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评论 >> 正文

张洁《天堂加油站》:期待“她们”好好长大(刘秀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2日09:2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秀娟

  《天堂加油站》是张洁的小说自选集。既是自选集,所选篇目往往带着作家自己的珍爱,也就容易显现出作家的风格。所以从这短短的8篇小说谈张洁的创作,虽然时时担心以偏概全,但应该也不是妄下结论,算得上是张洁创作图景的一个局部。

  我特别看重这本自选集里的《神秘园之歌》和《云彩上的女孩》,它们让人震动——发育以及死亡。这是我们的儿童文学曾经做了一些宝贵的探索而眼下 有些寂静的两个领域,这两个小说正是这些探索的一部分。对于少年人的隐秘世界,张洁悄悄地掀起帷幕的一角,郑重地走进去,怀着理解而温暖的心倾听,并且努 力让自己感同身受。

  《神秘园之歌》的真正主角与其说是少女水草,毋宁说是一种“情绪”。这个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从头到尾是郁结在少女心中的一团乱麻。少女水草的 神思恍惚缘起一点小“事故”:和童年好友小青同眠时,水草被小青的脚搓醒了,搓到的部位比较特别,恰是水草正在发育的胸部。水草顿觉恶心,想马上洗澡,恨 不能割去被“抚摸”过的皮肉。小青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熟睡中的不经意?水草无从判断。不问呢,憋在心里难受;问呢,又怕伤了友谊。她对于发生在自己和小 青身上的变化很困惑,小青也同样困惑,只是水草选择了用沉默和回避来掩饰,而小青选择了疯闹来发泄。最终,水草仍没有答案。这答案也已经不重要,两个少女 只能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这种自我成长的努力也流露在《云彩上的女孩》之中。陌生人如一件衣服般飘落大楼,深深地刺激了“我”,并再次勾起我对三位好友先后离去的悲伤,甚至是自责——应该死去的是“我”。“我”一直想找人聊聊这些人的离开,但最终,找不到任何想说的话。

  这些少女,带着未解之谜继续向前走,寻找开阔的天地,而没有陷入人生的泥潭。这或许是大多数人成长的状态。通常,我们的人生中没有所谓恰逢其时 的导师和领路人,而是靠着生命的本能踏着泥泞前行,仿佛大树,本能地向着阳光生长。张洁自己应该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和努力,所以她不编织传奇,给少年少女以 梦幻般的期待,而是以诚挚的态度,去理解和表达,传递出成长本身的力量。所以她说自己是“执意发掘;执意理解;我执意伸出自己已成年的手——与那些泛着红 润的年轻的掌心相合”。是“发掘”、“理解”与“相合”,而不是“引领”,细想之下,这其中所包含的张洁对于自我与写作的认知,倒是特别符合张洁的气质, 安静而谦逊。可以说,比较早的,张洁就显现出了她的敏感性和艺术把握能力,写出了伴随生理变化而来的内心困惑以及死亡带来的恐惧。没有过分的渲染以及思 辨,没有拉成冲突激烈的长篇,安静地,以张洁的方式,写出了灵魂的震颤。并且,张洁没有因为题材的“冲击性”而降低艺术的追求,反而特别用心,甚至小心。 这两个小说几乎没有故事,但是它又让人觉得恰恰富有短篇小说的肌质。

  如果说《神秘园之歌》和《云彩上的女孩》是重感觉与情绪的,那么《天堂加油站》和《一块橡皮》则重在反思。一点一点的,张洁从一个美好的故事开始,写到美好所滋生出来的嫉妒、误解与伤害,展示出潜藏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人性缺陷。

