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新版《小井胡同》:陈列、展示和反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1日13: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谷海慧

  时隔20多年后,北京人艺的《小井胡同》再 度上演,剧中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老北京市民的人情世态,着实让观众集体怀旧了一番。与此同时,一部由年轻人打造的新京味话剧《卤煮》也受到了观众的热 捧,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两台京味话剧的同时演出,不仅让观众在新旧之间品味了京味话剧的前世今生,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

v

  小胡同、高门楼、大杂院、古槐树、老街坊。大时代变迁,小市井生活,传统写实布景,典型京味儿风情。是陈列,是展示,也是反思。作为上世纪80 年代初话剧创作最为重要的收获之一,30余年后,由李龙云编剧、杨立新复排的2013版《小井胡同》的价值是否依旧?大幕拉开的时刻,便是它接受新时代检 验的开始。

  因为不以讲述个体故事为目的,而以社会变迁、历史反思为中心,新版《小井胡同》首先被检验的是其历史感及当下意义。剧作以断代史的结构方式,选 取了1949年北平解放前、1958年大跃进时期、1966年“文革”开始之际、1976年“文革”刚刚结束时、1979年解冻期等几个中国当代历史的重 要转折点,展示了特定时代“小民”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这种特殊的结构方式无疑使剧作产生了极强的历史感,尤其在全剧没有一个贯穿性中心故事的前提下,人物 零散的日常生活小故事,便都服务于特定的大历史。因此,《小井胡同》虽然不是历史剧,却实在是一幅历史图卷,是对历史的舞台“图说”。对剧中的历史时代与 历史状态,亲历者可以在剧场里重温;了解者可以通过剧作去印证;无知者则可借观剧补课。因而,对每一位观众而言,剧作都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但是,历史感是 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能产生历史召唤、历史指引,也可能带来时代隔膜。

  如何让观众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对历史中人的贴近与理解?尽量消除时代隔膜?是《小井胡同》经受新时代检验的关键。而这个关键的关键取决于剧作对 “人”的关怀与表现。因为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核心,缺乏人的支撑,历史就会被架空。因此,是否有足够的人间关怀是《小井胡同》在新时代经受的 第二个检验。这部有几十个人物活动的作品,没有绝对意义的主人公。每个人物都是小人物,并且都代表一种类型——类型化命运与类型化状态。刘家祥和刘嫂善良 义气、好人好报,石掌柜精明世故、身世浮沉,陈九龄是非不辨、紧跟盲从,吴七胆小怕事、命运多舛,小媳妇狐假虎威、善弄权术……剧作家以“同情的理解”关 注着“小人物”和“大多数”,倾注心力来表现民间的善恶、日常的琐碎、盲从者的悲哀、异化者的邪恶……小人物的悲欢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人性被盛在历史 的托盘里考量。这种历史观照与平民意识就是剧作家的人间关怀,它饱含了知识分子的忧患与热情。但是,由于剧作家倾力于展示而非刻画,人物便被定型化;急于 表现现状和给出结果,剧作便缺乏对现状、结果的充分解释。而因为缺乏对人物性格、行为因由的追溯、交代,舞台上更多的便是“行动的”、而非“思想的”人; 戏剧冲突便多拘泥于表面矛盾,而缺乏足够的心理动力、情感张力。这使《小井胡同》的人物仅仅成为对历史的粗线条图解,而非细致的注释。

  既然历史由人支撑,人物又活动在各种具体生活故事里,叙事艺术自然也成为《小井胡同》被新时代检验的一个重点。不难发现,这部剧作在双重结构中 进行的是散点叙事。断代史的大结构强化历史感,淡化故事情节,完成的是对历史、时代、社会的散点扫描;每一幕自成单元的小结构则多视点、多人物、多冲突, 让故事向四面八方铺展,以完成对时代、世态、人心的整体勾画。在此双重结构下,剧作的叙事重心又不断游移,进一步形成了叙事散点化。简单地说,从舞台布局 上看,剧作中心是刘家;但从矛盾分布上看,刘家却非叙事重心。以第二幕“献铁”、第三幕“认布”、第四幕“批斗”、第五幕“卖油”等相对给人印象深刻的冲 突为例,我们会看到:这些冲突的主体一直在变化,始终没有集中在某一家、某一人身上。“献铁”的主角是藤奶奶和二妞,“认布”的主角是石掌柜、水三儿, “批斗”的主角是刘嫂、二妞,“卖油”的主角是小媳妇、刘嫂。因为主角不断变化,剧作的叙事重心便呈游移状态。这种叙事艺术符合剧作家表达历史感与时代精 神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文本达到了内在的自足。如果观众能够理解并领会剧作家的意图,便会获得对特定历史生活与人们普泛状态的写意式印象,而不去苛求集 中、完整、具体的个体故事,那么,这个作品的文本基础就经受住了新时代的检验。

  戏剧的生命在于演出。事实上,《小井胡同》作为案头戏远没有其作为舞台戏更为成功。因为人物多、线索多、历史跨度大,故事不连续,剧本阅读其实 是重新组织线索、不断确认人物关系、逐渐建立形象的过程。繁杂、断续、零散感受的阻碍,会影响阅读过程的顺畅性。舞台呈现则不同,当众多人物变成直观形 象,零散的日常生活自然在舞台展开后,观众只需要辨识,不需要重组和想象。舞台上,人物关系清晰了,人物形象明确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奏简单了,剧场效 果就出来了。而北京话特有的幽默感配上人物生动的肢体语言,“共产主义就在眼巴前儿了”的全民理想、石家假冒军人的鱼贩侄子、石老板在居委会改选前“大意 失荆州”的提醒等,则因为具象化的喜剧感和北京话的独特趣味感染了观众。从这些角度看,新版《小井胡同》在尊重原作基础上,成功传达了剧作家的历史忧患和 现实反思,并成功承继、实践了京味儿话剧的美学风格。不过,作品的舞台呈现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叙事安排过满,剧中人物上下场缺乏转换与停 顿,舞台上缺乏适当的静场与空场。仿佛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要人一口气读到底,神经绷得紧,声气也太累。这一点在第一幕中表现尤为突出。第一幕上场人 多,人和事都集中在胡同口,其实很牵强。要知道,胡同口不同于茶馆,过度的热闹反而失真。显然,因为急于交代人和事,这一幕忽略了生活逻辑。另外,以传统 的拉幕方法作为幕与幕的区分无可厚非,但换幕时间长、节奏慢,影响了欣赏情绪的连续性。虽然富于时代特征的幕间歌曲、评书等具有某种情绪启示功能,但仍显 拖沓。想来是舞台布景不够便捷,不利于迅速换景。这些处理上如果能够有所改善,这部剧作将更经得起舞台检验。

  整体看,大历史感下的人间关怀和散点叙事艺术,虽然造成了具体可感的“人”的缺席,影响了《小井胡同》的动情力量;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共通的精神意义,却使《小井胡同》在北京人艺舞台上,重现了历史暗角与小市民悲欢,使它成为一种陈列、展示和反思。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