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李敬泽做客晚八点 讲小说的世情传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9日15:03 来源:深圳商报讯 谢晨星 陈春燕
▲李敬泽来深谈“中国小说的世情传统”。▲李敬泽来深谈“中国小说的世情传统”。记者 谢晨星 实习生 陈春燕 文/图

  11月15日晚,周五书友会在中心书城南区多功能厅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做客深圳晚八点,谈“中国小说的世情传统”。

  李敬泽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和文学批评的写作。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的批评家之一,著有各种理论批评文集和散文随笔集10余种。李敬泽一上台就调侃说,由于中国小说的世情传统很多表现在请客吃饭上,因此演讲题目应该是“过年过节请客吃饭与中国小说的世情传统”。

  “和《红楼梦》相比,《金瓶梅》更像是个文青写的,更具有宽阔和浑浊的力量。”李敬泽认为《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建议没有读过的读者一定要好好看看。他30年前已经看过这部小说,那时候看的是删减版,对被删减的内容十分好奇。而30年后再看原版,对被删减的东西已经完全没有兴趣,还会不耐烦地跳过,但是发现《金瓶梅》里过年过节请客吃饭的场景特别多,引起了他研究的兴趣。

  李敬泽分析,古代小说里必然少不了过年过节请客吃饭的传统,一写到这里,就会有很多浓墨重彩的叙述,饭桌上的眉来眼去、勾心斗角,话外有话的锋芒都写得淋漓尽致。而他认为这种传统的趣味在现代被高度压抑着,从《狂人日记》开始,过年过节请客吃饭的趣味没有了。

  曾经有一位作家给李敬泽寄去自己的作品,李敬泽看完后评价说:这部长达20万言的小说怎么能通篇没有描写主人公吃饭的场景?他说这个在小说批评理论上也许算不得什么问题,但是他认为这个问题在于让小说不可亲近,并表示现代人的眼光发生了一个问题便是:失去了面对人与世界的谦卑感。“当你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时候,也许你不知道的会变得更多。”李敬泽说。

  李敬泽用浑厚有力而慢条斯理的声音接着调侃“愤青愤老”们,说到幽默处声音还是平静沉稳,少有起伏。“大家总是认为现在的社会有多么严重的问题,中国的小说有多少毛病,希望有一颗灵丹妙药。这个灵丹妙药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我要是知道就好啦,我自己肯定先吃下去。”他说生活其实没有我们说的那么倒霉,现代人总是想着生活应该如何,而不是将目光聚焦到生活本来是怎样的。

  他说,现在有一句话快要成为作家和记者的顺口溜了:现在的生活那么精彩,新闻如此丰富,生活已经远远超过虚构。因此很多人质疑这个时代小说存在的必要性。李敬泽表示,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任何时代生活都比小说丰富,而我们常常拿这种伪命题将自己追得跟兔子一样手忙脚乱。“其实这叫做大惊小怪,我们别忘了还有一句话是: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我们的前辈们以不同的形式都碰到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