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视点 >> 正文

《老有所依》看得大伙儿“未老先忧”(金力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03日15:09 来源:北京晚报 金力维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老有所依》进入尾声,从开篇展现“老无所依”的养老困局,到中段给出养老的多种可能性,赵宝刚如他掌舵的那样,把一个原本悲情、绝望的故事变得色彩温暖明和起来。该剧也因为保姆虐待老人、老年人深陷多种骗局、被恶媳妇算计养老钱等情节,被不少观众评价为赵宝刚“最接地气”的一部作品。观众在悲悯剧中老人的同时,很难不去联想、思考自家的养老问题,“未老先忧”,展示了影视作品直指人心的力量,也让《老有所依》成为今年为数不多的颇具现实关照意义的荧屏话题剧。   

  “恶保姆”让观众大呼接地气

  剧中,江木兰和吕希在赡养瘫痪母亲的过程中遭遇了恶保姆,这位中介公司推荐的“来姐”表面热情勤快,实际上却心理阴暗,时常因家庭不顺就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到吕母身上,小两口却因吕母丧失语言能力被蒙在鼓里。观众看的过程中气得直跺脚,直到木兰暗暗装了摄像头才扭转了吕母的境遇,“这部剧把生活里可能发生的情况搬到了电视上,算是给年轻人一个提示,你们请保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父母可能遭遇的情况,尤其是这种瘫痪又说不了话的。”一位中年观众认为这个情节颇为接地气。

  “里面坏人挺坏,好人挺好,虽然坏人看起来和生活更近,不过总算把这些坏事儿在影视作品里表现出来了,比如老年人被骗买药,以前只在报纸社会新闻上才能看到。”不少网友评论道,类似恶保姆的问题实际上是城市普通白领的切肤之痛,尽管荧屏外充斥滔天愤怒,但基本是基于目前社会的现实状况:“价廉物美的好保姆太稀缺了”。微博上一位网友留言,“《老有所依》现实到不像电视剧,而像纪录片。看似讲的是中年危机老年问题,其实是带我们直面这社会长久以来的各种心魔。所谓老有所依,其实依的是良心。”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剧中把江木兰表现得太完美,她把爸爸、爷爷从老家接到北京,看似孝顺,实际上缺乏对自身经济实力和个人精力的考量,对此,导演赵宝刚表示,剧中温暖的这条线主要通过江木兰来展现。“如果按照以前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笔法,将有无数苦难要降临在她身上,她就会成为下一个‘刘慧芳’。但是,一味忍辱负重的女性形象已经OUT了,我们需要的是新型的具有当代意识的女性形象。”赵宝刚把对当代女性所有的期望都加在江木兰身上,希望用她坚韧、乐观的精神来感染观众,让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江木兰作为自己的榜样。

  赵宝刚鼓励提前立“生前遗嘱”

  有人说,《老有所依》看着“太苦”,赵宝刚只是希望赋予它一层“深沉”的气质。他认为,《老有所依》依然延续了他一贯的“励志”风格。 “我们不是做那种给人指不出出路的苦情戏,这对社会没啥好处,只会让人感到更绝望,更痛苦。”赵宝刚塑造的几位主人公,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将老人当作自己的包袱,他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所有磨难。“如今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一旦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将责任推卸给社会。社会本来就是无数个个人组成的,当问题产生的时候,大家都说是社会问题,而不从自身进行反省和改变,问题怎么解决?只有用包容的心态、淳厚的品格要求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处事原则,生活才会幸福。”

  刚刚播过的剧情中,有一个颇受争议的地方是吕母在吐血后耗尽全身力气说出“让我走”三个字,阻拦儿子呼叫救护车。最终在儿子迟疑冲出家门透气的几分钟内,撒手而去。妻子江木兰后来为此跟他离婚,直到发现吕母生前留下的信件才明白她的用心。这段剧情的设置反映了赵宝刚对养老的态度,他希望能通过“生前遗嘱”的形式,来决定自己离开世界的方式。

  赵宝刚说,生前遗嘱可以解释为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很多人对吕希的做法不认可,但在我看来却是最科学的选择。因为任何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活着都等同于受苦,一点维持下去的意义都没有。”赵宝刚为自己也选择了这样一个“尊严死”的方法,“我在生前的时候就留好了遗嘱,而按这个遗嘱去执行是我的愿望,在我丧失能力的情况下,我能有尊严地死去。其实是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人到了那个时候必须是这样,因为你不放弃,最终还是要放弃,只不过你不愿意、不忍心放弃,越晚放弃其实越痛苦。”

  赵宝刚的这种态度由来已久,他称,其实在《我的青春谁做主》里就涉及这个话题了,医生给出病人家庭一道选择题,病人情况恶化,完全靠打增压针支撑生命,是否要继续打增压针?“如果家属决定撤针,不维持老太太生命了,那么可能所有人都会说他不孝,说明明还有一口气为什么要撤针?你是不是不想要老人这个累赘了?这就是一种传统的思想和态度,而我是赞成撤针的。”

