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打狗棍》的“徘徊”艺术(李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06日09:09 来源:人民日报 李 准

  一段时间以来,多数历史题材正剧收视低迷,戏说剧和假传奇之名的抗日神剧在捞取收视率的同时广遭诟病。最近,一部带有民间传奇色彩的抗日大戏《打狗棍》的热播给人们带来惊喜,堪称少见的叫好又叫座。该片取得这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一位美学家说过:历史题材创作,不能剥夺艺术家“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徘徊”的权利。《打狗棍》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总编导郭靖宇和他的团队充分地运用了这种徘徊的权利,换言之,就是他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两大优势:长于艺术想象和拥有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

  电视剧要吸引观众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许多历史剧的故事不抓人,根本原因是创作者艺术想象力的缺乏。《打狗棍》的创作依托对表现对象的熟悉把动人的故事悬念和戏剧冲突的设置推向了极致。其一,把主人公戴天理命运中的生死悬念和起伏跌宕推向极致:一出场就因砸囚车救父而命悬一线;擂台比武中毒镖被抓,揭破官商勾结走私鸦片反被诬为造反、要被枪毙,最后到日军投降前,他在地宫护宝又遭遇老对手日军中佐落合介和大汉奸那图鲁……九死一生,绝地反击,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惊心动魄,始终紧紧抓住观众的兴奋神经。其二,把人物关系和情节设置的错综交织推向极致:以戴天理为中心,父亲戴翰霆是清朝遗老却敢与日军拼大刀,青梅竹马的恋人那素芝因误解成了他的仇人,儿子戴三斤一出生就被偷走当了仇家的儿子,养女戴若冰在艰难中成长为中共党员和抗日烈士,亲生女戴若男却在娇生惯养中误入迷途,亲朋反目,路人却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凡此种种,多重人生选择的叙事悬念和戏剧冲突错综交织、互相叠加,把爱恨情仇的人性拷问推向极致。其三,高潮戏密集而又有震撼力,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戴家与那家娶亲队伍的“撞轿”,戴天理闹刑场为戴若冰和高镜湖举办刑场婚礼,戴天理在地宫护宝时大战日酋落合介和汉奸那图鲁,都是高潮中的高潮,剧情、动作、台词都是层层推进、步步叠加,于推向最高潮处轰然炸响、戛然而止,将观众心中的震撼推向最高点。

  艺术想象的放飞,不能离开历史真实的土地。离开历史真实的制约,艺术虚构、故事编织极致化的追求就会走向胡说和神剧的歧途。郭靖宇生在热河长在热河,从承德走向全国,他对热河的历史与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与长期的浸润。以这种独特的文化身份来创作反映热河民间抗日的《打狗棍》,不但故事编织有着坚实的历史知识的支撑,艺术想象力还有着地域历史文化营养丰富的优势。其一,对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的热河社会氛围及其演变的展示是到位的,从侧面写到的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汤玉麟的不战而退和日军入侵山海关与热河、中国军队的长城抗战、中共领导的山区抗日游击战,作为大的背景都是于史有据的。这就给全剧的故事框架、人物命运发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历史舞台,使它从根本上划清了与戏说、神剧的原则界线。其二,站在中华民族文化与热河地域文化连接点上设计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既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地域文化魅力,也提高了剧情结构和戏剧冲突的精神文化含量。特别是戴天理,是带有热河泥土味的中华民族血性和尊严的典型践行者。“一个大男人活在世上,该管的事就得管,啥事都不管,那叫天理不容”,他的诸如此类的台词和行动如此质朴、纯粹而又锋利和鲜明,从一个独特角度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增添了刚性和韧性。其三,地域历史文化元素在细节描写中的运用,自如而又多样:作为热河民间抗日的文化符号和重要载体,打狗棍和杆子帮的故事中有很多精彩细节,贯穿全剧始终;鸡冠子山抗日活动的细节描写也充满地域特色。此外,诸如热河的习武之风和当街打擂等民风民俗,诸如承德的避暑山庄、热河的名山名水等人文和自然景观,都频繁地成为支撑细节描写的地域历史文化元素。所有这些,在编导那里似乎都是信手拈来,取之不尽,都为艺术想象力的自由飞翔提供了可靠的空间,也有效地增加了片子的真实感和历史揭秘感。

  郭靖宇的编导艺术正处在上升期,《打狗棍》也并非无可挑剔,今后的路还长。仅就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而言,如何能给自己的传奇叙事提供更加深入的历史背景和更加宏大的时空坐标,如何能对所要表现的历史内容作出更深刻的精神发现,如何能对主人公性格的精神原点作出更有文化意味的开掘,都是他在继续攀升中所要面对的课题。《打狗棍》的成功是他此前作品的一个小结,一个制高点,也应该成为继续前行的一个新的起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