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廖奔:蜿蜒山塘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05日14:50 来源:人民政协网 廖奔
廖奔近影
虎丘寺

  大凡人想做一件事,如果真正动了必成之心,立志去做,他的举动就不同于一般人。

  达贤真心想修堤,他就有特殊的行动。他在堤旁树下,结一个蒲团,身穿破袈裟,无冬无夏,坐在上边,披星戴月,卧雨寝霖。

  一

  苏州最有名的一条路是通往虎丘的山塘街(古称虎丘寺路)。出了阊门,斜向西北,有一条沿渠堤坝,石板铺路,杨柳夹岸,曲伸蜿蜒,一直通向虎丘山下。这就是山塘街。城中居民,踏春赏秋,都沿着这条路往虎丘去。路的两旁风光旖旎,景色无限,渠中则波光塔影,涟漪晃漾。

  山塘街即白公堤,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唐朝宝历年间(825、826年)出任苏州刺史时,发民伕所筑。说来也巧,杭州西湖上也有苏堤,为宋代大词人苏东坡担任杭州太守时所筑。白、苏两位古代文学巨匠的名字,恰恰与两处天下胜景相连结,彼此交相辉映,使得自然景观增添了多少人文色彩。

  西湖上另外还有一道白堤,由于白居易也曾经担任杭州刺史,人们常常会误以为也是白居易所筑。其实杭州白堤原名白沙堤,可能是因堤沙呈白色而得名。白居易去作刺史时,那道堤坝已经在那里了,所以他有“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的诗句。真正为白居易所筑之堤,还是苏州的白公堤。

  二

  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简政息民,公余时间游赏山水,虎丘自然是必往之处。那时候还没有路,往虎丘途经一大片湖沼,所谓“山塘”,堤岸圮塌荒颓,潦水四溢,荒草丛生,行走极为不便。白居易于是兴建土木工程,由阊门直至虎丘山下,修筑起一道整洁的堤坝,既挡了水,又有了路。堤成之后,又于岸侧遍种桃李,水边多植莲荷,于是堤畔水中葱翠环绕。

  从此,虎丘路变为苏州一景,七里山塘,成了苏人游赏的好去处。春分秋至,城中官民士女出城踏青览胜,无论骑马乘船,陆路水路皆可抵达虎丘。从“七里山塘灯船夜”这样的诗句,我们不难揣想这里曾经有过的历史繁华。当时盛景,还可以由白居易《武丘寺路》诗中看出来: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轿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河堤上,长留一道春。

  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一任,没有为自己修筑家庭园囿,却为公众留下了一道湖山胜景,留下了一组美丽诗篇。白居易离任后,当地人就把这道堤坝称作白公堤。堤坝的命名,成为历史对于诗人最好的纪念。

  三

  两位古代的著名文人,都得以在人间天堂任职,从而受到山水胜境的濡染,相信这对其诗情文思的喷涌产生过重要作用。苏州、杭州,也只有白、苏二公这样的文学重臣,才能够与其气韵相称。

  事实上,白、苏二人在苏杭的任职时间都只有3年,在苏杭几千年的都市史中,他们仅仅占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其他时间里,其行政首脑自然大多被文思平庸的人所充任(其政绩却不见得平庸),因而被人们忘却了。人们希望苏州、杭州这样的文化胜境,应该有出类拔萃的文化人来充任首脑。同样理由,人们也希望杭州的白堤为白居易所筑,这样它似乎才更有文化感,似乎才能与西湖相称。

  慨叹古人,占尽了天下甲邑。反转来,也感谢上苍,使文化名人得以主持甲邑,于是为后人留下文化。这些岂非都是天意的安排。

  历代有多少文人名士,不蓄私产,不虑子孙,而专注于文化胜迹的建设,后人就享有了更多的文化财富。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文化就在这种强大的担载精神中承传。

  四

  白居易筑堤时,七里山塘路上居民稀少。当时如果去野外荡舟或踏青,出了阊门外,沿途所见,无非山光水色。时光流过了近一千年,到明朝万历二十几年的时候,苏州城扩展了许多,阊门外、白堤畔已经是居民麇集。七里之半,称作半塘,有晋寿寺一座。由寺旁远眺,堤东为市廛闾阎,房屋鳞次栉比,堤西为田亩陂池、云霞水竹,北方远处则遥见虎丘寺塔。每逢斜阳西下,塔影钟声与茅屋炊烟相映带,宛然一幅人间乐土图。

  然而,在这近一千年里,白公堤修了坏,坏了修,此时已是颓圮不堪。每当春雨秋潦、百川灌注,堤中白浪高于外面田畴,疾风鼓荡,堤岸崩毁,居民、行人皆受其害。晋寿寺里的僧人,原本有化缘修堤的义务,但是,一来城里富民只顾自己室家富足,有钱也不往桥梁道路上用,二来城中官吏又仅以征输税收为虑,无暇顾及这类公益之事,寺里化缘艰难,所化钱财只够寺僧自己的衣钵享用。于是,白公堤也就只好躺在那里,任由风雨淘蚀侵凌。