  看似都是小事,王曼妮身患重病,善良而热心的同学们帮她补习功课,照顾她的日常生活,整个班级焕发出团结、友爱、快乐的精神气象。然而,变化在 悄然发生。开始有同学不耐烦,有同学质疑王曼妮漂亮的衣着,有同学嫉妒她的好成绩,而毕业前的保送生名额彻底瓦解了“天堂”……而麦乐乐所经历的,更加微 不足道。小男孩滔滔因为一块说不清是借还是偷的橡皮,被老师定性为小偷,不得不转学,在新学校依旧抹不掉往日的烙记,再也不是跟在麦乐乐屁股后面的快乐小 兵,而是和父母一起,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人生。一件小事,与麦乐乐关系并不大,事过之后所有的人依然如故,但是麦乐乐却尖叫着打断父母的说笑,她 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而人们却安然如故。这让我想起张玉清的短篇小说《地下室的猫》,只是麦乐乐还没有习惯那凄惨的猫叫,但她的父母、老师 以及所有的大人,和另一个女孩的母亲一样,也在教她如何漠视猫的叫声。我们冷硬的垢痂是如何打磨出来的?不再流血,不再疼痛,当然也就不再敏感。这场锻造 其实从童年就开始了。

  张洁却保持了她的敏感,这敏感让她心痛,让她反思。张洁一直被认为是“洁美”的,这也是她自己渴望的人世图景,但是几篇小说读下来,我反倒觉得 她一直是机敏的,对于人性的缺陷与人心的困惑一直在追问、思索。只是,在发现这些之后,她依旧坚持她洁美的理想,给自己和读者以信心。“我相信我们每个人 都在心里绘着一幅‘自我’的肖像,画画停停,有意识无意识、不间断地画下去,努力地希望有一天非常圆满地画好它。这一定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精心、最倾注心血 的作品。”在经历了“天堂加油站”的美好与悲伤之后,女孩这样写到。我想这也是张洁为什么一直为少女写作的原因之一:希望她们好好长大。

  少女世界是张洁最为熟悉和钟爱的,也是特别适合她的。张洁从少女时代开始写作,奇异的是,写作仿佛是一台时光机,把她留在了少女时代,让她本人和作品都散发出一种安静的少女的气息,哪怕在喧闹的人群里,也是静静地微笑,少女般地微笑。

  静气,这也许是张洁让很多同行赞许的另一个原因。这种安静给了她一种定力。大致一算,张洁写作也有20年的时间了。这20年,从日常生活到社会 思潮以及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变化何其之多、之快,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要脚步匆匆,还未必赶得上。张洁似乎特别有定力,很少有什么追赶的动作,一直安静地写 着,以她自己的节奏,把书一本一本捧给读者,甚至带着一点忐忑和自我质疑。她是小心翼翼的,她不是把笔下的人物当做提线玩偶,由着自己的兴致,让他们穿不 合适的衣服,说不合适的话,谈一场汪洋恣肆的恋爱,或者大智若愚终成公主,或者机灵俏皮无所不能。我对儿童小说一个极大的不满,便是夸张的无度,已经到了 张牙舞爪的程度。夸张的叙述以及人物夸张的言行,冲淡了对于内心的关注。心理活动不是通过对话、细节来表现,而多是通过作者的讲述完成。很多所谓的成长小 说和《流星花园》等延续至今且愈演愈烈、愈加虚空的青春偶像剧是一个来路,这些小说自有它的优势所在,也没必要一概否定,但是如果泛滥成了一种被普遍认可 的腔调,就不能不加以警惕。作者写起来很过瘾,读者读起来也很流畅。但是一场传奇般的叙事浩浩荡荡过去,什么都留不下。

  张洁执著于表现心灵的悸动,这使得她的写作成为一场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而不是营造一个“说书场”。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它使小说更加深 切,更打动人心,更能引起共鸣,把我们引入主人公的心绪中去,感同身受。但是它的节奏感有时被打乱了,故事会显得不够完整凝练。这也是我没有中意于《站 台》和《叫我一声乖女》的原因之一,故事不够完整明晰,甚至有些碎片化的感觉,仿佛是没有连串起来的珠子,蹦蹦跳跳,读起来难以聚焦。张洁似乎不是特别热 衷于故事,而更在乎人物的情感或者说心灵的展现,她又想尽量地避免以叙事者的讲述来代替人物自己的表演,有时就会让人感觉不连贯,不够绵密,过于松散或者 跳跃。要把握好叙事的节奏对小说作家来说极为重要,也是个极大的难题,仿佛是走平衡木,要在流畅、优美和难度之间做到“和谐”。好在张洁会一直努力,她会 把一个答案安静地放到读者面前,带着略微不安的神色期待回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