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性是作家惟一的性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5日10: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桫 椤

  最近苹果公司发布了它的新款iPhone手机,其中有一款是金色的,而它的实用功能并没有在以前的基础上有多大改进,但价格却仍处在高位。于是,这款金色的手机被称为“土豪金”,即购买它的人像旧社会的土豪一样挥金如土,而不管是否物有所值。它与“中国大妈”在世界黄金市场上的出手不凡等等彰显“财大气粗”的“新土豪”现象,共同折射着我们整个社会群体的心理和观念变化,这种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文学的创作与传播。

  我们说乔布斯是个天才,一方面在于他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有着深刻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他有高超的产品设计理念,知道如何在保持作品品质的前提下引领消费群体,而不是一味迎合公众。其实苹果的成功给作家提供了很好的警示素材,这是一个消费时代,它像台风一样刮过原野,很难有什么东西不被这个时代影响。8月份开始的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就将主题赤裸裸地确定为“消费文化、品味生活”,文学也是消费的对象。一个作家,面对时时只想伸手攫取“土豪金”的阅读群体,该如何在创作中坚守文学本性,把握作品品质,或者在创作中像苹果公司设计手机那样,既注重了品质,又为大众所喜爱?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具有长远意义的问题。

  信息时代文学最大的变化来自于网络的影响。苹果公司的“土豪金”手机被大量用来阅读网络小说,这种文学与技术的暧昧结合,不是缘于感情,而是源于资本。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本质上是资本对文学的影响,技术的影响只是表象。再深入一步看,技术对文学的影响,首先来自资本对作家的影响。所以,所谓文学在多媒体时代受到的影响,是作家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文学本身的问题。对文学作品文学性的要求,应当来自于作家个人的坚守,而不是市场或读者的要求。我们知道,资本的目标追求是增值,它只担负与增值目标一致的责任。资本作用于文学,资本只关心文学给它带来的增值效益,而不会关心这些作品是否具有文学性,是否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好处。所以,在当下的大众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中,读者喜欢什么,媒体就发什么,作者也就根据媒体和读者的要求量身定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多高的文学品质,只有作家自主把握。

  由此可见,当下把握写作的文学性,责任在作家,主体在作家。作为一个身处多媒体信息化时代的作家,应当将提升作品的文学性作为一种自主行为,创作出既有优良的文学品质又兼有可读性、让读者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来。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作家要自觉肩负起文学责任。文学是作家的事业,作家要靠作品说话,文学性是作家的惟一性别。

  要强化经典意识。外界说文学被边缘化,有些作家自己也认为文学被边缘化了。其实文学一直在它本来的位置上,只不过是它的参照系即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的长篇小说每年要出版3000部以上的实体书,这个数量是惊人的;而网络上的小说数量更为庞大,这是多么繁荣的文学景象,完全不是被边缘化的样子。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大量的文学作品,是否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我想大多数会被淹没,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文学性偏低。当然,不可能所有有文学性的作品都会成为经典,但经典应当成为每个作家创作的追求。把握文学性,就要有经典意识,要以经典作品的文学性为标准衡量自己的创作。传统作家如此,网络作家也要如此。网络文学经过10多年的发展,经典化目前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网络作家尤其要强化经典意识。

  还要注重讲求创作策略。在多媒体信息时代,要求作家像苦行僧一样长夜青灯、箪食瓢饮,是一种过分的苛求。但是,作家的思想又必须要与喧嚣的生活有所区别,才能保持自我,保持文学的高度和纯洁性。面对网络,作家不能缺席。所谓不能缺席,一方面要为网络文化的建构承担文学和作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作家也不一定非要当穷人,也可以在坚守文学良心的前提下,在网络的资本运营中获取应得的利益。当前,很多传统作家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表示怀疑,而网络作家又因为自己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也可能轻看传统作家。这种矛盾本质上来自于文学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传统作家以文学性衡量网络小说,而网络作家又以读者点击量或者市场作为评价作品成败的标准,不同的标准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评判结果。同在信息时代,我认为,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都要讲求创作策略,互相借鉴,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成长。不仅网络文学要向传统文学学习,增强作品的文学性;传统写作在保持必要的文学性的前提下,也要借鉴网络文学中能够吸引读者的那些特质,比如超凡的想象、鲜活的语言、多样化的叙事等。只有这样,传统作家才能够写出既饱含文学责任、又吸引读者的时代文本,而网络作家也才能够写出既有强烈的可读性、又具有一定文学性的经典作品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