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陆士华:亲,别瞎“颠儿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1日09: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陆士华

  二〇一三年四月的时候,北京地铁四号线的一些广告橱窗,新增了几幅漫画式公益广告,画的是“北京话”。比如,画了三个当爸爸的,把孩子架在脖颈子上去逛庙会。文字解释是:“呵喽着——把孩子驮在肩背上,让孩子骑着脖颈子。”这组漫画的副标题是“地道北京话,传承京文化”。漫画的创意其实挺好,不但“传承京文化”,也给南来北往的人们带来些许京式的幽默与温馨。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画“北京话”叫北京人瞧出毛病来了。因为其中一些画的解释,令许多北京人觉得不对劲儿。比如,漫画《乘车排队》的关键词是“跟影儿”,解释是:“北京话中称‘排队’为‘跟影儿’。”漫画《到站下车》的关键词是“颠儿了”,解释是“北京话中称‘走了或离开’为‘颠儿了’。”漫画《车上打盹》的关键词是“迷瞪”,解释是“北京话称‘小睡或短暂的睡眠’为‘迷瞪’。”

  这些议论在一些微博上发表后,《北京晚报》作了报道。记者引用语言学家的话说,无论是北京话还是其他方言都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要原汁原味地介绍和诠释方言,特定的语境和情境必不可少,切不可断章取义、胡乱揣摩。

  北京的方言,类似天津的方言,最大的特色是幽默、俏皮。所以,丢掉幽默、俏皮,多半就找不到北京味儿了。

  比如“颠儿了”一词,确实含有“走了或离开”的意思,但是这种“走了或离开”却是含有一种幽默意味的,这要把当时的语境表现出来才好理会其中的意味:

  “您还找他呢?他早颠儿啦!”这里有讽刺那位不辞而别的意思;

  “警察还没来呢,那小子就颠儿了。”这里则有讽刺“那小子”开溜的意思;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咱们颠儿了吧!”这里的意思又有不屑待下去的幽默感。

  这几种“颠儿了”,都有各自的情态,含着一丝讽刺与幽默。“到站下车”是哪种“颠儿了”呢?都不是。要不怎么听着别扭!

  方言是有由来的。北京话的“颠儿”,应该有“屁颠屁颠”“跑跑颠颠”的影子。从这些影子里去找“走了或离开”的意思,也难附会成“到站下车”。

  有的人也许会说,这能差到哪儿呢?“您还找他呢?他早就离开啦!”意思不也一样么?那他是没有注意其中的语态,尤其是对北京话的幽默感体味不足。

  北京人说“吃”,能说出好多种“吃法”:餐了,啃了,开了,捋了,填补了(填的发音大致像“dian”的二声)……都是“吃”的意思。但是,你决不能随意混着用。“好小子,一下开了八个大包子!”用普通话说,可以翻译成“一下干了八个大包子!”但你翻译成“一下吃了八个大包子”就丢了说话人的情态。

  再说个玩笑话。“玩儿完”一词,北京话的意思是“完了、完蛋了”,所以也就可以说是“死了”的意思。但这种对死的说法显然是含有蔑视、嘲弄意味的。如果你这么用:“××先生,玩儿完于二〇一三年×月×日”,叫人一瞧就是在“逗闷子”。

  这里起码有两个错误:首先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矛盾。“玩儿完”是口头语,“于二〇一三年×月×日”则是书面语,混搭在一起驴唇不对马嘴。

  其次是严肃与戏谑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结果,是严肃不复存在。如果你不是要存心幽它一默,这个“玩儿完”也会叫你“玩儿完”。由此可见北京方言的幽默个性是非常强的。

  语言上这种“跟影儿”学“潮”的情景,如今蔓延到网络语言上。《咬文嚼字》曾指出,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媒体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作“爆头哥”。“恶魔周克华在作案时近距离对着被害人的头部开枪,是一种疯狂、残忍的举动。称周克华为‘哥’,无异是化残忍为一笑。”

  还有一个“亲”字,如今已经“潮”得无处不在。譬如,某大学招生时,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写着:“亲,我们准备录取你啦!”“亲,别忘了前来报到!”有的招聘广告也“亲”起来:“亲,你大学毕业了没有?”“亲,你外语好吗?”……大约许多人被“亲”得有些麻木了,不大理会其中的滑稽。

  还是那句话,你想“潮”一把的时候,别忘了你所处的语境和情境。

  嗨!亲,别瞎“颠儿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