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评 >> 正文

直面转型时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06日18:19 来源:北京晨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问题专家郑永年教授曾说:“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理论,如果不能有效解释中国转型现象,那么其说服力就成为问题。”转型,成为全球学术努力所绕不开的一个“中国谜题”。中央编译出版社近日出版了青年学者闫健新著《中国共产党转型与中国的变迁:海外学者视角评析》一书。该书将海外学者针对中国转型过程中的核心变量——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转型——所进行的研究,作了全面的引介与深沉的反思。

  我们曾以“站起来”和“富起来”的朴素语汇,来区分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的民族诉求,然而改革开放后30年的现实努力中,“富”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概念,现实社会还要求完善的政治法律架构、平稳的社会秩序、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既患“寡”又患“不均”的公民福利水平。本书作者闫健将这些称为“后革命时期的建设任务”,认为它们要求执政党去尊崇法律渠道,树立理性化的行政过程,并给予国家和社会富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民主空间。而这一切,与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赖以成功的诸多属性,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失去斗争对手,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意味着一种挑战。她在保持自身革命属性和肩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双重压力下,求索而独行,最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选择了从革命党转型为一个执政党。一系列艰难而深刻的自我调整也自此开始,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探索、悖论、融会与哲理,正是构成本书的核心内容。 

  闫健选择海外学者的“他者”视角,来避免观察视域的狭窄和研究倾向的偏差,力图完整地把握演变中的中国图景,背后则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现实关怀。闫健非常在意观点的客观与思想的冷静,他使用“海外学者”这一概念来代替“西方学者”,因为他担心在“东西”二元对立的前提下,概念会带有冷战遗迹和意识形态色彩。在全面引介的基础上,他从“党与市场”、“党与国家”、“党与社会”三个维度讲述开去,带着我们以专业水准追踪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相比于如今一些论述中对西方民主秩序的单纯憧憬、或是对社会现实问题单纬度的指摘,《中国共产党转型与中国的变迁》这本书闪烁着理性。它所体现的是时间、空间、现实、历史与本质的多维思考,冷静中充满智慧,理性中包含赤子之情。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可能引进海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共由革命党到执政党这一重大历史转型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读家:王琳

  ●学术:

  《中国共产党转型与中国的变迁》

  作者:闫健

  定价:58元

  评分:8.0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