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周民震和他的电影文学创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3日10:06 来源:中国作家网 特·赛音巴雅尔(蒙古族)

  壮族电影文学作家周民震准备出版《周民震文集》五卷本,约250万字,邀我为之作序。周民震是老革命、大作家,比我年长几岁,是我的大哥、学长、朋友,是我创建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的坚定支持者、无私帮助者。所以,对周民震文集的出版,除了祝贺之外,还是有话说的。

  周民震是广西鹿寨人,1932年生,解放前在中学读书时就组织进步文学团体“奔流社”,出版文艺刊物《奔向太阳》,使其成为团结广大学生和革命青年的文艺阵地。他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1月加入共产党,任柳北游击队中队政治指导员,参加游击战争。1949年12月广西解放后,他的中队参加了惨烈的剿灭残匪战斗,因为表现突出,1951年2月被全建制调往抗美援朝前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954年转业到广西文化部门工作,几十年来一面积极工作一面热情创作,文学成果颇丰。1959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后成为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改革开放后组织送他进中央党校培训,毕业后担任广西文化厅厅长、广西文联副主席等。

  他195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电影文学剧本20多部,还写过一些歌剧、话剧、京剧、桂剧。其中,电影《春晖》获1982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心泉》获广西铜鼓奖,《甜蜜的事业》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创作奖及广西人民政府特别奖,《三朵小红花》获广西首届民族文艺优秀创作奖,剧本《苗山颂》获1956年中南现代戏汇演优秀节目奖,话剧《邓小平与李明瑞》获广西第三届剧展二等奖、编剧一等奖。

  上世纪中叶,我看过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苗家儿女》,是反映广西苗家山寨人民建设家乡的故事。电影一开始,刚从前线复员回来的军人卡良,进村便遇上了参军前自己暗中爱慕的姑娘迈香,正在与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春亮举行婚礼。这一情感打击使他一下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他想再次离开家乡重返部队。然而,家乡热火朝天的现实生活,使他从个人感情中摆脱出来,毅然投身到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影片还突出表现了苗家山寨在发展生产中的矛盾:是只顾粮食生产不顾森林保护,还是根据自然条件进行“林粮并举”。《苗家儿女》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民族特点突出,人物的对话和影片中的插曲,以及那些婉转迷人的芦笙和动听感人的苗歌都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所以,我记住了这个电影的名字,也记住了这个电影的作者周民震。为此,上世纪90年代我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时,以《壮族作家周民震和他的电影〈苗家儿女〉》为标题,以单节形式写了进去。

  周民震是《民族文学》杂志的编委、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但他平日的行政工作很忙,我们来往并不太多。我有时打个电话约个稿子,有时在某个会议上见了面,就握握手、问问好而已。2003年9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我以《正确估计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为题发言。那时候周民震已退休,也来参加这次会议。那次我们聊得比较多,也比较深。比如,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作家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等问题。惊奇的是,我们俩的想法基本一致。

  2005年9月15日,我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时,他来信祝贺。2007年5月30日,我创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举行奠基仪式时,他专门写来条幅“草原上升起不落的文星座  那是我们民族文学的家乡——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奠基”。2009年春,文学馆建设在经费上遇到困难时,我和10位民族作家联名给中央领导写信,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周民震就是其中的一位。后来,这一项目顺利得到资助。2009年9月15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举行开馆庆典,周民震不顾年老体弱,从遥远的南方来到呼和浩特参加庆典活动,回去后又给我个人寄来墨宝。前些年,我到南宁出差时,他还专门把我请到家里做客,他夫人李秀琴亲自下厨房做有壮族特色的饭菜招待我。这些都是他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在广西,少数民族作家很多,其中壮族作家最多。我认为壮族当代作家中,陆地、华山、周民震的文学成就都很高。在电影文学方面,周民震不仅在壮族作家里,而且在整个少数民族作家里,也很突出。

  电影《甜蜜的事业》是周民震在新时期创作的优秀影片之一。故事情节是这样的:蔗农唐二婶是一位争强好胜的妇女,接连生了5个女孩,分别取名为:招弟、迎弟、来弟、盼弟、梦弟。她非要生个男孩才肯罢休,于是又怀上了第6胎。然而命运像是有意捉弄她,第6胎生下的仍是女孩。唐二婶不禁怨天尤人,甚至认为:“这倒霉的医院净生女的。”唐二叔是个有事业心的科研人员,但由于家务拖累,每日脏衣服一大盆,煮饭要一大锅,上街后面跟着一大串,使他的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唐二婶的女儿招弟与糖厂田大妈的儿子王宝相爱了,身为计划生育委员的田大妈却不愿自己的独生子到唐家做上门女婿,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田大妈同意王宝去上门,唐二婶也接受了绝育手术。而田大妈则让女儿四秀招技术员杨爱甘为婿,两家一同办了喜事。电影反映的是我国的计划生育问题。当时正是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年代,但人口的过快增长却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周民震抓住这一题材,表现出了他把握社会问题的敏锐性,也表现了他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另外,这部电影较好地体现了喜剧的特点。影片中的唐二婶,是当时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一个典型形象。周民震在塑造这一形象时,紧紧抓住了这一人物的喜剧性格,将她放置在喜剧人物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逻辑中加以刻画,围绕着种种矛盾,层层展现出这一人物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最后,她觉悟到:“没有国家哪有大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周民震在创作这部电影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此,而是在电影中将这一主题导向深层,进一步写出了各种人物在这一矛盾面前的各种心态,使这部电影的趣味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春晖》《心泉》《远方》是周民震创作的反映中学生、小学生、大学生生活的三部力作。《春晖》通过一个中学的高中毕业班师生在高考前的一段生动感人的故事,着力表现了班主任凌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育新一代有文化有道德的青年人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这一代中学生在高考的“关口”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克己助人的高尚品德。《心泉》通过小学生蒙小民从撒谎到诚实的演变过程,证明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道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毕竟是向上的、美好的,那些在“动乱”年代给孩子们身上留下来的坏习惯、坏毛病都会被一一刷洗干净。《远方》反映的是大学生生活,塑造了杨春、于少明、韦老师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中的那些人物所走的不同道路和命运。这三部电影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鲜明,看完后使人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心灵上的陶冶。

  周民震是一位文思敏捷、创作严肃的电影文学作家。他创作的所有电影,题材都是捕捉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并且运用生动活泼的喜剧形式将这些新人新事表现出来。这是他善于选取的一个最佳的表现形式,也是他的独特本事吧。

  周民震能在电影文学创作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认为原因是多重的。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既是书香门第又是革命家族,从小得到了理想、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良好教育。他生长在刘三姐的家乡,从小听唱山歌,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爱看地方戏剧和电影。他不仅爱唱、听、看,而且自己去做、写、实践。他刚站在电影文学创作的门槛前,就得到了文学家夏衍的关心、支持和教导,所以他很年轻就得以跨进了多彩的电影殿堂。另外,他还善于与导演“珠联璧合”。电影导演陈怀凯说过:“导演可能把一部好的剧本拍成差的影片,但导演不可能把一部差的剧本拍成好的影片。”这说明剧本是电影成功的基础和灵魂。我认为周民震写的剧本是好的,同时他也遇到了好的导演,如陶金。他还三度与喜剧大师谢添导演合作,受益匪浅。

  60多年来,周民震除了写电影文学剧本之外,还写了不少舞台戏剧剧本、散文、小说、文论和诗歌,前年他给我寄来《周民震散文选》,我都拜读了,觉得很不错,他写的散文不是虚构的、想象的散文,而是他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散文,读后使人觉得亲切、真实和感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