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张之良:“退学”风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4日11:19 来源:北京日报 张之良

  1962年,我上初中三年级,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国家虽然有难处,但对于农村中特困户子女的上学仍然给予了特殊的照顾,只要村里出示证明,就可以免收学费。

  寒假过后,又要交第二学期的学费了。那几天村党支部书记孙大叔去县里开会,其他干部又不能做主,这样免交学费的证明信一时开不出来。我一听“两天之内交不来证明就不要来上学了”,傻了眼,急忙跑回家。妈妈安慰我说:“别急,今晚我去你舅舅家借钱去。”说完就到20里远的舅舅家去了。夜里十一点多,妈妈回到了家里,一看她脸上的愁云,就知道钱没有借到。妈妈并没有灰心,又决定第二天到父亲生前的几位朋友家再去借钱,并一再叮嘱我明天一定到学校向老师说明情况,请求宽限几天。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我一起床,发现妈妈早已把饭做好,不知什么时候出了家门。上学的时间到了,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去学校说明理由吧,又怕学校不同意;不去上学吧,又舍不得离开我尊如父辈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最后,我写了封短信,请同村的小双同学转交给班主任王慧明老师。

  王老师:

  您好!

  因为交学费的证明不能及时交给学校,特请求退学。请您向学校说明情况,并恳请得到批准。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张之良

  信虽然带走了,但我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一种失落感顿时涌上心头。我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心里总是静不下来。猛然间想到不如去北山割些荆条去卖钱,用于交学费。

  紧靠村北的大山,山高坡陡,树密草厚,荆条满坡。每到割条的季节,村里的大人都要三五结伴上山割条,卖掉后购买油盐。由于我还是个孩子,身单力薄,虽然几次要求上山割条,都被阻拦。这次妈妈不在家,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主意打定后,我拿上砍刀,背上绳子,快步往北山走去。我爬上半山腰,到山上一看就泄了气。山坡上那一墩墩被割过的条茬,好像光头上一块块的伤疤,原来早就有人光顾这里了。我不死心,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山顶。举目四望,我高兴得跳了起来。那一簇簇笔直的荆条,布满了山顶四周,好像挺拔茂密的乌发把头顶包了个风雨不透。我无心观看山景,立刻手挥砍刀,刷刷地砍了起来。谁知只顾荆条,忘了留神脚下,突然感到脚下一滑,从坡上滚了下来。

  我拼命地抓住荆条,险些跌下山谷之中,但是头上、前胸后背已伤痕累累,还好没有伤着骨头。我一瘸一拐地回到家,打来一盆清水,清理带着血污的伤口。这时妈妈进了家门,见到我这狼狈的样子,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我如实向她讲了事情的经过。妈妈听后一把将我搂在怀中,哭着说:“小秋啊(乳名),你怎么这么傻呀,妈妈已经把学费借到了,你怎么能有不读书的念头啊……”

  第二天中午,王老师和十几个同学来看我。同学们有的安慰我,有的埋怨我不应该退学,有的说我不应该一个人去北山割条。这时,王老师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张交学费的凭证。学费王老师已经替我补交了。生活委员齐淑芳同学也急忙将一个鼓鼓囊囊的大纸袋给了我,打开一看,全是一毛、两毛的纸币。齐淑芳告诉我,这是全班30名同学集资给我凑齐的3元学费。此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头扑到王老师怀里,“呜呜”地大哭起来。同学们也流出了泪水。王老师用手绢轻轻地给我擦干了眼泪,双手抚摸着我的头,轻声而坚定地对我和在场的同学们说:“记住,再困难也不能辍学。上有政府的关心,下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一定要坚持把初中读完,将来条件好了,你们还要读高中、上大学……”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的“退学”风波清晰记得。同学情、老师恩可以跨越时空,让我终生难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