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评 >> 正文
大美兴仁 壮哉奇词
—读夏永奇先生《沁园春·天赐兴仁》
张雨石 韩兆妍
兔年新春伊始,兴仁县委、县政府着眼宏扬传统文化,挖掘城市底蕴,举办了面向全国的“锦绣兴仁”诗词大赛。为提升影响、引人瞩目,兴仁诗词界朋友诚嘱中国作协会员、传统诗词创造基尼斯纪录第一人、中国新韵古词发端者和举旗人夏永奇先生赐稿同襄盛事。朋友之命、发展之需,盛事之举,永奇先生顿感责无旁贷。详细查阅相关资料,遂于2011年3月18日当天挥就《沁园春·天赐兴仁》一词。作为征求意见稿发出,立即被兴仁学界广泛传抄。清明佳节,得知此事,我们急赴永奇先生家中,一睹其词全貌,极感震撼,遂录全词如下,共同好细品。其词为:
沁园春·天赐兴仁
三省咽喉,两路门户,一地中心。望夜郎故土,苏辛醉咏;盘州美貌,李杜狂吟。百亩湖光,千寻草色,万尾鱼龙尽吐春。尤夺目,亘金山成岭,煤矿吞云!
诗情画意乾坤,彰锦绣,雄姿动魄魂。赏布依歌舞,玉环丢丑;仡佬服饰,飞燕失尊。雕塑酬贤,喷泉寄士,渡口桥梁作虎贲。崛起状,令江南翘首,塞北凝神!
永奇先生不愧词坛巨匠,信手拈来,即成佳作。拜读良久,感叹、震撼之余,通盘咀嚼,不敢说得其三味,但也成一孔之见,不吝鄙陋,坦言心得。
这是按照《中华词谱集粹》中辛弃疾《沁园春》体例的规则,以《新华字典》的法定发音为准,用新韵填写的古词。
从题目看,“天赐”二字有如奇峰突起、平地高山,引人追兴仁之全貌,索天赐之由来,探全词之意韵。如此至高境界,顿显兴仁峭拔。自古财物有人给、自得、天赐三说。鬼斧神工才能得天独厚,占尽风流,钟灵毓秀。破题即引人入胜,不愧大家手笔!
上阕,从白描入手,尽述兴仁地理风貌、自然风光、人文风物。示人以轮廓,壮人以魅力,吊人以胃口。开篇三句“三省咽喉,两路门户,一地中心”,具写兴仁之形胜。兴仁地处滇黔桂3省结合部,是南昆铁路和盘百、贵黄高等级公路的交通枢纽,是一方水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咽喉”是人之要害,用于形容,足表兴仁地理位置之冲要;“门户”是屋宇之进出口,用于比喻,正显兴仁交通网络之通畅;“中心”是万物之内核,用于概括,尽昭兴仁区域地位之统领。三句气势高拔而峻伟,如龙门三叠浪,奔涌澎湃,气吞万里。“望夜郎故土,苏辛醉咏;盘州美貌,李杜狂吟”四句,乃通篇词眼,点出埋藏在世人头脑里的历史印记和兴仁风流。司马迁“夜郎自大”的典故,李太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名句,相信尽人皆知;但夜郎究竟在哪,则鲜为人知。词家写兴仁,正是选择了人们的心理潜疑,抵隙而入,让人们在释然的同时关注兴仁、感受兴仁、追索兴仁。“望夜郎故土”,直接点出兴仁与夜郎的关系,回答了兴仁是哪,哪是兴仁的命题,让人们对“天赐”形成了“原来如此”的新一重理解。“苏辛醉咏”,则是臆断。苏辛大名垂千古,如能让与苏辛齐名的大词人吟咏不止的,必然是天下胜境、人间美景、世外桃源。何况古往今来,诗词佳作层出不穷。这样就在交代了历史人文的同时也加重了人们对“天赐”的理解。“盘州美貌”,则是在解疑之后再设疑。相对于“夜郎”,“盘州”的概念估计绝大部分人不了解,那么兴仁与盘州又是什么关系,引人思考。查阅文献之后,方知“盘州”曾是盛唐时期的南方重镇,是唐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重要依托,是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荣韶华,可为一时之盛。兴仁有这样辉煌的历史,更使人惊叹。在时空缝隙中重新审视兴仁,其历史之厚重,真为我辈所感叹。“李杜狂吟”,“盘州”在盛唐时期的繁华,曾吸引李白等大诗人吟诗传颂,更可见兴仁人文深度。尤令我们赞赏的是,此四句巧妙地采用了实虚兼顾的手法:“夜郎故土”“盘州美貌”侧重实写,“苏辛醉咏”“李杜狂吟”侧重虚描。时光先由战国延续到汉唐,再由大唐传承到两宋,时间跨越千年!先贤佳话,往圣传奇,时空转换,更加重了读者对“天赐”的认同。