  联络地产商筹建“赵氏养老院”

  养老院也是《老有所依》中的重要场景。赵宝刚在剧情中,借养老院院长之口,道出了养老问题的现实困境,“全北京老龄人口已经接近300万,其中失能半失能的就已经占了20%,像我们这样能够照料失能老人的敬老院,才十几家,也就上千个床位。你们想想,这中间的缺口有多大?”所以,养老本身就像一个“无解”的命题。不过,赵宝刚在剧中呈现的养老院和普通人眼中寂寞、缺少温情、冰冷的印象大相径庭,剧中三个家庭的老人在这里其乐融融,就连最难相处的方琼老太太,最后也对这个她原来一百个不乐意的地方恋恋不舍起来。

  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眼里,将年迈的父母送去养老院是一种“不孝”的表现,赵宝刚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觉得养老院应该是个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地方。曾经实地考察过京城40多家养老院的赵宝刚表示,这种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看护人员专业细心的养老院并不是他一厢情愿杜撰想象出来的。“不少老年人在养老院里过得好着呢,里面有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厅等,有人唱京剧,有人扭秧歌,环境非常适合老年人。另外老人在那里能找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人和他们聊天玩耍,又有专业的看护人员照顾,一按铃就来人了,想吃什么,有服务生给你买。”

  通过这些市场调查,赵宝刚有了自己也开一间“赵氏养老院”的想法,“我发现目前的养老院生活设施相对齐全,但医疗保障设施匮乏。老人真正需要的是有医疗能力和救助能力的养老院,在里面一出什么问题,这里的人就能给你抢救,不用再辗转送去医院。”不过,赵宝刚称,存在医疗配套的养老院在审批时特别复杂。“经过我调研之后,发现现在北京只有一家养老院有这个能力,就等于这个养老院主楼旁边的附楼里面就是一个小型的医院,但是这个医院是要固定养一批人的,就要靠收养老的房租养这拨人,所以养老院是不挣钱的。”

  赵宝刚透露,他正在筹建的养老院选址平谷,“如果要建一个这样的养老院,你必须连带着一个所谓的主产业,来带动这个养老产业,养着它。所以我现在拉了四家的人在谈这个事情,其中有三个房地产商。希望协同合作,从这个区域里挪出一块地做养老院,只要能维持正常运转,不赚钱都没关系。” 本报记者王雯淼 J208 东方IC图  

  温柔一刀

  《老有所依》养老难,难养老

  温翔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话一点也不假。现实中空巢老人不少,可儿女忙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没少冷落老人,给老人气受。电视剧《老有所依》集中不同背景的老人生活,彰显他们的苦与乐,对现实中不孝敬老人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对关爱老人的善心进行充分的表扬。这部戏接地气,没有过多的煽风点火,有的就是对现实的真实写意。

  作妈方琼,一辈子干革命当领导难以忘怀前呼后拥的工作习惯,住到小女儿家里,生活优裕,可一直没少添乱。先是被倒卖药品的田咪给蒙骗,继而在家里横挑鼻子竖挑眼,怀疑小保姆偷馒头,继而怀疑其偷女婿,老太太在繁忙的女儿家里没有存在感,关键原因就是过于依赖女儿,企图挽回曾经的领导风采。这就是没有找到打发退休生活的途径,所以才故意找茬子,让本来就很累的一家人没少折腾。老太太生活优越却找不到打发光阴的方式,这是主客观原因,女儿雷颂华如果多分担母亲的心事可能就不会这么失落,二是老太太不适应养老生活,和江开国退休还比工作忙的生活相比,她这就是典型的吃饱了撑的。如何找准自己养老的途径是关键。

  苦妈亚芝,孤儿寡母的生活平淡不是福反而被儿媳搅得一塌糊涂。由于领养的儿子余淼,身体羸弱,性格懦弱,典型的妻管严加耙耳朵。儿媳田咪虐待老人目无长辈,是个极为普遍的反面教材。啃老啃到令人发指的境界,在这样人的眼里,自私自利是她们对待老人的出发点,没有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和贾幸梅是一个模子里的穷凶极恶极品媳妇。亚芝忍气吞声,但忍让和宽容,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反而获得变本加厉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囧爷江多福,这名字和他的现实处境唱反调。先是儿媳的刁蛮算计把钱骗到手,没有可榨的油水,这个刁蛮媳妇就开始在精神和肉体上对老人进行猛烈的攻击。一辈人做给一辈人看,贾幸梅也养育儿子,她如此对待长辈会遭到报应吗?人永远都活在现实,可她根本就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不会被嫌弃和遭受虐待?

