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9·11”之后美国文学发生了什么(杨金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1日11: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杨金才
     从左至右:《恐怖分子》英文版  《坠落的人》英文版  《剧响,特近》英文版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英文版  《地之国》英文版

  自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挑战与灾难丝毫不亚于上个世纪初。人们在欢呼科技文明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便利时依然感到心悸、焦虑与不安。世界范 围内的金融危机、领土争端和区域性政局动荡是当下世界历史的真实面貌。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和宗教信仰问题不断演绎人类的悲剧,多方位地印证亨廷顿的所谓 “文明冲突论”。局部战争频繁爆发,伊拉克和阿富汗硝烟不散,“9·11”恐怖事件不断引发人类创伤记忆,病毒和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仍频频威胁和啮噬着 人类的生命。也许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的历史,朝着祸福难测的未来悲壮地前行。世界文坛的作家们正以各自的方式打量这个世界,努力以笔作剑,刺痛 人们逐渐麻木于种种不幸的心。可见,文学始终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进而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新世纪作 家们在热切地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或加以拥抱,或加以拒斥。他们积极回应,或参与全球化进程,并在继承中开掘自我,正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 帕慕克那样,能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美国“9·11”事件之后,全球性的反恐和后冷战思维逐步催生了一种具有反思生命意义、深度观照历史、并使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学文本,或称之为 后“9·11”文学。当代作家将“9·11”事件从一场悲剧转化为景观,在创作中巧妙地处理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心理建构、文学创作与历史叙事、文学创作与 意识形态等诸多关系。美国后“9·11”文学集想象与反思于一体,具有宽广的全球化意识,揭示了遭受恐怖袭击后普通美国人的创伤记忆、心理承受和救赎轨 迹。作为生命意识表现形式的人之生存境遇也是作家们乐于书写的题材。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唐·德里罗(Don DeLillo)、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及其他新兴作家如乔纳森·萨弗兰·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约瑟夫·奥尼尔(Joseph O’Neill)、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等都适时做出了回应。在他们的创作中,人们再次亲历人类的悲哀,并深切感悟浓郁的人文思想以及族裔差异和政治立场差异。他们在面向未来的同 时不无希望地书写全球化、文明冲突、历史记忆以及民族身份建构等时代性命题。

  美国后“9·11”文学创作以宽阔的视野想象和审视恐怖袭击事件,并注入了历史反思和伦理拷问的内涵:或书写都市悼歌,描摹普通人的灾难体验; 或对全球化时代暴力、仇恨和恐怖的隐秘和逻辑进行批判,具有鲜明的后现代叙事美学特征,即融见证创伤、创伤记忆与叙事、以及文学虚构创伤于一体,在后现代 语境下思考创伤、书写创伤、诠释创伤并超越创伤,使之演绎成新的历史叙事和创伤书写,并从人性角度探索创伤救赎和人文关怀等命题。

  约翰·厄普代克创作的《恐怖分子》属于直接关注恐怖分子的后“9·11”小说。该作品迎合读者对恐怖分子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以一个普通少年如 何被卷进恐怖组织的行动计划,如何心甘情愿地去充当自杀和杀人的人肉炸弹为故事线索,深刻反思美国社会,揭示了当代美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仰问题。

  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讲述了“9·11”后美国一个普通家庭情感离合以及心理和精神创伤的经历,展示了历史性事件对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 巨大影响。作者将看似混乱的不同人物的记忆碎片记录下来,再加以汇集,呈现出多重叙事声音。故事主人公基斯,现年39岁,从事律师职业。“9·11”后, 他侥幸从世贸中心办公室逃生,重新回到已经和他分居的妻子丽昂和儿子的生活中。该作品以文学方式揭示日常生活图景,凸显家庭和亲情的意义,并在见证历史、 表征创伤中表达伦理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冷峻思考。

  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讲述一名居住在纽约的荷兰裔证券分析师一家在“9·11”恐怖袭击后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故事叙事者汉斯自 由生活在荷兰,大学毕业后在伦敦工作,结婚生子,随妻子雷切尔到纽约工作,做银行证券分析师。“9·11”后雷切尔执意带着孩子回伦敦,二人婚姻濒临崩 溃。小说发人深省:汉斯自嘲自己是“政治和道义的白痴”。整部作品通过文化视野再现历史并表达对人类生存的思考,彰显作家的使命,即关注现实和良知,用心 灵去感悟世界,并表达深切的忧患意识和人文价值观。