“百亩湖光,千寻草色,万尾鱼龙尽吐春”三句,尽写兴仁浑然天成的奇光胜景。“百亩湖光”指的是兴仁的鲤鱼湖景区。鲤鱼湖面积777亩,湖水湛蓝深遂,四周群山环抱,周边茂林密树,极具自然之野趣;“千寻草色”,说的是放马坪草场景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贵州高原上少有的高原台地,兼备南北之风貌特征,素有“高原塞外”之称,近3万亩的高原草地,极具开阔之观感;“万尾鱼龙尽吐春”还是实虚并用。实是指兴仁水多鱼多,渔业特产丰富,是重要的富民经济。虚是以龙比鱼,巧借鲤鱼跃龙门的想像力,把兴仁的风光特色幻化成神龙钟情的洞天福地,更加扣紧了“天赐”的内涵。“尤夺目,亘金山成岭,煤矿吞云” 三句,突出展现了兴仁物华天宝的特征。兴仁地上有秀美风光,地下有金矿煤矿,黄金原生矿远景储量超过100吨,煤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是一块名负其实的富饶宝地。矿藏天成,兴仁的资源就是上天赐与这片风水宝地的礼物,既惹人翘首,令人瞩目,催人作赋,也做实了“天赐”之名。
下阕,以激情取势,尽展兴仁的风土人情、市容市貌、发展现状。诱人以特色,假人以英气,傲人以雄姿。“诗情画意乾坤,彰锦绣,雄姿动魄魂”三句,是下阕的总纲,用铺陈的笔法,透示兴仁的处处繁荣,折射兴仁的处处锦绣,抖漏兴仁的处处明丽。句中连用了“诗情画意”、“锦绣”、“雄姿”三个比喻,层层梯进烘托效果,节节登高表达神韵、步步深入体现精彩。让兴仁乾坤中的诗情画意、锦绣雄姿纵开闸门,奔流直泻,不可复抑。“赏布依歌舞,玉环丢丑;仡佬服饰,飞燕失尊”四句,继续用虚实相辅的间色法,把兴仁的“诗情画意”强劲展出,让人们醉赏这里的民俗风情。“布依歌舞”,是实写兴仁的布依族歌舞,用赏字提风味;“玉环丢丑”则是虚写,用善舞的杨贵妃技不如人来反衬布依族歌舞的高妙;“仡佬服饰”,是实写仡佬族的传统服饰,呼应前面的赏字;“飞燕失尊”则是虚写,用爱美的赵飞燕自愧不如来反衬仡佬服饰的秀美。四句中,连用古代两大美女,连赞兴仁两个民族,恰似三山五岳、依托拈来、不一而足。特别是古代经典美人的反衬,更像是佛家的拈花指法,势未发而劲已至,微言大义中更见高超。兴仁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彰其二,代全部,妙哉!“雕塑酬贤,喷泉寄士,渡口桥梁作虎贲”,三句移步换景,极言兴仁之美,是全方面的美;不只有古代的、自然的、民族的,也有现代的、城乡的建设之美。“雕塑”、“喷泉”、“渡口桥梁”都是兴仁城市化建设中的地标性建筑,气势雄伟、造型奇特、个性现代。作为见证改革历程、壮写发展里程、描绘伟大前程的重要史料穷而后工,是兴仁加快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标志。“酬贤”、“寄士”、“作虎贲”三词连用,极具冲击力、震撼力、爆发力。兴仁市容市貌的大显现、大发展、大变化,靠的是领导有力“酬贤”、借助外力“寄士”、上下努力“作虎贲”!万众一心的发展环境、万方襄助的发展氛围,万马奔腾的发展热情,跃然纸上!让人在领略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之际备感兴仁人古往今来的创业精神、拼搏精神、求进精神在时代变迁中传承和创新。让读者从陶醉中自然转为振奋,在痴迷中自然幻为鼓舞,在激动中自然化为关注!形成更高层次对兴仁的喜爱之情、关爱之意、热爱之心。“崛起状,令江南翘首,塞北凝神”是收句。在情正鼓、爱正勃、意正喧时的巧妙收官!这样的风光、这样的风情、这样的发展,最后都汇聚到兴仁崛起振兴的大局之中,实实在在转变为百花齐放的发展优势,形成快速崛起的发展状态,汇成绚丽多彩的发展蓝图!这是水到渠成后的收尾!无论是“江南”,还是“塞北”,无不为之“翘首”,为之“凝神”,为之振奋!然言已成而韵未就,对兴仁的喜爱,已从词家推广到大众,形成万千民众的自然关注和无尚眷恋。匠人的风采,语言的魅力,词作的韵致,尽彰无遗。感慨也,羡慕也,振奋也!
