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对“惜·姣”的几点建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5日09: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孙毓敏

  看罢小剧场京剧《惜·姣》,感觉演员的化妆、服装很漂亮,古装头、新式的裙袄、裤袄、加长的斗篷,颜色都很雅致、很简洁,尤其适合近距离观赏。剧名起得特别好,我的理解就是“可惜啦,一个姣姣的女子”。作者是站在同情阎惜姣女人命运的前提下创作的,它和魏明伦的《潘金莲》不同,那是古今关照、中洋对比,对女人婚姻悲剧的重新阐释,是为潘金莲平反。而该剧除了沿用老戏的主要情节外,全部唱念,是用话剧式的对白和古典诗词的唱词相结合的,有更加贴近当代意识的舞台呈现。常言道:“热恋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阎惜姣大概也是如此,因此才在生活的逼迫下错嫁人、爱错人。

  创作者还从另一个角度对“不节不烈、寡言鲜耻”的阎惜姣进行了崭新爱情观的心理剖析:尤其结束在“忘情汤”的饮用中,别具一格,可以给时尚的现代人留下很多对人情、世情的思考,使观众在离开剧场后,能引申更多的思绪,诸如,“恩情并不等于爱情”等的对照思考。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也想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剧本浓缩了情节,没有“叹五更”等过程,这样的情节处理很好,但其中有一句“宋江一日不死,我就一日不得安宁”,是不是又太狠了,如此一来后面的动作变成了惜姣蓄意谋害。这样惜姣被刺而亡也就理所当然了,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我想应该是用招文袋中的政治信件逼出一封休书来,使她和张三郎成为合法夫妻。过去的本子是不交信件,而是要“在太爷堂上给你”,是矫情而非蓄意招来了杀身之祸,所以该剧的分寸把握还需斟酌。

  第二,张文远是好色之徒,与多名女性有染,惜姣只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当惜姣死后,他见到惜姣应是以惊吓为主,而且已知她早已被刺死,心里应该想这到底是人还是鬼。当他闻闻头发确认是鬼时,不应该由惜姣亲口告诉他,而是他心中早已有数,害怕女鬼捉他,这样强调的变心才有说服力。但是变成女鬼的惜姣非要和他“同日死”不可,因为之前二人曾有盟约在先。这里的舞台表现应该适当加入技艺手法。在昆曲“活捉”中,就有诸如转圈甩发、各种甩姿、远处跳躺桌子等惊险的场面,该剧可以有所加强。此外,用“裹脚布勒颈”应系在一处,而不是现在选择的让张三郎自己勒自己,然后自己走下场,这种艺术处理方式达不到烘托人物形象和内心蕴涵的效果。

  第三,孟婆的角色是否可以大改样,如戴上白色的面具。孟婆的作用在于劝世人在阴阳两界的纠葛之中做到“忘情”,所以劝惜姣饮下“忘情汤”,把前世的纠葛彻底忘掉。但这碗药,前后贯穿却又不是一个意思,会不会让观众产生误会。之前的药是温补剂,最后的才是忘情汤,戏剧表现的时候最好能讲得清楚一些。现在看来,孟婆的形象如若不改样,很容易带来理解剧中人物命运上的偏差。

  第四,最后感叹人生的唱段应该浓缩,目前太长、太深刻了。惜姣是一名俗女子,唱不出这么深刻的哲理,只突出“错嫁人、爱错人”就够了。太深刻就变成李清照、杜丽娘了。

  近年来,北京京剧院先后推出了《马前泼水》《浮生六记》《昭王渡》《玉簪记》等多出小剧场形式的京剧演出。我较为认同李恩杰院长所说的:“剧院以提高艺术品质为追求,以全面培养优秀青年京剧编导人才为目的,以打造吸引年轻观众能走进剧场的优秀产品为抓手,提出了以青年创作、表演人才为主体,全面提高原有剧目品质,创作高品质剧目,打造剧院高水准小剧场系列产品的任务。”这是具有超前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创新思维的,是一条京剧发展的新路。希望能一直走下去成为品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