  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拼贴了十多个不同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背景不同,靠着可能的姻缘际遇相互联系,都在曼哈顿附近见证了佩蒂 特高空行走的“神迹”。人群中有牧师、妓女、因越战失去儿子的母亲和父亲、地铁车站的流浪少年、电脑黑客等,这些人的命运与佩蒂特高空行走联系在一起。世 贸中心的奇观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小说再现了一个大都市和一个逝去的时代,从中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信仰与欲望、爱与迷失、罪与拯救、母子情感以及家庭人伦 等。

  事实上,“9·11”文学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可看作是文学内容,又可看作是文学形式,在一个悲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命运、自由和生命的意义。因 此,在表现手法和观照事物方面,“9·11”文学具有独特性,其主题也是多变的。最突出的一点是,作家们将“9·11”事件与其他灾难性事件联系起来,构 成某种历史的隧道,如弗兰岑的小说《自由》就别具一格,刻画的是对人类自由的践踏行径和遭受挫折的美国中年人生活景象。

  “9·11”事件作为背景,影射阴影下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焦虑心态。叙事格调是审讯式的、质疑的,但也颇具个性化。作家在思考人们亲眼目睹的一 切是否真实,这些历史现象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个人体验,哪些体验是可以分享的,哪些优势是亘古不变的,适合每个时代;哪些东西是暂时的,易变的。许多故事的 叙事者扮演了评论员的角色,总在不听地品评、分析和解释,多少还带有些说教成分。

  由于后“9·11”文学针对的是恐怖事件,所以这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意识又让人特别怀念平安的生活,留恋人情、友爱。关注生命便成了这一文学刻意表现的思想主题,从中可以感悟到作家们丰富的人文精神。

  观照后“9·11”文学首先应从现象入手思考其内涵。除了创伤主题外,这一文学类型还有许多不同的主题特征。它已对当前文学史研究提出了挑战 ——历史主题的考量,作家的创作意识形态及其文化反思,艺术实验、审美题材的介入,包括媒介艺术。福厄的小说《剧响,特近》就是典型的例子。作品以博物馆 呈现的方式刻画受害者创伤群像,用文字、图片、录音等多种媒介将几代人的创伤体验融入作品,打破了人物的年龄、性别、种族、国籍等界限,以更广阔的视野探 讨恐怖主义对人类的冲击,包括对全球化进程中灾难的思考,融创伤人物、创伤书写和承载创伤记忆图片于一体。这也是今后文学史写作必须思考的课题。

  总之,“9·11”文学的主题很鲜明,始终围绕或影射“9·11”恐怖袭击事件,并将其视为反人性的罪恶渊薮。后“9·11”文学究竟在多大程 度上批判了美国的恐伊斯兰症,还是依然参与了反恐,或仇视伊斯兰民族主义?与新闻媒体报道一样,这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渲染恐怖与可怕,并在国际政治范 围内消费它,使其成为世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禁要问:表面批判伊斯兰狭隘民族主义或原教旨主义的“9·11”文学是否同样陷入误区,成为宣讲另一 种狭隘民族主义的同谋?

  在全球化、跨国界研究语境下考量包括后殖民文学在内的文学叙事及其对“9·11”的回应,不能仅把视域局限在美国,而应该放眼世界,了解其他国 家文学又是怎样反观“9·11”事件及其文学表现的。如今,“9·11”事件成了叙事策略或媒介,不断被书写、被强化。而后“9·11”作家对恐怖灾难的 反应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作家在表达文本意义时所采取的文化立场也不尽相同。美国作家同其他国家作家在反思和再现“9·11”历史现实方面明显存在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后“9·11”文学在思考人类命运、参与公共记忆、医治精神创伤、表达人文关怀和重塑伦理价值等方面均有启示性,其对家庭伦理、族裔差异和 全球化问题等所做的思考无疑给当代中国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