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砚边心境

——山水画家程振国访谈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02日10: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彭利铭
 《隔江听雨图》 360×146厘米 2010年 《隔江听雨图》 360×146厘米 2010年
 《绿树连村处》 136×68厘米 2012年 《绿树连村处》 136×68厘米 2012年
 《云上松杪》 136×68厘米 2013年 《云上松杪》 136×68厘米 2013年
《一抹云霞迎远客》 130×68厘米 2009年《一抹云霞迎远客》 130×68厘米 2009年
《云横雄峰图》(北京市政府收藏) 950×410厘米 2012年《云横雄峰图》(北京市政府收藏) 950×410厘米 2012年

  艺术简介

  程振国

  山东临朐人,1946年2月出生。师从梁树年、郭北峦、白雪石专攻山水;师从孙诵昭专攻书法;师从林乃干专攻素描。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友联画院画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当代美术馆、荣宝斋、兰州秋田美术馆举办个展和联展。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新加坡、日本举办个人展和联展,并出版多部画集。

  前不久,笔者以《厚积薄发的力量》为题,写了一篇介绍山水画家程振国的文章,从而对他的山水画艺术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许多圈外人士过去只知其画不知其人,今日有幸能够与之静心长谈。

  程振国拥有心如止水的平静心态,当今社会的浮躁之气对他好像没有丝毫影响,他依旧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泼写着缤纷的世界。他的作品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静”和“净”的特点。在北京同时代的画家中,他的功力、能力、悟性是公认的出色,论起画品、人品,用个时髦的词叫“德艺双馨”。他有着开阔的眼界,加上那大气强劲的用笔,以及对鸿篇巨制游刃有余的把握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获得突破性成功的那类画家。

  做为中国画家,程振国现处的年龄段可以说正进入艺术成熟期和收获期,所以衷心企盼,他能以此为契机,以他一贯的执着和勤奋再越高峰,再创佳作,为祖国山河立传。

  彭利铭:在这之前,我曾几次写过介绍您的文章,但总是站在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上,以前也看过几次您的画展和联展。数年来,您给观众的印象是绘画的表现手法比较广泛,同时您具有很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驾驭笔墨的能力,又能表现出很强的现代意识和品位,总体风格总是在变化中发展。但您为什么不像其他有些成名画家那样去建立一个您固定系统模式的风格呢?

  程振国:中国山水画是在严格的规律运行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规律之中却蕴藏着无限自由的发挥空间,如何把握住这无限的空间,是依据画家本身的经历、学养以及努力来决定。规律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产生规范,规范的标准是难以界定的,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代表着不同取向。我认为,绘画的标准规范实际上是约法自身的限制,应当将标准、规范视为规律,规律本身更具宽泛探索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寻得更为符合自身意识的标准和规范。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万物的生与灭都有其自然规律,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永恒不变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我认为学习任何知识都有其双重性,有纵的一面,也有横的一面,任何的偏见都有碍于自身的发展。学习中国画历来注重传统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中国画应针对于每一个历史时期,从总体发展、画家个人发展以及对后期影响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每一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传统在其中被延续并得以发展。

  作为画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多元的思维方式对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而对前人的认识研究只停滞在画迹方面是狭隘的,必须深入到意识层面去探求其思维方式,派生出如何用现代人的意识思考符合当今社会的艺术语言。这一循序渐进的艰苦过程,需要画家付出极大的努力,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加之功力,站在这一高度再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从中可以感悟到无穷无尽富有灵性的图式,或雄浑旷达、或恬淡静穆、或劲峭奇峻、或空灵飘渺。从中便可引伸到风格问题和广泛的追求和探索,也就是说个人的风格并非是刻意追求的,只可理解为厚积之后的自然流露,水到渠成而已。

  彭利铭:中国画通过笔墨来塑造形象,可以说笔墨是至关重要的媒介,面对多元时代的今天,有一部分人对传统持有怀疑态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程振国: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从来就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富有情绪的点线支撑着中国画造型的思维法则。历代画家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一整套理论体系,对每一种表现形式的运用都充分理性化,其独立性、完整性都代表着中华民族思想的文化取向。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无不为这一形象的形成注入情感,同时不无不为理法而约束。

  画家对中国画的理解,应当将传统的延续发展模式提到层面上来研究。首先要研习中国画的理论法则,其次是笔墨表现形式的认知与把握,这就需要画家在艰辛而漫长的艺术劳动中所取得。画家的一笔一墨向人们述说着心灵深处对自然状物认知的情感,并且洋溢着唯美和愉悦。画家对原自然状物的观察,必须站在不同常人的视角下,寻找更符合人性化的元素。中国画是注重“意”和“境”的,尤其强调其审美形式中文化内涵的注入,并用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表现形式将其充分发挥到极致。在中国画依赖点线来塑造形态的过程中,并非漫无目的地运用组合与排列来对自然形态逼真地刻画,应当用心对照大自然,让情感充分地注入,经过取舍、分解、重新组合到意象中去形成新的载体,从中体验“意”和“境”的语言模式,抒发自我心灵创造的图式。

  彭利铭:很多评论家认为您的作品有诗一般的意境,流露出亦诗亦画的内涵,令欣赏者神往陶醉,所以我想请您谈谈如何看待诗与画之间的关系?

  程振国:诗歌艺术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震撼人们心灵而产生共鸣,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二者有着等同的地位。我们可以读到最早的诗是《诗经》,发展到唐代,诗歌艺术已臻巅峰。唐代诗歌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现实主义、爱国主义、自然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凝聚。诗能言志,从而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同时唐代的书法绘画亦随之达到了很高境界和水平,苏东坡论王维《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即是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达到展示最深最美的意象。诗是运用抽象的文字所代表的意,经过起、承、转、合、平仄、韵律的有机组合来塑造意象。绘画是运用笔墨塑造不同形态的图式来达到共同的目的——“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绘画中的造境,都饱含着率真的情和景,情景是审视大自然主观情思的象征,取无穷之趣,营造胸中之丘壑,或峭岩绝壁、烟霞云霁,或层峦叠嶂、激流泉涌,皆可游、可观、可居、可写。

  彭利铭:以上问题您谈得很深入,可以看出您在创作之余,读了很多书,更思考着很多哲理性问题。下面想请您谈一谈,画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画家的创作是富有责任心的,画家所留下的画迹都会流向社会群体的各个层面,所以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要经过周密的思维过程直至运动于笔端而完成。而画家在社会上人数相对极少,社会需要你们的存在,你们也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您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呢?

  程振国:孔夫子认为“德”是根本,“有德者必有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是“立德、立品、治心、修身”“纯充于中者实,中充实者则发为文者辉光”,这是对社会具有高尚道德及责任心的阐述。画家的艺术创作是脱离不了社会群体的,历代的“入世与出世”说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而产生的人生观。画家应当对社会对人类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民族责任心,要有使命感,要讲道德修养。画家所表现的题材,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述说内心世界,都必须依赖与社会的共融,即所谓“助人伦,成教化”的根本所在。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