  中国是老年人口大国,最近几年的社会福利已经解决了很多老年人的养老经济问题,但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问题似乎矛盾不少。子女生活压力不小,难免会在自己的小康大道上奔跑而忽略父母,当然他们的一些压力难免也会向子女身上转移,所以说如何养老是老年人自身和子女共同面对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常回家看看”就能应对。当然独生子女要养育很多老人也是个大麻烦,问题尖锐,而电视剧并没有蓄意回避这些问题,而是残酷真实的再现各种老人的幸福和痛苦,让社会人更多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该剧有恶媳妇田咪和贾幸梅,当然也有善良孝顺的雷颂华和江木兰,后者传递正能量,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疏导让老年人看到希望和未来,如果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好媳妇好女儿,可能老年人就有更多幸福感,也就不会轻易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刘涛演绎的好女儿好儿媳不同于刘慧芳式的大好人,她有勇于承担生活重任的胸襟和气度,当然她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关联阅读

  养老这件事明星也为难

  《老有所依》折射出的社会话题持续发酵,让每个关注它的观众开始思索,究竟老人需要的是什么?也许只是一通电话,一顿晚餐,一次陪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身处不同年龄段和家庭情况,在怎样养老这件事上,很难有标准答案。昨天,奇艺网策划了“爸妈去哪儿”明星调查,在一段视频短片中,包括赵薇、李宇春、洪晃、蒋方舟、龚琳娜、张亚东、郑爽、刘蓓、乔振宇等一众明星纷纷就“养老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没有经济压力困扰的明星们,对于是否将父母送进养老院,如何孝顺老人,也和普通人一样备受困扰,观点迥异。

  少年作家蒋方舟认为:“养老院在我看来就像是全日制的幼儿园,更多的是为了一种省事,全日制幼儿园的小孩其实是有种童年的缺憾的,但是这种缺憾你是可以通过成长中的过程来慢慢弥补的,但是在养老院中可能他的生命就慢慢没有了,那以后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补偿他这一部分呢?你是没有办法的,我觉得这其实是挺不负责任的。”

  张涵予也不赞成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他说:“母亲和我住在一起,每天回家我都会陪她躺一会儿。她在那张床上休息,我在这张床上躺着……山南海北地聊,聊同事、聊工作、聊小的时候……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时常会想,如果将来那张床上躺着的是我,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最想要的一定是我闺女坐在床边,陪我说会儿话……”

  剧中主演乔振宇在生活中发觉,年轻人孝顺父母的方式往往成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他说:“当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能力,我希望可以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可当我每次付钱的时候,他们都会有种很奇怪的心态,现在,我更多的是陪他们去逛街,让他们去掏钱,他们倒很高兴,所以,他们的需要其实很简单,不是钱的问题,就是陪伴,就是被需要!”

  张亚东持同样观点,他无奈地说,“有时你想要与父母沟通的时候事实上会非常难,譬如说我写一首歌我会给我妈听,她就会很忧虑,就会觉得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歌,为什么不能写像‘常回家看看’这种歌曲,代沟是非常非常得巨大。”    

  85后女星郑爽也认为,父母的关爱和自己的孝顺有时并不完全对位,她以自己和男友张翰的父母举例,“我想,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形象,一天醒来照照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就会影响一天的心情。所以我经常会送他们(父母)一些东西,让他们美美的,这样他们就会心情很好……

  张翰的爸妈都会在剧组陪着他,我是不希望爸妈在身边看着我,好像我还是个孩子一样,我希望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靠得住的成年人。我希望以后可以去一个很美的地方,也希望自己能把钱攒够了,带爸妈一起去那里生活……”

  赵薇以身说法,表示无论如何,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她说:“我们见的还算比较多,而且我父母跟我一样都非常得健康。但我只要出现频率低了,他们会直接说:你是不是忽视我们了!时不时我做了不靠谱的事情,很快就会接到投诉。有时候讲话讲得稍微粗鲁一点儿,会收到我妈妈的微信或者短信说:你刚刚讲话怎样怎样……他们会时刻督促我,我想,这就是他们思念我的方式。”

  最后,文化名人洪晃提出要与父母“划清界限”的另类观点也值得思考。上有老、下有小,是不折不扣的夹心层——电视剧《老有所依》揭示的是目前“80后”面临的人生窘境。洪晃提醒这些已经步入了人生挑战阶段的夹心层,“善待父母并不是无穷的孝顺、无穷的关注,而是要关注你自己,与父母划清界限。因为你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你要是垮了的话,那他们还能靠谁啊!所以,你必须划清这个界限,不然你的空间就会被侵蚀变得很小很小,然后你就会崩溃。” 对于自己的这些观点,洪晃笑言知道会被拍砖,但她仍然大胆提出建议:“大家要学会划清界限,就是说,你的爸爸妈妈无论在什么地方,一定不能够介入到你的生活中来。第一,爸爸妈妈永远不应该说你爱人的坏话,这个是不允许的;第二,不要让你的爸爸妈妈天天跟你说你的孩子怎么样,这不是他们的责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