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靠什么维系剧作艺术的生命力(王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0日09: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 苹

  自1997年的《断腕》到2013年的《青蛇》,田沁鑫的十几部话剧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对经典小说或者由史料改编而成的作品,这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以讲述晚清名妓赛金花之传奇一生的《风华绝代》虽然也属于其中的一部,但所反映出的创作问题,又很值得我们深思——

  

  田沁鑫的传奇剧《风华绝代》自2012年于各大剧场上演以来,已经历经百余场。在商业上,该剧无疑是成功的,尽管这种成功的效应,多半来自主演 刘晓庆的个人魅力,也正因此,该剧上演后,褒贬不一,但归结起来大都集中在“一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剧作”上,可谓一针见血。自1997年的《断腕》到 2013年的《青蛇》,田沁鑫的十几部话剧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对经典小说或者由史料改编而成的作品,这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以讲述晚清名妓赛金花之传奇 一生的《风华绝代》,显然也属于其中的一部。但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如此大的评价呢?

  对主演及商业宣传的过度依赖,导致剧作创作用力过少

  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及所做的相关观众调查显示,《风华绝代》的观众群体中,有一半多为刘晓庆的粉丝,尤其以女性观众为主。在该剧的商业宣传中, 制作方提及到的三个看点,一是以田沁鑫为首的两岸三地强大制作团队,二是刘晓庆与该剧人物经历契合的传奇人生,三是晚清名妓赛金花真真假假的传奇野史。惟 独对于剧作本身的魅力,及其像《生死场》等剧一样给观众带来的内心震动效应,没有提及。田沁鑫曾经说:“作为一名导演,不能盲目迎合观众。”又说:“我坚 持表达有戏剧品质的作品,我做《生死场》《赵氏孤儿》《四世同堂》等戏剧,其实创作理念一直就是一个——做能给世界人看的作品。”而从《风华绝代》的制作 缘起看,该剧却恰恰摒弃了导演一贯坚持的戏剧品质,并迎合了观众对于名角名人的八卦好奇之心。刘晓庆认为,赛金花这个角色与自己的个性有很多相似之处:热 情、好强、不畏人言、敢说敢做。而宣传中也着重强调了刘晓庆与赛金花相似的大起大落及丰富情爱经历。这些作为宣传手段,本也无可厚非,但却导致在实际演出 中,刘晓庆的个人魅力压过了其他角色的光环,使得其他角色、服装、舞美、灯光、音乐都不遗余力地在为主角一个人服务。让剧作最终呈现出一种热闹、华丽、大 制作却内容空洞、情节拖沓、台词烦琐的大杂烩面貌。

  有观众评价说,《风华绝代》就是刘晓庆一个人的戏剧,系裁缝般为她一个人量身打造的剧作。该剧创作初始,便已经定好了主演刘晓庆,田沁鑫在整个 创作过程中,也无疑太想突出刘晓庆这样一个风华绝代、光芒四射的明星演员,她认为:“中国女演员中很少有像刘晓庆这样有着这么深厚这么丰富人生阅历的,由 传奇人物来扮演传奇人物,再合适不过。”所以在整个剧作的创作过程中,便受此“干扰”,过度注重了赛金花作为大使夫人会操多国语言、开书寓自立谋生、为救 国而会见瓦德西的传奇经历,并有将所有大事件都汇集于赛金花一身的倾向,最终导致忽视了剧作的内涵、细节、精神品质,创作出了一部热闹华丽但空洞贫乏的 《风华绝代》。

  对小说《孽海花》模仿借鉴的偏差,导致有其形无其实

  《风华绝代》的创作中,无疑借鉴了曾朴所著的晚清知名谴责小说《孽海花》的结构及其内容。此部小说以晚清状元洪钧和名妓赛金花的婚姻生活故事为 情节主线,将清末30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相关奇闻逸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小说采用“珠花”似的结构,“从中心干部一层一层的(地)推展出各 种形象来,互相连结,开成一朵球一般的大花”。这种结构方式,相比起《儒林外史》等直线型结构,颇具独创性,使得作品逻辑更为紧凑。《孽海花》从赛金花与 状元洪钧相识时写起,到洪钧被其活活气死,而赛金花因向往自由脱离家庭去上海开设书寓结束,中间勾连起中外各大历史事件。

  《风华绝代》则接着《孽海花》的故事,从赛金花在上海开设书寓开始,到出狱后人生萧条风光不再、嫁给蓝颜知己魏斯炅结束。因田沁鑫侧重于表现赛 金花独立大胆、义气热情、不畏人言等自由个性,所以在材料上结合《孽海花》对赛金花生平的介绍,选取了赛金花离开洪钧家后的生活经历。但材料虽然不同,结 构却照搬了《孽海花》的创作,将八国联军进京、慈禧西逃、李鸿章求见、同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交涉、《孽海花》出版等或真实或传说的真假事件,借助赛金花这 一个人物,串联在一起。只是田沁鑫模仿到了《孽海花》的形式,却忽略了其能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借助事件刻画出了一系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典型人物,而 不只是像《风华绝代》那样,各色人物和各类事件走马观花般一一上场,但除了主角赛金花,没有一个能够让观众迅速记住他们的性格特征甚至名字。

