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评 >> 正文

妙在自然——夏永奇诗词《纵情江山》评论3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8日13: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妙在自然

——《沁园春·品味早茶》读后感

李桂秀

  拜读夏永奇先生词作《沁园春 · 品味早茶》,给我的感觉不是在读费解的词作,而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朗诵一首优美的散文,在聆听一曲美妙的旋律。因词作带给心灵的感触,从而试着去领略词作中引经据典的深度,去思索词作中借物寓意的空灵,去感悟词作中以点带面的技巧。

  展开书稿就是新奇。先生没有按一般的平铺直叙铺陈构思,而是用新颖手法借一个事件一个动作徐徐拉开篇章:“挑二壶茶,买四沓书,要六套餐。”开篇3个流水对,引人入胜。“挑”、“买”、“要”3个动词掷地有声。“茶”、“书”、“餐”,不仅点出了早茶的内涵,而且道出了早茶的意蕴。“壶”、“沓”、“套”3个量词,何其贴切。“二”、“四”、“六”3个等差递加数列,妙手偶得;又与下阕的“七”、“五”、“三”、“一”4个等差递减数列遥相呼应,匠心别具!短短12个字,名词、动词、量词、数词等量分配,大家之作,出手就不同凡响!

  再静心地坐下来,慢慢品味精致的早茶。“口嚼鱼片,臀挨铁凳,手掰猪爪,目眺人圈。侃侃花花,说说草草,两指敲桌算请安。”何其形象,何其活脱,何其丰润啊!“两指敲桌算请安”化用乾隆、韦小宝主仆200多年前吃早茶的典故,词作意境顿升!“魂飘荡,再聊聊塞北,扯扯江南。”作者的情趣在激扬,视野在拓展,心灵在升华!任美食的浓香随热茶的香气慢慢吞下腹中,细细品味意境,那种绵长的回味啊,无与伦比呢!可见饮食文化真是一部深奥的艺术主题哦!

  如果说上阕的画面主要围绕作者自身展开,那么下阕则把画卷推向了群体就餐者!让我们随着先生笔下的画面慢慢感受那一刻的美妙吧!“阖家老少同欢,成俗事,宾朋晨聚谈。取蘑菇七个,燕窝五克,海虾三对,粽子一盘。啃啃村鸡,尝尝油饼,豆奶糕粥随意添。真风趣,醉乾隆造访,小宝陪观。”且不说“俗”字之精,“晨”字之妙,“取”字之准,“随”字之确,“醉”字之透,“啃啃”、“尝尝”之神,令人咀嚼;且不说“乾隆造访,小宝陪观”意蕴之阔,令人品味;且不说全篇数十个流水对、扇面对、对中对、单子对、双字对、四字对,巧夺天工,令人赞赏;且不说“便”、“再”、“取”、“醉”4个领字出神入化,令人敬佩。在这幅灵动的画面中,我们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汇聚茶楼,聊天聊地聊人生。没有界别,没有距离,不管识与不识,一个微笑,一个颔首,一个扣指,都代表着暖暖的温馨。以美食为媒,以香茗为媒的茶楼,天南地北的朋友欢聚一堂,美美品尝精致点心,快乐交流各方信息,细心寻觅巨大商机,这才是早茶的真正主旨。男人们海阔天空闲谈人生,话题不离经济、时事、政治,谈股论金,从楼市到鸟市;女人们在美美享受早餐后就会聚在一起聊家常,聊时装,聊美容,气氛温馨而热闹;邻里间、朋友间还不忘相约下次喝茶的时间。可见一顿早茶吃下来,其间的收获会是多么的丰富啊!有心人在茶楼就能找到市场商机,因此早茶成为广东人的生活习惯,也逐渐成为南方人追随的潮流。在现今社会,现代化的高楼把邻里间的情感都隔在厚重的防盗门外了,而这小小茶楼成为了朋友间,邻里间联络情感的好场所,或多或少弥补了一些人与人之间情感冷漠的空缺。在如此温馨的画面里,我终于明白,为何下至黎民百姓上至达官显贵到了此地都流连忘返,惹得“乾隆造访,小宝陪观”。词作,通过中高档食品的选择,通过由家庭到朋友的聚会,通过广泛的调侃,把早茶浓浓的群众性、广泛的地域性、强烈的时空性巧妙展现。而歌颂改革开放给广东生活、生产、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主题妙无痕迹地揭示,更令我们赞叹不已!

  永奇先生在茶楼品茶、品人生,而作为读者的我,则在词作的氛围里品茶、品人生。大家心中有着一个共鸣,小小茶楼,一盏清茶,几样点心,你足可以知天下事,解世间谜。静静《品味早茶》,就如同品读一部饮食文化宝典,短短114字浓缩了粤食文化的精髓,以点带面辐射社会大视觉,摊开画卷成就经典,把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新面貌新气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细细品读就如同自己正漫步广东街头品读繁华盛世。

  有很多朋友说过,欣赏永奇先生的词作,就如一幅美妙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开,不管是山水,是人物,是风景;不管是生活,是工作,是社会万象。它都会带给读者无尽的思索,无尽的感慨,无尽的遐想。品读《品味早茶》,你能不由衷赞佩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