徐峥将带着恋情崩盘的黄渤一路向南,通过“猎艳”方式洗涤受伤的心灵。两人携手相伴,成了一对感情很复杂的“暴走兄弟”,一路很喜感也很纠结。“做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不是复制,也不是搞生产线。如果我一直不断重复自己,就违背了当初做艺术的原因。我当初选择做艺术,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可能性。”宁浩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