  在《孽海花》中,曾朴将赛金花塑造成一个聪明乖巧、善解人意又机敏老辣、富有手腕的“放诞美人”的形象,在随丈夫出使欧洲各国时,能操外语的 她,远远盖过了其夫的风头,而在回国后,依然如浮花浪蕊般追求情欲,并在丈夫死去后,自主决定命运,离开家庭,利用上海名流的关系,开设书寓。曾朴笔下的 赛金花,更符合历史史诗中的真实人物,他深入到了灵肉合一的人性层面,让一个大胆自由、带有旧时女性弱点但又放荡不羁、深陷情欲物欲孽海不能自拔的赛金 花,呼之欲出,抵达读者面前。

  而《风华绝代》中的赛金花,有真实人物的风情万种、传奇经历,却并无她的神韵风采,或者说写出了其身体,但没有为其注入灵魂,导致长达3个小时 的时间里,观众只看到刘晓庆卖力地周旋于各个大人物之间,时而风情说笑,时而撒泼耍赖,时而义正辞严,却无法随其深入到赛金花这一本质上的 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她在历史沉浮中,为自身命运而抗争或者流连于各个男人之间时,其实充满了无奈不甘和破釜沉舟般的无助与痛苦,她表面上彰显出的对 于命运的不屈服,在其凄凉的晚景映衬中,更显出人物的悲剧本质。田沁鑫在最后一幕,拖沓地点出了赛金花的落魄结局,但却用大团圆的结局,又迅速消解了这种 命运的悲剧。

  对传奇剧定位与实际创作的偏差,导致热闹调侃多于内涵表达

  在谈到《风华绝代》作为传奇剧的定位时,田沁鑫说:“按照莎士比亚传奇剧的定义:1.偶然、巧合浪漫的传奇故事;2.空想性质的乐观精神,表达 宽恕、和解等主题;3.悲剧情节发展进程中的喜剧转向。这是我们创作该剧的基本概念和努力方向。”田沁鑫对于传奇剧的把握,无疑非常精准,只是,涉及到具 体的创作,却并未将这些原则在剧作中一一展开或者实践。从以往的创作来看,田沁鑫擅长悲剧表达,无论是《断腕》《生死场》《赵氏孤儿》,还是《四世同堂》 《红玫瑰与白玫瑰》《青蛇》等剧作,即便形式上有幽默元素,但人物的悲剧性本质,却并没有改变。尤其她擅长表现女性命运的悲剧性。而该剧却因其必须具备的 偶然、巧合、浪漫、空想、喜剧等因素,让擅长表达悲剧的田沁鑫,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对比传奇剧的定义可以看出,《风华绝代》具备了偶然、巧合、浪漫的传奇故事,如赛金花书寓开张之日,各方名流前来祝贺,赛金花得以结识荣禄、盛 宣怀、革命党人魏斯炅等人,而皇储大阿哥突然降临,命其不要玷污其师洪钧声誉,同时赛金花对蓝颜知己魏斯炅留学日本的资助,也在同一天内一起发生。及至后 来赛金花受李鸿章之托,救下北京城,也皆具备巧合性。赛金花本人对男性的周旋讨好,其实是对个人命运乐观精神的表达,但该剧注重了这一点,却忽略了在其乐 观个性掩盖下,因其悲剧命运,而对宽恕、和解等主题的彰显。作为逆时代潮流而上、张扬情感自由的赛金花,她的种种心机、对男人的利用、对机会的攫取、对物 质的欲望,无疑是作为个体的人,毫无自觉的悲剧命运的体现,在时代的洪流中,赛金花并非自觉地在寻找自由,她只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个体,抓住了时代可以利用 的节点,她的精神与灵魂,其实还套着旧时代的枷锁,而且她无意打破这种束缚。该剧显然没有表现出人物的这一悲剧性,也更谈不上对其宽恕或者让其在抗争中, 达成对命运的和解。

  至于“悲剧情节”,剧作更少涉猎,田沁鑫甚至有意弃掉了赛金花晚年凄苦的材料,只撷取了能够让赛金花具备现代女性独立精神气质的史料,即便是对 于赛金花入狱的情节,也是借助于小报记者的讲述来简单完成的。出狱后与蓝颜知己的幸福婚礼,虽然算得上喜剧,但却因没有前期的悲剧情节发展的铺垫,而缺乏 对观众心灵的震动。甚至为了表现喜剧性,田沁鑫用人物嘴里穿越般蹦出的GDP、CPI、hold住等现代词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但这些新鲜词语的运 用,反而因为时代相距太远的原因,让观众产生滑稽调侃而非喜剧之感。田沁鑫借助赛金花的口,说出如下豪迈言辞:“我红极一时,即便是人生大起大落,也挡不 住我的光芒,一代新女性的光芒!”这句话有昭示创作主题、回应题目《风华绝代》的意图,但同时也让赛金花这一形象,在流水账般的历史史实中,因内涵不足, 气血虚弱,而有被刻意拔高了的人为痕迹。

  由此可见,《风华绝代》被观众归入“三流剧作”,并非批评过度。相比田沁鑫其他无论谁做主演,都因剧作成功而依然能够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的作品, 精气神不足的《风华绝代》,如果脱离开刘晓庆,很难说还能达到现在商业上的成功。而一个不能将生命延续下去的作品,它昙花一现般的成功模式,也值得创作者 尤其是以戏剧品质为个人追求的导演田沁鑫的深思。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