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康巴作家群”: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01日10:25 来源:中国民族报

  10月26日,“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对格绒追美、列美平措、江洋才让、达真、尹向东等十余位康巴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研讨,同时发布了“康巴作家群”今年推出的11部新作,这是这一创作群体连续第二年推出十余部文学作品。近年来,康巴地区涌现出一大批青年作家,尤其是藏族作家,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康巴作家群”,在中国文坛形成了一道带有浓厚康巴地域特色的独特景观。

  “康巴作家群”缘何异军突起

  地理概念上的康巴,包括位于横断山脉南缘西至西藏昌都、东至四川康定、北至青海藏区、南至云南藏区的偌大区域。该区域不仅景观雄奇,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富集的地区。这里是茶马古道中枢,是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诞生地,更拥有德格印经院这一“雪域文化宝库”。

  近年来,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各族作家为主体的“康巴作家群”异军突起,小说、诗歌、散文创作成果丰硕,且连获知名文学奖项。2013年,作家出版社等中国数家大型出版社接连推出康巴作家新作,仅甘孜州作家出版新著就达11部。而就在去年,刚有12部“康巴作家群”新作集体亮相。“康巴作家群”成为继上世纪一批西藏作家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崛起中国文坛之后,最引人关注的藏族聚居区文学现象。

  关于“康巴作家群”的产生背景,著名藏族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康巴作家群评论集》序言里描述道:康巴区域历史悠久、山水雄奇、人的生存艰难,但在上千年文字典籍中几乎未见正面表达,直到两三百年前,才有清朝官员、外国传教士和探险家写下其生活的依稀面貌。

  因此,阿来将2012年“康巴作家书系”的推出视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他认为,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人终于开始书写康巴大地,书写这里的激变、前所未有的生活。

  “康巴作家群”中,藏族作家达真的长篇小说《康巴》,首版销售已突破3万册,其电视电影版权由知名传播机构购买;历史小说《茶马古道》,不仅以纸质媒体出版,更在网络世界创下数十万的点击量……

  “全州先后有10位本土作家被吸收为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会员达到30多人,且已有7人被巴金文学院聘为签约作家。”甘孜州委宣传部部长毕世祥介绍,不仅如此,全州还有近200名作者开始在国内文坛崭露头角。

  除了文学创作数量的不断增长,创作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康巴作家的作品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四川文学奖等近10类文学创作荣誉, 文学界对其创作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甘孜州政协副主席郭昌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群体崛起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甘孜州的康巴作家们,正在告别量小质弱的自然发展圈子。

  11部新作保持强劲创作势头

  在此次北京举办的“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上,发布了11部新作,囊括了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多种创作形式,其题材和内容的丰富性令评论家赞叹。

  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著名作家丹增的半自传体作品《小沙弥》,用深情的笔触讲述了神秘西藏的往事,让读者真切地抚触到藏地圣洁而奇伟的文化。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康巴作家群”第二辑新书,包括仁真旺杰的长篇小说《雪域残梦》,该小说以魔幻和现实交汇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普通僧人曲折坎坷的经历,表达了热爱生命、追求信仰的美好信念;泽仁达娃的长篇小说《走在前面的爱》,表达了康巴当代青年用爱心和真情善待一切的心愿;郭昌平的散文集《箭炉夜话》,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康定的历史、文化和风情;南泽仁的《遥远的麦子》,以散文形式记录了生命的感悟;拥塔拉姆的诗集《萍客莲情》,有淡然、有纠结,还有深长的祝愿和感恩;而格绒追美主编的《康巴作家群评论集》,则针对“康巴作家群”个体的创作,从题材、手法、关注的领域,以及创作的得失等方面做了详细评论。    

  这11部新作还包括泽仁达娃的长篇小说《雪山的话语》、达真的中篇小说集《落日时分》、梅萨的诗集《半枝莲》、扎西藏文原创散文集《飘扬的雪花》。

  据统计,“康巴作家群”的作家们近年来已经创作了百余部文学作品。他们以自己的作品讲述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表达了独特的民族精神气韵,为我国文学艺术长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在研讨会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包明德、知名格萨尔学专家降边嘉措等对十余位作家的作品展开了认真研讨。叶梅指出,数位康巴作家的作品正在译为英文,相信这些作品会让外国文学界对康巴、对今日藏族文化有一种全新感受。

  未现身北京这场文学聚会的阿来,在《康巴作家群评论集》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作家达真的《康巴》是部人性史诗,向外界呈现一个一直被遮蔽的藏族聚居区。这部小说描写了中国大西南“马易茶”的通商脚步,康巴大地由此从神与神交流的天堂,演变为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交往的多元乐土,串缀了沿途汉、藏、羌、回、纳西等27个民族的交流、融合。

  “幸福甘孜”为康巴作家提供良好创作环境

  “康巴作家群”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康巴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良好的创作环境也是推动“康巴作家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康巴作家能够成群发展,既与藏区文化传承密不可分,更是党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具体体现,促使大家在文化发展上有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甘孜州文联常务副主席格绒追美认为,无论是使用藏文这样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的作家,还是用汉语进行写作的人士,甘孜州对文化工作者始终持爱护与扶持态度。

  据悉,在文学创作方面,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甘孜州委书记刘道平多次在当地一些文学专著上批示,要求该州要为文学创作工作提供最好的条件,激励大家投身实践,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甘孜州每年都对全州文学创作采风、研讨等工作提供财政资金,鼓励大家大家经常深入基层,捕捉鲜活素材。

  “我们很多作家的作品,都由国内一些大型出版社推出,‘康巴作家群’告别‘作坊生产’,进入到全国文化大市场。”毕世祥说。 

  “全州建设生态甘孜、和谐甘孜、幸福甘孜的实践,为我们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康巴作家群”的作家们表示,在甘孜州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里,大家将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与时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