纵观全词,布局巧妙,意象高拔,骨骼精粹,用典古朴,选词精当,择韵厚重。手法上古代现代连接、自然人文交错、实写虚描参差,且融骚融赋,兼诗兼联,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给人以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尤其在领字和对仗上“独秀词坛的永奇模式”,倍显功力!
运数如神。数字是枯燥的,很难引发形象思维,如把握不当,容易走火。故前人鲜有在词中重复运用数字的。词家却避熟就险,将数字巧妙摆布,嵌入词中,产生氤氲气象、磅礴气度、跌宕气势。词中开篇就连用“三”、“二”、“一”3个数字,递减排列;隔段又连用“百”、“千”、“万”3个数字,且翻转态势,递增排列。用笔之老道,择声之适如,布局之周密,古今罕见!半阙56个字中,竟嵌入6个数字,且毫无雕琢之痕,直入化境,古今罕见!
妙加领字。古往今来,在解析《沁园春》词牌时,一般都提到2个领子,既上阕第二韵、下阕第三韵的首字,各统领下面的四句。词家独具慧眼,把上下阙最后两句的首字,也变成领字,统领下面两句。如,“亘金山成岭,煤矿吞云”“令江南翘首,塞北凝神”的“亘”字、“令”字就分别统领“金山成岭,煤矿吞云”,“江南翘首,塞北凝神”,更让整首词跌宕起伏、魅力四射!搜索两宋以来《沁园春》,未见第二人!
对仗登峰。在对仗上,词家集40多年艺术功力于一笔,极大地扩展了对子的含量。在用足扇面对、四字对的基础上,还巧妙地融入了流水对、连环对,独创了双字对、单子对。“三省”、“两路”、“一地”是三连对,“咽喉”、“门户”、“中心”也是三联对,组成双字连环对;“三省咽喉”,“两路门户’,‘一地中心”则是四字连环对。“三”、“两”、“一”,“省”、“路”、“地”,则是单字连环对。“夜郎故土,苏辛醉咏”;“盘州美貌,李杜狂吟”“ 布依歌舞,玉环丢丑”;“仡佬服饰,飞燕失尊”是四字扇面对;还可以分化出“夜郎”对“盘州”、“苏辛”对“李杜”,“故土”对“美貌”、“醉咏”对“狂吟”;“布依”对“仡佬”、“玉环”对“飞燕”、“歌舞”对“服饰”、“丢丑”对“失尊”双字对。“百亩湖光”与“千寻草色”, “雕塑酬贤”与“喷泉寄士”是四字流水对,还可以分化出“百亩”对“千寻”,“湖光”对“草色”;“雕塑”对“喷泉”,“酬贤”对“寄士”双字流水对;又可以分化出“百”对“千”、“亩”对“寻”、“湖”对“草”、“光”对“色”、“雕”对“喷”、“塑”对“泉”、“酬”对“寄”、“贤”对“士”单字流水对。“金山成岭”与“煤矿吞云”“江南翘首”与“塞北凝神”是四字对,还可以分化出“金山”对“煤矿”、“成岭”对“吞云”、“江南”对“塞北”、“翘首”对“凝神”双字对;又可以分化出“金”对“煤”、“山”对“矿”、“成”对“吞”、“岭”对“云”、“江”对“塞”、“南”对“北”、“翘”对“凝”、“首”对“神”单字对。粗略算来,在仅仅114字的一首词中,全词单字对17个,双字对16个,四字对26个,流水对6个,扇面对10个,连环对5个,总计多达80个。既对且工,炉火纯青,至真至美,出神入化!
这首词见景生情,以情壮景,内容宏大;以古带今,昭今彰后,形式活脱;以实拓虚,以虚补实,意蕴丰茂。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炉,堪称吟咏锦绣兴仁的稀世佳篇,堪称昭示新韵古词的扛鼎大作。我们不揣冒昧解析,旨在还原兴仁锦绣,还原词作灵仪。盼也能为提升兴仁品位,弘扬传统文化,赞美祖国山川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