  然而这时却出现了一个志士:达贤和尚。

  达贤原来不是和尚,有家有室,俗家日子过得好好的,却突然弃妻舍宅,剃发出家。当然,中国历史上半路出家的和尚不少,多半有其难以逃避的俗世原因,不得已而遁入空门的居多,达贤也一定有其隐情,他不愿说,我们也就不明其理。达贤当了和尚以后,忽发愿心,要将这已经崩危殆的白公堤重修。

  呃?刚才不是说,晋寿寺一寺的和尚化缘,也只够供自己“消费”吗?达贤一个半路出家的新和尚,又有多大能耐,就想修堤?

  差别就在于其心诚与不诚。

  五

  大凡人想做一件事,如果真正动了必成之心,立志去做,他的举动就不同于一般人。

  达贤真心想修堤,他就有特殊的行动。他在堤旁树下,结一个蒲团,身穿破袈裟,无冬无夏,坐在上边,披星戴月,卧雨寝霖。用木头刻一个铃铛,一直在手中摇响,自称为“木铃衲子”。有富人舟车、酒人游客经过,他五体投地、长伏不起地合掌膜拜,求资修堤。人们见他爪肢精瘦、面目癯黑、如鬼如魅、状貌可怜,虽不一定相信他会修成大堤,也有动了恻隐之心的,随手丢下一铢半两、斗粟尺布,也就是少喝一盏酒的钱吧,让这个叫花子和尚拿去填填饥窟,算是积了阴德。达贤得了些许钱物以后,做法又不同。他不待累积到一定数量,再去谋划购买物料、聘请工匠、卜日开工之事,他早早请好了匠人等在那里,每乞到一点钱物,转手就涓滴不余地交付匠人前去购料,随购随用,马上补在堤上。就像燕筑巢,蜂酿蜜,聚沙成塔,覆篑为山。尽管所补只有筐土片石,尽管工程进展极度缓慢,然而,施财人却立即看到了钱物转换为堤坝的实效。

  于是,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苏州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达贤和尚,知道了他实心修堤的行为。大家茶余饭后聊闲天的时候,谈起这件事,无不为他的乏体苦志而揪心动容,甚至关心起他修堤的进度来,替他发愁何日能够竣工。当人们再沿着残毁不堪的白公堤,去虎丘踏春览胜的时候,经过他的身旁,无不肃然动容,如果不留下点钱物而越过,似乎格外成了罪过。于是,修堤之役虽然仍旧缓慢,但进度较前稍稍加快。

  俗话说,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达贤的苦心立志,有一天赢得了一位权势人物的垂怜,工役于是出现了转机。这天,管辖本地的地方长官,长洲县县令韩原善,大约对此事早有耳闻,来到了这里。这位万历十五年(1607)进士的读书人,亲眼看到了形销骨立的达贤,和他身后一段修整好的长堤,大为感慨,说是连一介寒僧都如此尽心尽责,我作为地方的父母官,怎能忍心袖手旁观?于是当场捐出月俸银三百六十两。

  达贤一定是大喜过望,他知道转机来了。果然,在韩原善的带动下,邑人纷纷解囊相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工役进度立即加快,新堤迅速向前延伸了。此后不久,达贤和尚就大功告成,圆了他的修堤梦。

  万历三十九年(1611),达贤于半塘处建亭立碑,刻功纪铭,请来东南名士王稚登撰文,留下一道白公堤碑。由碑阴所刻捐助修堤的一千多位功德人姓名中,我们可以读到如下名人显宦的名字:申时行、文震孟、张凤翼、冯时可、刘弘道……

  六

  达贤的苦节修堤,也许只是出于出家人修桥补路的善心。这一条千年堤坝塌毁了,推车的、抬轿的、挑担的行走不便,修好了它,也是积份阴德。他当然也知道白公堤是白居易所筑,但或许不能把自己的修堤联想到维系文化承传上去。

  进士出身的韩原善就不同了。他或是也惹动了恻隐之心,或是隐约觉得白公堤的颓坏自己也负有连带责任,但他一定觉得,作为一个文人,自己也有维护文化遗存的义务。总之,他即使坦然于白公堤的自然颓坏,也无法面对他人的自觉维护行动。道德良心在鞭打着他,使他无法长久藏匿于背后。

  维护文化胜迹,虽然不是地方官的必然责任,却也是他的善政。

  善政是会被人们记住的。

  现在,半塘西侧的陂池早已干涸,变成了房屋,只剩下一条河道通往虎丘。白公堤也变成了山塘街,上面杨柳依依。

  我走在山塘街上,游游看看,不仅听到了这件轶事,也从中读出了一篇文化承传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